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谢埠印象(散文)

作者     吴建华

用户14107494
创建于07-09
阅读 31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 街边黄昏落帆尽,盱水鸬鹚捕鱼欢”,这是描述谢埠市曾经兴盛时期的景致,但近闻谢埠老街每天游人如织,动了要去看看的念头。前几年就听说政府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奉献精神,欲斥资在老街注入打响“谢埠之战”主题元素,把它打造成红色旅游景区。老街有年头没去了,和老伴商量上午九时驱车来到谢埠,街上一眼望去今非昔比,柏油路面、指示标识、井然有序,左边已有一百五十余年历史的利马窦教堂换然一新,右边白色墙面装裱题写的《谢埠序》,仿佛在向行人娓娓述说老街的前世今生,由北向南高铁抚河特大桥穿街而过,算是给饱经苍桑的老街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

       老街谢埠坐落在南昌市青山湖区罗家镇,北依抚河故道,古称谢埠市,据悉,老街于明朝洪武年间开埠,至今有六百多年历史,鼎盛时期,抚河千帆竞渡、百舸争流;驿道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街上店铺林立,招幌五花八门,江佑商帮南来北往云集于此,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互通有无,一时成为南昌县抚河流域三大商埠重镇之一。民国一九二六年至一九四九年,老街还是南昌县政府驻地,但在抗战期间迁到三江口。一九五八年政府建设赣抚平原综合开发水利工程,在抚河下游武阳镇荏港村进行截流改道,径流塔城乡至青岚湖后注入鄱阳湖。致使来往于此的客货船只陆续停运,加上国家陆路交通日新月异飞速发展,老街这才渐渐地退去往昔的繁华。

       说到谢埠老街,我和老伴都对它有着难已忘却的印象,一九七六年读高中时我们曾去603部队进行过为期一个月的学习,部队就驻扎在距老街北面不远的板溪李村。那时正值盛夏,七月流火,一些男生时常会瞒着老师去抚河游泳消夏,我是其中一个。还有一次听说老街放露天电影,当天晚上不少男女同学结伴去看了一场电影《青苗》,我也参与其中。

       但最令我难忘的是一九七九年的冬天,我跟车去老街装沙,那日天寒地冻河面冷风刺骨,装完沙后我们三个不满二十的小伙累趴下了,还又饥又冷。临走时忽然看到街上有一挑担卖猪血汤的掌柜正在支摊,摊上没有桌椅,只见一只煤炉,一个便携式木柜,还有一根扁担儿,可以说扁担挑到那儿就在那儿出摊。我们来到摊上要了三碗猪血汤,掌柜满脸堆笑和䔽可亲。那时的猪血不掺生粉,也没有现在嫩,猪血是切好的约呈一公分见方的颗粒状,放在盆里用水养着。一会汤烧好了,掌柜取出三只蓝边碗,碗里加些许盐、味精、辣椒粉和胡椒面还有姜丝,之后再加一小勺白花花的猪油后洒上葱花,再滴上两滴香油盛上猪血和汤逐一递给我们。我接过热气腾腾的猪血汤顿感香气扑鼻,汤是红褐血的,绿色的葱花浮在面上十分诱人好看。我尝了一口就停不下来,汤真的好喝极了,香辣可口,数九寒冬的天气居然喝的我浑身发热,额头还渗出了汗珠,也不觉得冷了。还有那颗粒状的猪血也甚是好吃,有弹性,感觉就象是在嚼QQ糖,一点不象现在的猪血,入口即化一点感觉也没有。汤五分钱一碗,因为好喝我们又要了一碗。

       老街走向呈西向东,约有六、七百米,时值仲夏,酷暑难耐,热浪袭人,但漫步街头看到诸多红色元素,又见抚河青波荡漾有雏鸭戏水,炎炎夏日三、两垂钓者目光专注,到也心静如水不觉热也。不知不觉来到万寿宫前,据悉,万寿宫已有七百余年历史,民国时期为南昌县政府驻地。如今宫内陈列了大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强渡抚河打响谢埠之战,解放南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照片。

       进入万寿宫内,正见谢埠社区义务讲解员在聚精会神的向前来参观学习的游人,解说二野四兵团13军37师110团当年强渡抚河打响谢埠之战的时间、背景、战况和意义。我们听后从中感悟到了一次触及心灵的教育,没有无数先烈奉献牺牲就不会有祖国的今天。感恩先烈,牢记初心使命,努力实现祖国伟大复兴!


       

          注 :  抚河,古称盱水,隨开皇年九年(公元589年),置抚州后,正式更名抚河。


单    位     南昌型钢厂

邮    编     330012

手    机     13870600251

开户行     建设银行

卡    号     



阅读 31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