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学童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解决好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问题,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孩子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学习阶段,家长应注意做到:
家校有效沟通
有效沟通在幼小衔接这个层面上是家长的第一课,家长和老师的有效沟通对于孩子的适应和发展至关重要,也是缓解家长焦虑的法宝,幼小衔接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时间节点,这样可以让孩子顺利度过一年级的刚开始不适应阶段,给家长和孩子一个缓冲的适应期。
培养阅读能力
幼儿时期是个体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经常阅读,不仅可以提高语言技能,还可以促进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通过阅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不由自主地运用语言,具有很好的交流价值,幼儿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当其遇到感兴趣的绘本图书时,便能坐下来坚持耐心地集中注意力地阅读,通过阅读图书,可以提高具体形象认知,拓展知识面,可以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从而增长见识。
幼小衔接除了知识层面的储备之外,体育运动能力的衔接教育也很重要。一方面,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是孩子适应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生理基础;另一方面,幼儿园和小学的体育教育在内容、形式等方面有不同的要求,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提前了解并做好相应的准备。运动是孩子受益终生的活动,引导孩子养成热爱运动的习惯。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阶段平稳过渡地教育过程,是孩子在学前阶段为了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而进行的生理,心理,能力,习惯等方面的准备。它既包括一定知识技能储备的衔接,也包括生理自理能力的超前习得,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转折。
建议家长主要在这六个方面做好引导教育:
(1) 做好生活习惯改变的心理准备;(2) 做好相关的独立自理能力的心理准备;
(3) 做好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培养;
(4)做好学习习惯的培养;(5)做好学习方法的培养;
(6)做好角色转变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