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的颁布,为在统编教材使用过程中摸索前行的我们指明了方向。刚过去的这个暑假里,我仔细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头至尾反复研读了几遍,着实受益匪浅,结合学习蒋军晶老师编著的《指向语文要素——蒋军晶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一书,顿时感觉找到了解决自身语文教学中遇到的瓶颈问题的钥匙,也更加明确了自己今后努力的目标:遵循课标精神,尊重教学实际,用好统编教材。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要立足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也就是学生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的综合体现,这四个方面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语文学科独有的、最有本质意义的东西就是语言文字运用,而语言运用能力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所以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的提升、文化的传承、文化自信的建立,都是要以语言的建构和运用为基础。同时新课标强调要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要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这些纲领性文字似乎都在旗帜鲜明地告诉我们语文一线语文教师,语文课堂首先要明确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而我在蒋军晶老师编著的《指向语文要素——蒋军晶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一书中找到了答案。部编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每个单元都有特定的人文主题和重点训练的学习目标,也就是语文要素。统编语文教材编写组的专家们这样解释“语文要素”:“语文要素”应该理解为“语文学习要素”,既包括语文知识,也包括语文能力,还包括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同时,专家们把“语文要素”分解成若干知识或能力训练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地分布并体现在“单元导引”“课前导语”“课后习题”“语文园地”“习作设计”中,我们要从中去寻找由“语文要素”分解出来的知识或能力训练点来设计并开展教学。蒋军晶老师的《指向语文要素的阅读教学》教学设计崇尚板块教学,追求步骤清晰,能帮助老师们尽快理出教学思路,确定教学重点。他对教学步骤的陈述采用的是教师的指令性话语,规避了那些看似概括性很强但经常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教学术语。每节课的教学设计紧扣语文要素的落实,层次清晰、重点突出、内容充实、训练扎实、语言朴实,对一线语文老师教学指导型很强。在进行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搭石》教学设计时,首先关注“单元导引”:1.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2.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这提醒我们,这个单元的能力训练点是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这属于语文学习方法范畴的“语文要素”。再看“课前导语”: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再次提醒我们,《搭石》的能力训练点是“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课后习题再次提到,遇到“汛期”、“紧走搭石慢过桥”等不太理解的词句时,不回读,再次提到《搭石》的能力训练点是“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作为教材的实施者,我们就应努力将这个能力训练点落实到教学中,也就是说,把“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作为《搭石》这篇课文的主要教学目标。如果每一课的教学,我们都能将这些由“语文要素”分解出来的知识或能力训练点落实到位,让学生学得明白、练得扎实,那么,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得到提升。这就是指向“语文要素”的教学。《乡下人家》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乡村生活”,“语文要素”是:1.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2.写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自己的感受。蒋老师是这样定位教学目标的:1.学习本课生字词,读准多音字“冠”“率”“扎”,会写“蹲”,“率”两个难写的字。2.通过提取重点词句,发现课文的写作内容和写作顺序。3.通过给美景起名字、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的运用,体会乡村景物的独特、迷人,以及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第一步:学习新词,提醒学生生字书写注意事项。第二步:提取信息、理清内容。在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的时候,提醒学生留意课文写到了哪些事物或场景?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老师迅速把这些内容提取出来,让学生理清作者分三个方面写乡村生活:植物、动物和乡下人家的活动。并告诉学生作者抓住了乡下人家最具特色的方面进行描写,所以我们以后描写景物,也要注意选择素材,并进行合理的分类。第三步:提取信息,明白顺序。引导学生在文中寻找表示时间变化的词句,学生发现作者抓住了乡下人家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景物进行描写,选择很有代表性,近而引导学生找出原文“乡下人家,不论在什么时候,不论在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一个关键句。引导学生抓住“独特”、“迷人”两个词质疑,激发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探寻答案的浓厚兴趣。第四步:品读屋前瓜架图。首先让学生结合文字、图片给这幅画面起名字。接着让学生探究“屋前瓜架图”独特、迷人在哪?让学生抓住文中具体词句谈一谈。随后让学生欣赏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南瓜架、丝瓜架图片或视频,再细读这段文字。接下来,蒋老师创设情境,假设让三位同学分别住进三个家庭:一号家庭在乡村,门前有丝瓜架、南瓜架;二号家庭在小镇上,屋前有对大狮子;三号家庭在城市里,屋前两根大旗杆。让这三位同学分别说说自己家门前春、夏、秋、冬的景色,学生在述说、比较中真切感受到了“屋前瓜架图”独特、迷人的地方,随后让学生边想象画面,边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过程学生既品析了语言、体悟了情感、又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先给美景起名字,再结合文中具体的语句,说说这幅画独特、迷人在哪里。最后想象画面,练习朗读。第五步:迁移学法,品读其他美景图。请小组同学选择其中一幅美景图按照前面总结的学习方法进行研究。学生在进行充分的小组合作学习后,组织全班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组织辨析、评析或追问。最后学生朗读语段。第六步:写写自己眼中的乡村景致。可以让学生仿照本文写法想象乡下人家冬天景色的独特、迷人之处写下来,也可以写自己眼中独特的乡村景致。《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四下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个习作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并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蒋老师是这样设计教学活动的:第一步:梳理顺序,学习串联词。让学生结合预习,并快速默读课文,按游览顺序完成课后的游览顺序图。游览顺序清晰了,怎么让读者感受到呢?蒋老师提出通常我们会用“我们终于到……了,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串联虽清晰,却显呆板,串联词不够丰富,接着老师出示“穿过、进入、沿着、向前、下了、映入眼帘的、相比于、渐渐地、不同于、最有趣的(更惊险的……),最(经典、惊险、美、壮观……)”等串联词让学生初步体验对比,然后让学生迅速在课文后面的习作例文《颐和园》里找出那些写明游览路线的句子,告诉学生:你们看,这些串联句多好,既清晰地点明了游览的地点与顺序,又串联得很自然。《记金华的双龙洞》里也有这样的句子,不过这篇课文里的串联句不是都放在段落的前面,请你找一找,画一画。学生找出来后,告诉学生,你们看,大作家也是这样写作的,这样的串联词真是巧妙而又自然贴切。第二步:再读课文,概括特点。在学生概括出每个景点的特点后引导学生总结:写游记可以按游览的顺序写,而且要注意抓住每个景点的特点来写。第三步:围绕特点,研究写法。抓住学生可能最感兴趣的“孔隙”这个景点来仔细探究:边读边想,作者写出了它的什么特点?第一句话围绕“窄”来写,写如此小的小船就是为了突出孔隙的小。第二句写船的行进方式,还是为了突出孔隙的小。第三句写坐船的姿势,也是为了突出孔隙的小。第四五句写作者乘船的感受,也是为了说明孔隙的窄小。前两句是作者看到的,后三句是写作者亲身经历后的感受,引导学生梳理总结,作者就是通过他的见闻和感受两方面真切地让我们感受到了孔隙窄小的特点。然后再引导学生要练习读好这段,这些细节就应该强调。此时,适时开展小练笔:炎炎夏日里,我们来到树林里的小溪边,如果我们要写溪水的“清澈、清凉”,可以怎么写感受?——哇!溪水真清啊!水里的沙石看得清清楚楚,一群小鱼快活地在水里嬉戏,好开心呀!——我将手伸进溪水里,一阵凉意向我袭来,消除了我身上的暑气,真是舒服极了!……第四步:总结全课,畅谈收获。引导学生,学习本课,就要学习怎么写游记。总结并梳理以下学习收获:1.写游记可以按游览的顺序写。2.按游览顺序写游记时,要努力串联得自然一些。3.要抓住每个景点的特点来写。4.写景点的特点时,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不难看出,蒋军晶老师老师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紧扣单元训练重点,重视教给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方法,没有了对文章生硬的分析,课堂内容开放、视野开阔,充满思辨。他的课堂,环节简明又不缺深度,语言平淡又不缺幽默与智慧,每个问题的设计和对关键环节的点拨引导貌似蜻蜓点水实则精雕细琢,彰显了他“大气开放、精致和谐”的语文教学风格,他开阔的课程视野,灵活的实践智慧,远大的教育境界,丰厚的文化底蕴正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需要的。他的教学设计,正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一切语文学习活动,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通过品读语言、体味语言、感悟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等,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树立文化自信。好书不厌百回读。对于名家的教学设计,我将反复咀嚼,理解其背后折射出来的教育思想,掌握其精髓。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我们更应该多思考,从“关注教师教什么”走向“关注学生获得什么”,让教学真正由“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知识不再是传递性的,而是基于活动而生成的,是在被“人”需要时适时介入的,它需要我们将之转化为帮助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在这一过程中,如果能把评价前置,并将评价动态地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那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是真实、鲜活、生动的落实语文要素的语文课堂。
阅读 25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