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巧”设计,教师“慧”尝试——2024年翔安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和试题命制专题培训(二)

用户2112322
创建于2024-07-08
阅读 47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盈盈绿意浅夏来 孜孜不倦意蕴深。2024年7月8日,厦门市翔安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和试题命制专题培训在浙江大学干训楼举行。为深入落实教育评价改革和“双减”工作要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更好地实现“减负、提质、增效”目标,全国青年名师、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曹爱卫老师带来题为《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讲座。

 01设计“有法”

       上午,曹爱卫老师从两个问题开始:1.我们为什么给学生布置作业;2.学生做作业的意义是什么?为我们阐述关于“知识的理解”。她指出,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孩子掌握“知识”,让他们在经历中理解,形成“智识”,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

       曹爱卫老师指出,语文作业设计的主要依据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材体系、课文后的练习以及班级学生实际情况。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厘清不同作业的实践标准,“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探索弹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她借助生动的教学案例,从识字写字、流畅朗读、学习阅读、语言积累运用四大板块,沿着问题审视-课堂突破-巩固练习的路径,向大家展示了基础性学科作业的设计过程。

       曹爱卫老师分享的实践性课程作业和跨学科作业,更是让参会教师眼前一亮、称赞连连。她强调教师应实现作业设计和实施的全新转向,立足“素养作业观”,让“作业”走向“作品”,切实发挥其育人功能。她用新奇有趣、情境十足的作业设计让在场老师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

02实施“有形”

      午后,会议厅里各小组进行单元作业设计实践,设计了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学习任务。

      此次作业设计根据学段展开,第三、四两个小组共同关注低段作业设计。第三小组以“小百科代言人”的情境串联,以获取入场券开启单元闯关。第四小组则围绕“解码大自然,争当科学小院士”的真实情境进行设计,读写演多种形式齐绽放。

       接下来的四个小组不约而同的将目光将聚焦在中段,主题或为旅行或为览美景,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勾连生活经验,写画结合展示身边的美景。

       最后三个小组深入探究高段教学,以习作话题“我的心爱之物”展开设计。第二组结合地区特色,设置了“超旷美术馆心爱之物展览会”,第六组则打破单元原有编排,从口语交际展开。第九组注重强化运用能力,设置了多样、有趣的实践性作业。

03落实“有效”

       一份份精彩纷呈的作业展现出老师们的智慧,曹老师随即进行点评。点评中,曹老师认为低段应该更加关注读写的任务,打好基础。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做到在玩中学,学中玩,落实减负。而中高段应贴合语文学科特征,抓住文学语言特质提升学生能力,在设计题目时还要多考虑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做到真正的提质。

00:08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本次讲座让老师们对“双减”政策下的不同学段的作业设计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让“双减”真正落地,并“生根发芽”。通过语文作业巧设计,赋能双减,提质增效。相信厦门翔安的小语人定会扎根作业设计这片研究的热土,且学且思,且研且行,一路深耕向未来!

图文:第三、第四小组

审核:梁冰凌、李晓玲

阅读 47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