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县润嘉幼儿园——大一班项目课程《追“光”逐“影”》

希希老师🧡
创建于07-07
阅读 86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驱动性问题

1.影子是怎么产生的?

2.影子是怎么变化的?

3.影子是什么颜色的?

4.光影小屋怎么做?

一、影子是怎么产生的?

我们的讨论

      为什么有时候有影子有时候没有影子呢?怎么样才会有影子呢?这些疑问向小朋友们打开了一扇探秘之门,大家饶有兴致的记录下自己的猜想与看法。


墨墨说:“晚上很黑的时候在路灯下面有我的影子,在白天是没有的。”

灿灿说:“在黑黑的地方打开手电筒就有影子啦。”

宣亦说:“晚上没有影子,白天有影子。”


我们的猜想

经过讨论与分享,孩子主要有以下猜想:

①光+墙=影子

②光+黑的地方+墙=影子

③有亮的地方=影子

④有太阳的地方=影子

⑤光+小朋友+墙=影子

我们的验证

我们的结论

     影子的出现必须要有光源、物体和投射面。因为光是直线传播的没有办法穿过身体,身体挡住了光,形成了光照不到的暗区,所以身后就形成了影子。

二、影子是怎么来的?

影子怎么一下子大一下子小?

在探究活动中,有孩子惊奇的发现:当她照小朋友的头时,影子一会儿大、一会儿小。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小朋友们带着问题在实验中寻找答案。

孩子发现:

影子的大小是根据光源的远近变化的,当光源离物体近时,影子会变大,光源离物体远时,影子会变小。

手电筒靠近物体=影子变大

手电筒远离物体=影子变小

影子怎么一下黑色一下灰色?

影子怎么一下长一下短?

阳光下影子的方向引起了幼儿们的讨论,影子到底在哪个方向呢?

       通过实验观察,孩子们发现,一天下来由于太阳照射的方向不同,影子的方向也会随之变化,同时它的长度也会发生变化。

三、影子是什么颜色的?

经过讨论与分享,我们发现孩子主要分为三种猜想:

1.彩色的灯光可以照出彩色的影子。

2.在彩色的背景上影子是彩色的。

3.照在彩色的物体上会出现彩色的影子。

于是下发了调查表,让孩子自主寻找彩色的影子。

四、光影小屋怎么做?

【我觉得小屋里不能有光进来。不然会看不清楚。】

【要做一个大大的,高高的。我们小朋友可以进的去才好。】

【要有门,不然进不去出不来。】

【里面要做成白色的,影子在白色的地方最清楚。】

【需要量一量我们要多大的小屋,也不能太大,不然制作中心区角放不下可不行。】

收集合适的材料

通过在幼儿园的讨论,幼儿纷纷回家收集制作光影小屋需要的纸板箱,也咨询了爸爸妈妈和搜索相关视频,并没有在网上看到符合我们要求的,可参考的“光影小屋”。孩子测量了自己的身高,用纸板拼接出了一个纸板小屋。但是这个“光影小屋”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拼接的墙面很不平整,总是会有缝隙会透光;影子看的很不清楚;四周的“墙”摇摇晃晃的很不牢固,里面只能站一个小朋友,但是又算不出来多几个人需要多大的面积;门一碰就掉,开关的时候很不好用……

         一系列的问题让幼儿一度失去了游戏的兴趣。

“昨天我爸说,在帐篷里可以看影子,我昨天在家里试过了,很好!我能不能把我家的帐篷拿过来看影子。”

“我床上有个蚊帐,用来阻止蚊子咬我的,爸爸妈妈买来的时候就有架子,可以直接立起来,就是一个长方形了。我回家拍照给你们看。”


光影小屋怎么做?

孩子在测量尺寸的时候,没有把顶考虑进去,我们的小屋没有顶会有光进来,于是我们决定把屋顶给封起来。

幼儿经验的获得

1.在多样化的探究活动中,初步感知影子变化与光和物体位置关联,提升影子变化的经验。

2.通过与材料的互动,探索发现影子产生的条件以及影子与光的关系。

3.通过操作与探索初步感知什么样的材料能形成彩色的影子。

4.增强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感受光影艺术的美,体验光影探索中的乐趣。

项目反思

         《指南》指出“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从自然光到人造光,千变万化的影子让孩子们感觉到好玩与新奇,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对于光和影的探索,孩子们有着很多自己的想法,不管是探究中发现影子的变化还是光的色彩。孩子们每一次的“哇”时刻都需要建立在丰富的材料和充足时间和空间的基础上,作为教师,需要做的便是支持幼儿的想法,追随幼儿的兴趣,引发幼儿更强的科学探索欲。

阅读 86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