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纪念黄埔军官学校成立一百周年、黄埔同学会成立四十周年之际,大陆、港、台都举行了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了祝贺。兹时用以下文字怀念黄埔二十期毕业生、赵县中学优秀教师郝平老师。
——赵振和
在赵县中学这所百年老校任教的教师可达数千人之多,学历从大学到中专,毕业学校从北大等名校到基层师范,但是出身正牌“黄埔”的唯有郝平老师一人。
↑图为黄埔军官学校第二十期同学录
郝平老师,字中川,邑内大安人,一九二四年出身于一个旧军人家庭,自幼随父升迁调防就学,先后在邢台四师附小、太原师范附小就读。1940年夏,考入北京辅仁大学附中,因战事紧张,邮路中断,无法收到父亲任上汇款,在友人帮助下辗转入川。是年,随在国民党空军参谋学校任教官的父亲赴成都上学。1944年从国立第六中学毕业后考入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官学校)二十期炮科就读三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留校任二十一期步兵第四大队第十六中队少尉队附。不久,被送陆军炮兵学校进修,返校后任二十一期炮兵大队第一中队少尉队附。1949年底,成都解放前夕,学校整体南迁,他早已看到国民党的腐败,冒着生命危险联系两个要好的进步学生脱离学校,避难留蓉,等待解放。成都解放后在解放军指定地点接受审查和培训。1950年回乡,经赵县公安局审查和培训后,在本村小学任教并参与扫盲工作,因扫盲工作成绩突出受到政府奖励。1951年任大安完小教师,据时任大安完小教导主任、后任赵县人大副主任的高祥栋同志回忆,郝平工作努力认真,教学成绩突出,1954年他所教班级几乎全部升入赵县一中、二中,引起上级教育部门关注。同年秋季开学,他随他的学生一同进入赵县一中任初中数学教师和12班班主任(当时还没有高中)。
郝平老师在赵县一中(1961年更名赵县中学)、赵县中学任教期间拥护共产党,热爱教育事业,以他正直的人品、渊博的学识赢得了师生赞誉,成为赵县中学那个时代的名师。我是1961年考入赵县中学初中的,从初二年级开始至毕业两年时间里受教郝平老师。我特别喜欢他的代数课,我的代数成绩始终在班内名列前茅。他的人品、学识甚至一举一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郝平老师走路是标准的军人步伐,站立讲话展现着军人的风度。他讲课语言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对例题的推导演算步骤清晰,逻辑性强,易懂易记。他声音洪亮,娓娓动听。他常以生动的举例、比喻引得学生哄堂大笑,吸引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引入知识的境界,使同学们注意力集中,因而他的代数课受到学生的喜爱。他的板书极具特色,他握粉笔的姿势就同其他教师不同,他写字是用食指压着粉笔在黑板上抹着写,板书布局规整,书写工整流利,现在回忆起来听郝老师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也称得上是书法欣赏课。
郝老师冬天穿一件黑色毛呢大衣,据人讲,这是他上军校时期的服装,自己将其由绿色染成黑色。我清楚地记得,纽扣掉了,他嫌棉线不结实,用电线内的细电丝穿缝,使其坚固耐用。他的黑呢大衣、皮鞋、标准的军人步伐在校园内和其他迈着学究步的教师大相径庭,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然而,这样一位具有独特风格与个性的优秀教师在“文革”中却没能幸免,以“反动军人”的罪名死于他的学生——几名少年“红卫兵”的拳脚棍棒下。1978年粉碎“四人帮”后才得以平反昭雪,虽然名誉恢复了,家属也得到一定补偿,但是一个优秀的受人尊敬爱戴的名师却永远在赵县中学消失了。
郝平老师出身于一个旧军人家庭,他的出身是不可选择的,但是在关键时刻前途命运是可以选择的。在陆军军官学校成建制整体南迁的紧急关头,他没有犹豫,他选择了光明,和两名志同道合的进步同学脱离学校,避难留蓉,迎接成都解放,接受审查和培训后回乡教书,把自己所学奉献给新社会,完成了一个旧军人到人民教师的蜕变,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最后,却在文革中死于非难,子女受到牵连,令人唏嘘。一切都已成为过去。我认为如果郝平老师在天有灵,他看到他任教近二十年培养的成百上千优秀学子学有所成,在为他热爱的国家奋斗着,他也不会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如果郝平老师在天之灵看到他所热爱的国家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他也会为之骄傲自豪,凭他的胸怀和大度,他也会原谅那些不肖子弟的。
尊敬的郝平老师,你的学生们是不会忘记你的,赵中是不会忘记你的,共和国是不会忘记你的,安息吧!
二〇二四年七月
本文作者:赵振和,系赵县中学1961级校友,1983年至1991年任赵县中学副校长。
E N D
编辑:杨丽萍
审核:刘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