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新课标的学习不仅能够推动教育改革,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理解教育部门的政策要求,进而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与改进,提升教学效果与学生综合素质。艺术组黄晶老师和耿菲菲老师对新课标进行研读分享。
黄晶老师结合音乐课程对新课标进行了深入的研读,她的观点有以下几方面: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音乐新课标应运而生,为音乐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指引和机遇。
音乐新课标的核心理念首先体现在对音乐课程性质的深刻理解上。它明确指出音乐课程具有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人文性使得音乐不仅仅是音符的组合,更是人类情感、思想和文化的载体,通过音乐可以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审美性则强调了音乐对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审美判断和审美创造能力的重要性,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中学会欣赏美、感受美。实践性则突出了学生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必要性,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真正掌握音乐技能,体验音乐的魅力。
在课程目标方面,新课标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它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置于首要位置,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过程与方法目标强调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主动思考、创新实践。知识与技能目标则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课程内容方面,新课标进行了丰富和拓展。感受与欣赏领域让学生学会聆听不同风格、体裁的音乐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表现领域鼓励学生通过演唱、演奏等方式展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创造领域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培养创新思维;音乐与相关文化领域则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姊妹艺术等的密切联系,拓宽音乐视野。
新课标还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方法上,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情境教学、问题驱动教学、合作学习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评价方式也更加注重多元化和过程性,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更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通过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音乐学习。
此外,新课标强调了音乐教育的时代性和开放性。鼓励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同时,要关注社会音乐文化的发展,将优秀的流行音乐、民间音乐等引入课堂,使音乐教学与时代紧密相连。
总之,音乐新课标为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涵。它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丰富、个性化的音乐教育。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深入研读新课标,积极践行其理念和要求,让音乐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培养出具有高尚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和综合素养的新一代。相信在新课标的引领下,音乐教育的未来将更加美好,学生们将在音乐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收获无尽的欢乐和成长。
耿菲菲老师结合美术课程对新课标进行了研读,她的观点有以下几方面:
艺术课程标准以艺术实践为基础,以学习任务为抓手,构建一体化的学习内容体系,艺术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核心素养为导向。
新课标指出要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贯穿艺术教育的全过程。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挖掘教学内容多方面的育人价值。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艺术学习的意义与价值。
新课标中的课程理念突出课程综合,要求老师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整合联系和建构,形成深层次联结合运用。
同时艺术教学要通过各种艺术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想象,调动学生情感,创造形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认识世界的途径,尊重学生独特的感知体验和多样化的艺术表达。
艺术课程标准,明确了学校育人蓝图,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王娟老师认为新课标的结构发生改变,结合音乐新体系教师要清楚给学生教什么,学生每一阶段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喜老师认为艺术课程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有效途径,同时强调美术课程的思政化合学科间的融合。
李钊老师认为我们应该思考艺术对普通人的价值是什么?
罗潇老师认为研读新课标之后,按照新课标给学生讲解乐理知识,学生的接受度更高,能更好的掌握音乐技巧。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应当通过师生互动、学生间的互动,创造共同发展的课堂,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