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脚肌肉疼痛,这是我此刻的感觉,也是这个周末(公元2024年7月6日至7日)爬古路村留下的记忆之一。
儿子还在上小学时,就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村子不通公路,上学攀爬天梯。记得当时,我特意从网上找来照片打出给儿子看,想告诉他:那么贫穷落后的地方,孩子们都努力而积极地走向上学之路……
这次古路村之行,儿子没有同行。我和老公、女儿一起走进那依旧不通公路的村庄——
古路,并不是有条古路,而是无路,但村落里的几十户彝族老乡要生存、要生活,踏在山石之间,碎石跌落,发出“咕噜、咕噜”之声,走出了自己的路。如今的古路村,通向外界的路,有了索道,也有经过打磨的的挂壁骡马道,而废弃的天梯,藏匿在“危险区域,禁止入内”那显眼的标识牌之后,不断地有游人越过此牌,在并不是路的路上,一路向上,寻找天梯。我们仨攀爬了一阵,妹妹不愿向前,望着已在脚下的村庄,我内心依然向往更高处,听说那里有比桌子还粗的原始树木,有高山草甸,还有好几十年没回过家的羊群……
旅游让这个曾经寂静的小村变得有些喧嚣!好在质朴和真诚还没流失:上山的每个摊位上都醒目地邀请着每一位爬的气喘吁吁地人免费歇息,就算没有任何消费,对您热情丝毫不减;在临登顶的一个摊位,一位大姐给过往的行人倒老鹰茶,免费请喝,比起峨眉山动辄20元一瓶的矿泉水,这是怎样的纯真?无人守看蓝色箱子,我们好奇地打开,里面装有各类饮料水品,并附有价格单和微信收款码,信任如此简单!我仅仅是多看了一眼,彝族哥哥立即把拿在手上的竹竿送我当登山杖;我仅仅是在吊锅边转了一圈,便成功的“薅”走一个烤熟的土豆。
在村子里,不用打听,随处能听到“申大哥”的名号;村史馆里,上墙人物有他,要参观村史馆,需联系他。在小小的彝族村,若有风光,也许他占了90%。他就是这里的前任老村长。晚上住在了村长家。地理位置的“奢华”弥补了房间的简陋,从他家后院出去,仅仅90米,就是峡谷最佳观景处;坐在村长家饭桌上,能看到河对岸庇护神“石公石母”。吃着村夫人亲手掌勺的小菜,小米花生,老公一个劲儿嚷着要喝一瓶啤酒,怎敢让他破戒?
土地贫瘠不是原罪,因地制宜才能丰满现实。核桃和花椒已成为这里的经济作物,一路山行,核桃树已挂满沉甸甸的果实;花椒也发出这片土地赋予它的独特香气。老村长告诉我们,他马上要请人采摘花椒了,光是工钱,就得1-2万,而成熟后的核桃又能增加4-5万收入。一路山行,我第一次见到了长在山崖上的野百合,见到了黄的、橙的、黑的等各种颜色的蝴蝶,还见到了三只小壁虎,一只竹节虫。哦,还有那依然行在骡马道的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