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当下电信网络诈骗花样层出不穷,暑假期间,为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与家长的防诈骗意识,掌握防诈骗的技能,让我们了解更多的诈骗形式、特点和危害,掌握必要的防范技能,切实筑牢思想防线。
一、电信诈骗知多少?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冒充他人及仿冒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或伪造形式以达到欺骗的目的。
犯罪活动蔓延性大,发展迅速。极短时间内,发布消息范围广,侵害人群面积大。信息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很快。团伙作案,反侦查能力非常强。电信诈骗常为团伙作案,隐蔽性强,打击难度大。
二、常见诈骗手段有哪些?
案例一:冒充老师诈骗
自称老师通过QQ或微信等渠道以书本费、培训、采购班服等名义让家长转账缴费。
案例二:冒充亲友诈骗
案例三:游戏诈骗
游戏类诈骗是学生上当受骗的重灾区。一些不法分子会在社交平台上贩卖游戏装备、买卖游戏账号,利用学生好玩、涉世未深的特点,引诱当事人在虚假交易平台或者私下交易,盗刷父母微信支付宝和银行卡余额。
还有部分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手段设计钓鱼网站,伪装成游戏运营商,发布“送金币”、“充值”等优惠活动,引诱当事人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以此来获取当事人的个人信息甚至盗刷绑定的资金账号。
案例四:儿童电话手表诈骗
专门找戴着儿童手表的学生,谎称自己手机没电,向他们借用儿童手表拨打电话。实际上骗子在拿到手表后,要么直接拔走里面的电话卡,要么是换上一张废弃电话卡。他们通过这种方式骗到电话卡之后,会将电话卡插入虚拟拨号设备,与境外的诈骗团伙勾结海量拨打诈骗电话,实施诈骗。
三、电信网络诈骗常见手段
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四、如何反诈防骗
尊敬的家长:
你们好!
当您接到此类电话或信息,请勿轻信。如果发现上当受骗不要有侥幸心理,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报案。无论是成人还是幼儿,都要提高警惕,预防各路诈骗!其实,识别骗术并不难,今天再教大家几招:
(一)4个“不要”
1. 不轻信。遇事冷静,不要被蝇头小利所诱惑,多思考、多商量,不轻信陌生人。
2. 不泄密。不透露个人身份信息、支付密码、验证密码、金融信息严保管。
3.不汇款。陌生人提到转款、汇款必须核实。
4.不刷单。不参与任何与“刷单”相关的事情。不要有“贪图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的心理。
(二)6个“一律”
(三)8个“凡是”
五、温馨提示
1.要经常对孩子使用的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检查。建议仅保留上课必须要用到的APP,把其他无关的游戏、社交、支付类等APP软件全部卸载。
2.现在很多孩子玩游戏,特别在意游戏角色的“皮肤”,于是骗子打着“免费赠送皮肤”的旗号,利用孩子不敢与家长沟通的弱点,诱导孩子偷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操作。
3.孩子爱玩游戏,但常因超时被强制退出,骗子就以能解除未成年人游戏限制一步步诱导孩子通过家长手机验证,获取家长钱财。
4.现在很多孩子喜欢追星,特别相信偶像的话,骗子就用当红明星周年回馈粉丝返现活动实施行骗等等。
5.平时和孩子谈谈这些现实的案例,管理好孩子使用的手机。
6.手机上下载国家反诈骗App,一定程度预防诈骗。
安全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共同努力,在引导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教师和家长也应提高防范意识,让孩子明白对待陌生人的来电要做到:不理睬 、不偏听、不轻信。从小培养孩子的通讯网络防范意识,时刻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馅饼下面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