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扎染课

春天
创建于2019-11-19
阅读 51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第一次学习扎染:“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

01:01

扎染方法一般是把丝绸或棉布经过折叠、缝合、抽拉、捆扎等方法处理,然后用靛蓝浸染,浸染后晾干,拆去缝、捆、扎线,脱去浮色,由于扎结处染料难以渗透,形成白底,与着色部分相辉映,形成对比,使织物深蓝底色上呈现出美丽的白色花纹图案,色彩斑斓,朴素自然,具有机染难以达到的艺术效果。

我采用捆扎的方式来设计我自己喜欢的图案!

它有一百多种变化技法,各有特色。如其中的“卷上绞”,晕色丰富,变化自然,趣味无穷。更使人惊奇的是扎结每种花,即使有成千上万朵,染出后却不会有相同的出现。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是机械印染工艺难以达到的。

染料以板蓝根、蓝靛为主,与化学染料相比,其色泽自然,褪变较慢,不伤布料,经久耐用,穿着比较舒适,不会对人体皮肤产生不良刺激。

扎染的历史:

扎染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染织工艺,据史料记载,早在秦汉两代便有扎染。出土文物中,自东晋以迄唐代,均有纹缬品实物出现;文献中,如《二仪实录》称:“秦汉间有夹缬法……陈、梁间贵贱服之。”东晋南北朝时,该染织物广泛用于妇女衣着。

唐朝,古都长安就已十分流行。皇室贵族、嫔妃女眷,争相选用,风靡一时。扎染的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有鹿胎缬、青碧缬、蜀缬诸花纹。曾有蝴蝶、梅花、水仙、鱼子多种纹样。并随“丝绸之路”远销西亚地区。

扎染的现状:

现在有关研究单位在继承发扬民间扎染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国外扎染技术,创造了多种扎、捆、缝、叠的方法,运用多种染料和染色手法,使扎染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闪射出新的光彩。

我选用天蓝和紫,我想染成梦幻般的色彩!

00:32
00:32

加上玫红色,更有梦幻的感觉!

大功告成,我很期待我自己设计的作品!

我的扎染作品展示

01:25
01:25

通过学习扎染,让我了解了扎染的历史的文化,学习扎染方法,同时也让我感恩妈妈的陪伴!

以下是我生活绘画,记录你生活点滴!

这是桃美人!

中秋节快乐!

国庆节写生2019.10.1日

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

滴水穿石!

闻鸡起舞

拔苗助长

亡羊补牢

凿壁偷光

坐井观天

守株待兔

猴子捞月

京剧脸谱

自由画

唐三彩

随心所欲

送给妈妈的康乃馨!

世外桃源!

石榴,多子多福!

向阳花开!

我第一次书法作品!

君子兰花开

花木兰

安全教育手抄报

植树节,小树你要快快长大!

保卫蓝天

年年有余

手工制作苗饰

梅花香自苦寒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小小的牵牛花!

象征体现的是我国“尊师重道,师徒如父子”的传统风尚。

柿子树,表示吉祥 取意“一生一柿”谐音柿柿平安!

天鹅!

端午节

鸡蛋上作画

蓝色眼睛的小女孩!

我的绘画还有很多很多,我就喜欢乱画。

阅读 51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