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课——《有余数的除法》

送果果
创建于07-08
阅读 28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4年5月11日,在中心校继续进行课题研究课活动,本课由指导老师的徒弟谢珊瑚进行授课。授课的班级是二(2)班,由课题成员参与活动。

在本节课中、有两个环节提供给了学生探索空间,让学生把小棒当作苹果摆一摆、在摆的过程中让学生感知为什么会有余数。第二环节是在探究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时,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四人小组共同探讨、填写表格、表格设计比较合理简洁。不过在理解有余数除法意义时,谢老师是在没有摆过小棒。还没真正让孩子们理解“分了以后余下来的必要性”之前、就让学生汇报列算式、然后才让孩子们摆小棒,要求,“结合小棒检查算式”,我感觉知识呈现的跳跃性太大了。才导致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一的意义、及如何书写有余数除法有所欠缺

由学生摆小棒的活动,列出的算式,再让学生创造竖式,发现学生的思维符合竖式的演变过程,赵瑞杰老师说,科学家们经历的困难,也让孩子走一遍,才能从根源解决问题。

经过作品层层筛选,剖析,发现按常规的形式已经不能很好的记录除法竖式的五件事。那么就需要改变它的形式,要跟旧知的加减乘不一样。除法竖式长的就很特别。从根源上解决学生把除法竖式写成加减乘形式。

谢小华:让学生把其他几种分得有剩余的情况试着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独立在书上填一填,反馈交流后概括提炼:什么情况下平均分得的结果可以用余数的除法表示?余数表示什么?

王现:写算式是把学生的具体感知进行抽象的过程,是形成“余数”概念的主要环节。教学时,我力求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由没剩余引出有剩余,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并使学生获得了探究新知的活动经验。

冼送果:在这块的新知探究过程中,充分给予学生操作的时间,真正让学生参与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去交流,注意到由扶到放,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逐步建立余数的概念,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阅读 28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