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教育思想启示 文武

老样~雪地苍松
创建于06-06
阅读 479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启示

文武

长期以来,一提到毛泽东,似乎就是读书无用论、不重视教育、不重视科学及人才的代名词。这完全是无知者的误解或别有用心者的谬论。王震将军曾说过,毛主席比我们早看五十年。这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世界发展走势等领域,也包括教育。

毛泽东从来不主张读书无用论,而主张死读书读死书无用论!他主张平民教育,反对贵族教育;主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反对死读书读死书的教育;主张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反对单一的知识填鸭式的教育;主张革故鼎新的培养问题解决者、选拔创新型研究型人才考试制度的教育,反对知识搬运工、选拔只会照本宣科机械做题型人才考试制度的教育。这些对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实践,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乃至世界教育发展史的瑰宝。整理他老人家的教导,关照当今的教育现状,更感振聋发聩,其高瞻远瞩、战略视野的教育思想,对当今及未来的教育改革,具有深刻巨大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一、大力发展平民教育,废止贵族教育

伟人主张平民教育,反对贵族教育,强调教育公平。他认为,教育应该是普及的,而不是局限于少数人的特权。这种思想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为后来的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

伟人时代重视基础教育,特别是扫盲工作。他认为,从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中扫除文盲,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这种实践使我国基础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及时地提出“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要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事业和旧有社会文化事业的改革工作”,“从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中扫除文盲,这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1949年底,在毛泽东同志直接关怀下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要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借助苏联经验,来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教育。”

伟人提出免费教育的主张,使广大人民群众受益。这种政策使教育成为全民共享的福利,为我国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建国初,周总理就发现了“干部子弟学校”的问题,并向毛主席作出了汇报,毛主席愤怒地指出,“废除这种贵族学校,与人民子弟合一”!

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

伟人主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强调知识要服务于实践,培养问题解决者和创新型人才。这种教育观念打破了传统的死读书、读死书的教育模式,使教育更具活力和实用性。

毛泽东在《实践论》 中指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正是基于这种哲学高度,伟人特别重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强调知行合一教育的重要性。

美国物理学会的杂志《今日物理》曾经高度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在应用物理的很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是最近7个美国物理学家参观中国并且跟我们讨论他们的观察以后得出的结论。他们看到了集成电路生产,受控核聚变实验,超导重力仪,望远镜--各种各样的科学仪器——全部产自中国。” “学生们非常关心他们自己对社会的贡献,和中国整体的进步。他们把他们自己的学习当作是他们可以为社会做贡献的方法。”“中国正在使科学训练,比之通常情况,比如美国,更加专业化……中国觉得这种方式可以快速的训练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

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

伟人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强调道德、智力、体质的和谐统一。这种教育观念使我国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非单一的知识搬运工。

当今教育仍需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培养具有道德素质、创新精神和良好体质的全面发展人才。

毛泽东同志还针对青年学生的特点,要求青年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而不是僵化被动的发展。他说:“青年人就是要多玩点,要多娱乐一点,要蹦蹦跳跳。不然他们就不高兴。”1964年3月10日他对北京市一位中学校长的来信指示道:“现在学校课程太多,对学生压力太大。讲授不甚得法。考试方法以学生为敌人,举行突然袭击。这三项都是不利于培养青年们德、智、体诸方面生动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他反复强调要缩短学制,精减课程,减少授课时数,提高授课质量,改革考试方法,倡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自学。

有些人反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其理由是,我是城里人,我是知识分子,我不该吃农民的苦,所以他是错误的。什么混账逻辑!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强调“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  现在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正是这一思想的秉承。

四、 革故鼎新,大力改革考试模式和选拔制度

取消考试,是对毛泽东的极大误解,或者说是恶意抹黑。他老人家只是倡导改变考试方式,进行局部试点,只是某些执行者搞了偏左的一刀切。“课程可以砍掉一半。学生成天看书,并不好,可以参加一些生产劳动和必要的社会劳动。现在的考试,用对付敌人的办法,搞突然袭击,出一些怪题、偏题,整学生。这是一种考八股文的办法,我不赞成,要完全改变。我主张题目公开,由学生研究、看书去做。例如,出二十个题,学生能答出十题,答得好,其中有的答得很好,有创见,可以打一百分;二十题都答了,也对,但是平平淡淡,没有创见的,给五十分、六十分。”

伟人主张革故鼎新的培养问题解决者、选拔创新型研究型人才考试制度的教育,反对知识搬运工、选拔只会照本宣科机械做题型人才考试制度的教育。这种观念对我国教育考试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结合钱学森之问,我们是不是想到些什么。“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五、重视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不论是在解放前还是在解放后,我们历来都把知识分子放在革命联盟内,算在人民的队伍当中。”“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我国的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战线上,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应当受到国家和人民的尊重。”《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他为《小学教师》月刊题词,亲切地说:“我做过教师,我对这个职业很有感情,希望你们把它办好。”他要求有关部门从政治上充分相信教师,依靠教师;从生活上关心教师,改善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样才能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伟人团结凝聚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伟大科学家,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种实践使我国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中国卫星之父孙家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青蒿素发现者屠呦呦……群星闪耀,照彻新中国的苍穹,我们今天的成就,无一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那些对于毛泽东时代耽误了教育、耽误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指责是完全没有根据的。没有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人才培养通道,毛泽东时代又怎么让新中国从解放初落后的农业国,跻身到世界六大工业强国的?只不过根据当时的国情,伟人在科技上更重视应用型技术的教育与研究,更注重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我们比发达资本主义晚发展两三百年,服务于现代化的技术短板亟需补缺。基于当时的财力和人力水平,不可能大范围地支持基础领域的研究。当然,基础研究并不是不重视。例如,对于当时西方也是刚刚起步,在世界还处在非常前端的激光研究,毛主席在1963年指出,“激光,要组织一批人专门去研究它。要有一小批人吃了饭不做别的事,专门研究它。没有成绩不要紧。”这为今天中国的激光技术发展完全不逊色美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毛泽东本身就是读书的楷模,他如何会不重视知识重视人才?他不仅读卷帙浩繁的有字书,更去深入研究现实社会这部无字大书。毛泽东曾经说:“我一生最喜欢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夜不睡,但不能不读书。”有专家做过统计,毛主席一生读过136524本书,《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红楼梦》,他不止读了一两遍,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位专家学者都难以企及的。伟人不仅勤于读书,而且善于读书,用心用脑去真读、真学、真思考。他紧密联系实际,把书读“活”——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认识和能力,进而在实践中有所创造。自我的读书心得也是他制定教育政策的重要依据。

当然,笔者并不是说取消高考报送上大学、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过度轻视基础理论学习、一刀切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等都是正确的。毛泽东教育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的思想体系。他的中学生减负、重视劳动身体、改变考试甚至考题模式、选拔培养思考式创新型人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调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动性、摒弃读死书死读书做知识的搬运工进而沦为考试机器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在今天仍有鲜活的生命力,仍然具有深远意义。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思考,借鉴经验教训,最起码使我们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真正使我们的教育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出身心健康的科技创新型人才,而不是出产一批身体孱弱缺乏人格只会做题的书呆子!

阅读 479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