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是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亲自收集证据,形成对问题的看法,再经过讨论和辩论,建构和理解主要的科学概念;体会到人们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获取正确的知识,并了解科学知识是相对稳定并不断发展进步的;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运用科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以及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经常开展的教研活动中,老师可以互通信息,加深感情,建立团队协作精神,形成合力,共同把工作做好。同时,在相互交流的教研活动中,可以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就不会固步自封,可以使科学学科得到发展和提高,各位教师也能取长补短。
想法设法创造条件做实验。如果遇到有实验的课,就尽量寻找实验材料,带领学生做实验。科学课教材的特点非常抽象,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秘密,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取新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所表现的质疑精神,从无疑到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时常探究。要让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过程成为主流。在学生参与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合理安排,解疑、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