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绍兴初印象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杭州市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厉氏家族的发源地 ,以“东南名郡”著称于世,跨湖桥遗址的发掘显示8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距今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曙光”。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杭州。杭州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因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绍兴市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东亚文化之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以及中国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文化和生态旅游城市。同时,绍兴也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绍兴素称“文物之邦、鱼米之乡”,著名的文化古迹有兰亭、禹陵、绍兴鲁迅故里、沈园、柯岩、蔡元培故居、周恩来祖居、秋瑾故居、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贺知章故居等。
“江南水乡”光是这四个字,就足以在脑海中绘一幅画。何以江南?今年夏令营(6.29-7.2),满怀好奇的我们一同走进了杭州和绍兴。
快乐研学记忆
Day4上午:杭州西湖及周边景点
西湖
西湖,被誉为“人间天堂”,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著名的淡水湖之一。西湖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的灵感源泉,苏东坡、白居易等名人在此留下了许多诗篇。湖区面积约6.39平方公里,周围环绕着众多名胜古迹。
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堤春晓
苏堤春晓为西湖十景之首,苏堤位于西湖西侧,连接北山栖霞岭和南山南屏山,苏堤横贯西湖南北,全长近3公里。得名于苏东坡。每到春季,漫步于长堤之上,堤柳吐绿,湖面如镜。春季美景销魂,堪比天堂。
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位于西湖西侧,是杭州最有名的赏荷之地,原为南宋时期的一个官家酿酒的作坊。每到夏季,荷花的香味掺杂着酒香,沁人心脾。如今,这里种植着各种珍贵的稀有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断桥残雪
断桥位于白堤的北段,是白蛇传中许仙与白娘子结缘之地,也是西湖三大情人桥之一。冬日雪后,桥的阳面冰雪消融,但阴面仍被残雪覆盖,从高处看,桥似断非断,这就是断桥残雪,但是真的可遇不可求。
雷锋塔
原塔建于975年,因白蛇传说闻名。现塔为2002年重建,塔内有博物馆展示历史文物。
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位于西湖湖中,是西湖三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岛中是优美的江南园林,在岛上,可以看见开阔的湖面上有三座石塔,这也是三潭印月的精华所在。以往每到月夜,灯光与月光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孤山
“钱塘之胜在西湖,西湖之奇在孤山”
孤山虽不高,
却是观赏西湖景色绝佳之地。
因处于西湖的里湖和外湖之间,
故名孤山。
孤山海拔38米,
是西湖群山最低的山,
也是湖中最大且唯一的天然岛屿。
西泠印社
1904年,四位平均年龄仅30岁左右的年轻人丁仁、王禔、叶铭、吴隐相约在孤山南麓数峰阁里谈笑鸿儒,赏印品雅,正是这群意气相投的年轻人,创造了未来生长百年的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建筑多建于晚清及民国时期,堪称江南园林之佳作,社址内有各类建筑物、造像、泉池,另有大量摩崖石刻及匾牌楹联等珍贵文物和艺术资料。被誉为国内外印人心中的“圣地”。
2001年6月,西泠印社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清代古建筑代表之一,也是西湖文化景观中的文化艺术史迹代表之一。
寻觅孤山名社,就去西泠印社,去寻访那段被岁月掩埋的世纪传奇。俯仰之间的草木碑亭,山壁上的摩崖石刻,它们见证了西泠印社的一路走来,传承着西泠印社人对印学的坚守和家国的热爱。
俞曲园纪念馆
孤山雕塑《秋瑾墓》
孤山西麓西泠桥有一座烈士墓,这就是我国近代著名女豪秋瑾烈士墓。秋瑾(1875——1907)这位女中豪杰,不仅为浙江人民引以自豪,也为全国民所赞誉。
她对杭州产生一定好感,就在她筹划起义推翻满清王朝前一年,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她与好友吴芝瑛(桐城人)、徐启华(石门人)一起游览西湖时,曾向两位好友表过心愿:“我若身有不测,请埋骨西泠。”她作好了以生命“一洗腥膻祖国尘”的准备。
光绪三十三年(1907)六月因起义准备不足而失败,七月十五日鉴湖女侠蒙难于绍兴轩亭口。遗体先由同善堂薄葬卧龙山麓,同年九月由其兄秋誉章将遗体迁葬绍兴老家严家潭。
秋瑾殉义后一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她的两位好友吴芝瑛和徐自华,依照烈士的遗愿,在西泠桥为她营葬,并立有墓表。墓前由吴芝瑛手书“呜呼鉴湖女侠秋瑾之墓”的墓碑。就是这座烈士墓,当时清廷视为肉中刺,多次想毁平,因慑于民变,未曾轻易下手。但还是千方百计威胁秋瑾之兄,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把秋瑾遗骨迁回绍兴以后秋瑾夫家被迫又遣人移柩湖南,与她丈夫王廷匀合葬。
1908年秋瑾的棺柩从山阴运往杭州,灵柩停厝于西泠桥畔,送行的人一起与它合了影。
直至辛亥革命后,秋瑾的好友与同志自发在西泠桥畔重建陵墓,她的遗骨第二次回迁到原地。而且根据秋瑾临刑前写的诗句“秋风秋雨愁煞人”,由徐自华、吴芝瑛等解囊,修造一座纪念亭,亭名“风雨”。孙中山先生不但亲临秋瑾墓祭奠,并书赠“巾帼英雄”四字匾额一方。
现在,秋瑾墓终于在1981年从西泠桥北,迁到桥南草坪(孤山西麓)上。新墓比旧墓庄丽,为一尊女侠手持宝剑,英姿飒爽的汉白玉雕像,像高2.7米,它由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创作,北京建筑艺术雕塑厂精雕细刻而成。雕像底座呈方形,高1.75米,用花岗岩砌成,秋瑾烈士的遗骨,就安葬在内。底座正面,刻有孙中山先生的手书“巾帼英雄”,背后嵌入旧墓原先由徐自华撰文、吴芝瑛手书的墓表。
现在,桥南的新墓与桥西的“风雨亭”又相逢了,秋瑾遗骨最终实现了烈士生前的遗愿,长埋于这块青山绿水的热土上,与岳飞、于谦、张煌言、陶成章、徐锡麟、章太炎等忠骨一起,为世人瞻仰凭吊,从中汲取新的精神力量。正如现代词人夏承焘先生与人合作的《纪念秋瑾烈士》所示:“箫声剑气,谁识骅骝千里志?力挽狂澜,翠鬓挥戈上将坛。拚将颈血,荡涤膻腥心如铁。花发西泠,慷慨高歌风雨亭。”
岳飞
岳王庙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路80号,地处杭州市栖霞岭南麓,为南宋抗金名将鄂王岳飞的墓地,由忠烈庙、启忠祠、墓园三部分组成。经历了元、明、清、民国时兴时废,代代相传一直保存到现在,是历代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场所。在1961年,即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学们通过导游的介绍,了解岳飞从起兵抗金到被奸臣陷害的一生,感受他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瞻仰岳飞的全身雕像后,带队师生集体诵读岳飞的《满江红》,以此传承他的爱国精神。
Day4中午:就餐
Day4下午:返程
高铁进站前
研学过程中,同学们的触动很大,每到一处,对美食及文创等都很感兴趣,有的禁不住买一个鸡翅、一杯奶茶、一根冰棍等品尝一番,看看与武汉的有何不同;有的买了一把扇子、一个纪念币、一个冰箱贴、一个玩具、两本书等作为纪念;还有的买了糕点、方巾等准备送给家人……
结束语
研学之旅的魅力,在于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双向“奔赴”、相辅相成。此次研学,受美篇所限,分日整理了这几日的大致行程,因为一路想着给同学们拍照等,因此记录不一定全,会有所疏漏。有一点可以肯定,此次出行,从自然景观到人文底蕴,再到家国情怀,让以往书本上的知识变得鲜活可触,宛如一次头脑风暴,同学们都收获满满!
这次研学,我们很幸运,两位导游特别棒,也特别细心!每日多次查寝,一路安全提示,车上有景点介绍(杭州运动会场馆、钱塘江大潮等),有互动小游戏,不虚此行!电话手表掉了,工作人员送到手上;刚说钱包掉了,游客捡到马上归还。还有这天气,晴一雨一阴一晴,让我们见识了多样的江南美景……在这里,还品尝到了特色美食。最后一天,漫步西湖边,阵阵荷花的香味扑鼻而来……
有同学说:“我还想多玩几天!”……哈哈……
研学终有尽,学海永无涯。研学虽结束,但相信同学们定能带着研学所获,用努力向梦想靠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