设立曹端奖学金的建议

中华英才
创建于06-28
阅读 375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1424年,明成祖朱棣病逝。这一年,曹端的得意门生、“八鳌”之一的郭晟授西安府同知,去拜访自己的老师,请教其为官之道。曹端回答道: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


整整600年过去了,今年应该定为“曹端年”。关于曹端的研究资料汗牛充栋。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曹端教育文化遗产在整个中国思想发展史、教育发展史上,都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为传承曹端教育文化遗产,提议为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设立“曹端教育奖”。


曹端青少年时期刻苦读书,父亲为其建“勤苦斋”,曹端苦读经书,冬不生炉,夏不扇扇,脚下两砖竟被磨穿,已成为勤奋专注的经典故事。曹端两部关于端正家风的著作,分别为《家规辑略》和《夜行烛》。这两部著作不仅在当时家喻户晓,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常广泛。曹端编撰家训的初衷,是向父亲进言规劝。父子相互教化,传为历史佳话。曹端在霍州创造了空前绝后“八鳌五桂”的教育佳绩。曹端以身为范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对当代教育仍具有极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曹端的四端:心端、貌端、言端、行端,可谓儒家修身的典范。


霍州市书商协会文化顾问胡中华老师,呼吁设立曹端教育奖,奖励为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育人士,考虑曹端是勤苦派教育家,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曹端教育奖一奖校长,二奖主编,三奖家长,不设奖金,只颁发奖状和奖牌。资金来源为霍州市书商协会协会赞助。


曹端年谱:

1376年:正月十三,曹端出生于河南渑池,因长相端庄,起名端,字正夫。

1381年:天资颖异,5岁时,见到号称中国古代哲学之源的《河图》、《洛书》,竟画地以质之父,其父竟被问倒。

1385年:曹端开始习读《孝经》《忠经》。

1391年:15岁后,曹端曾从事农耕,业余苦读,“座下着足处两砖皆穿”。

1393年:17岁时,他已博览群书,专为自己构一书室,自名曰“勤苦斋”。纂联自勉。勤勤勤勤,不勤难为人上人苦苦苦苦,不苦如何通今古。

1394年:18岁,拜师宜阳马子才、太原彭宗古,成为秀才,其时他已打下深厚的儒学功底,“博通五经”。

1408年:33岁的曹端参加了河南乡试,考中第二名;

1409年:在礼部主持的南宫会试中登乙榜第一,被任命为霍州学正。作为学正,曹端破例兼任了霍山书院山长。

1413年:甲午乡试中,霍州的任宣、郭晟等八人同榜中举,轰动乡里,人称八鳌,并建八鳌坊。一时间,曹端声名远播。汾西、保定、四川、云南,甚至连朝廷的官员,都争相把子弟送往霍州。

1416年:丁酉乡试中,霍州的薛熙、李叙、梁惠、田甫、刘胜五人同榜中举,人称五桂联芳,并建立五桂坊。

1418年:曹端母亲去世,同年冬,父亲也走了。办理丧事,他不看风水、不请斋醮,移风易俗,一切从简。他在父母墓前结庐守孝。

1422年春,曹端守孝期满,朝廷又任命他为蒲州学正。

1424年:学生郭晟升职,赴西安府任同知,去看望曹端。在老师家吃饭时,郭晟请教为官之道。曹端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

1425年,曹端蒲州期满,吏部考绩,霍、蒲二州学者上书朝廷,1426年:山西按察使张政(正三品,相当于主管公检法)专程会见曹端,相谈一日后被深深感动,欲编一当朝贤人录,以曹端居首。

1428年:曹端编著了《存疑录》。曹端的一生,究竟有多少著述,至今已无法完全统计,明史记载说:“不下千种。”

1429年:再次任霍州学正。

1426年:仰慕曹端大名的巡抚请他到陕主持乡试。曹端讲:“取士在乎公,如盖房,用一朽木,必弃一良材。”

1429年:再次主持陕西乡试,曹端在试卷的封口处写下“至公无私,鬼神鉴察”八个大字。

1431年,作《川月交辉图》来比喻《太极图》之精妙。图上天上一月,川中九月,取月映川水之意。

1433年:扩建霍州学宫。

1434年:农历七月初七。山西霍州署衙后堂西厢房内,59岁的曹端气若游丝,一双浑浊无神的眼睛,望了望病榻前问疾的知州,艰难地挤出了最后一句话:“诸大夫能宽一分,则民受一分之赐,吾无遗恨矣!”与夫人合葬于李曹镇杜苏沟村。

1446年:翰林学士、探花黄谏路过渑池时,想拜祭一下曹端墓,没找到,这才知道曹端墓不在渑池。唏嘘之余,黄谏捐资并请当时的渑池县令与曹端的儿子一齐到霍州迁墓。逝世13年后,曹端魂归故里。

1860年:曹端正式配享孔庙,与156位历代先儒一起永享从祀。

阅读 375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