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农业农村工作

行稳致远
创建于2021-01-31
阅读 96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

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嘱托,把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作为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

1、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为国家多产粮、产好粮,让中国人的饭碗多装吉林粮。粮食播种面积不少于8550万亩。

2、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

3、新建高标准农田500万亩。

4、加强抗御水旱灾害。

5、防控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

6、大力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围绕黑土地保护关键核心技术进行科技攻关,探索建立东部固土保肥、中部用养增肥、西部改良培肥等不同模式,精心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努力把我省建设成环境友好、土壤肥沃、旱涝保收、永续发展的国家大粮仓。

7、开展高性能免耕播种机械核心部件技术攻关,对保护性耕作农机具优先补贴。在26个典型黑土区县份集成推广耕作制度改革、土壤改良治理等保护措施。支持四平黑土地保护示范区先行先试。认真总结、全面推广“梨树模式”,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2800万亩以上。

8、加快西部地区盐碱地改造。筹建东北黑土地研究院,申报黑土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黑土地保护评价体系。办好东北黑土地保护高端论坛。

9、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强玉米、北方粳稻、大豆、燕麦、绿豆、菌类等种质资源库建设,提升作物品种测试和评价能力。

10、集中力量开展“卡脖子”种子(种畜)育繁推攻关。

11、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建立种业创新联盟,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培育“吉系”新品种。扩大种业专项资金规模,设立种业发展基金,打造种业创新高地,为国家打赢种业翻身仗贡献吉林力量。

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

1、持续抓好生猪稳产保供,生猪存栏达到960万头以上。打造“秸秆变肉”标志性工程,启动实施1000万头肉牛建设项目,重点支持12个肉牛大县、8个肉牛潜力县和50个示范村,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种养循环发展。

2、设立肉牛产业基金,推动龙头企业发展,支持皓月200万头肉牛产销一体化项目建设。

3、打造辽源2000万只鸡“中国蛋谷”。

4、巩固提升无疫区和无疫小区建设,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有效衔接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

1、落实过渡期“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2、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落实产业就业、兜底救助等帮扶措施,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

3、调整优化原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提高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推动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

4、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激发脱贫户内生动力,提升脱贫户稳定增收能力,培养更多农村致富带头人。

5、在15个脱贫县中选择12个县作为乡村振兴省级重点县集中支持,在1489个脱贫村中每年选择300个村创建三A级标准示范村。

加快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十大产业集群。

1、立足我省农业资源优势,发展现代乡村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着力打造玉米水稻、杂粮杂豆(油料作物)、生猪、肉牛肉羊、禽蛋、乳品、人参(中药材)、梅花鹿、果蔬、林特(食用菌、林蛙、矿泉水等)十大产业集群,推进全产业链发展。

2、在产粮大县重点布局一批加工项目,把增值收益和就业岗位尽量留在当地、留给农民。

3、实施重大项目引进行动,搭建大平台,以商招商,建设一批加工园区。

推动中新吉林食品区加快发展。

4、争创国家级长春农高区,打造一流示范园区。

5、抓好梅花300万吨玉米深加工等项目建设。坚持品牌强农战略,实施品牌引领和提升工程,大力培育全国叫得响、市场信得过的“吉字号”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6、实施产业兴村强县项目,推广“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特”。

7、启动第三批省级特色产业小镇创建,推进查干湖生态小镇等建设。

8、谋划打造东北最大的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

9、统筹中央补助和省级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十大产业集群和示范园区建设。

10、实施灵活有效供地模式,定向保障农村产业发展和设施建设用地。

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

1、立足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实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规划。创建一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支持松原建设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

2、健全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广“科技驿站”“专家小院”等模式,大力培养土专家、田秀才、农状元、乡创客,打通农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

3、以家庭农场为重点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具备现代素质的新型农民。

4、支持10个县创建家庭农场示范县,抓好5个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试点,培训高素质农民2.5万人。

5、大力培育专业化社会化农业服务组织,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6、尊重农民意愿,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抓好宅基地改革试点。

7、巩固拓展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成果。大力推广“吉农金服”等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模式。

8、推广农业大灾保险,扩大特色农产品保险覆盖面,探索开展农业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

9、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试点,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启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1、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布局,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有建设需求的村庄年内实现全覆盖。

2、持续推进“千万工程”,用5年多时间让村庄面貌有根本性变化。实施村庄道路畅通工程,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新改建农村公路2000公里、实施安防工程2000公里、改造危桥150座。

3、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

4、实施乡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动5G网络、物联网建设。

5、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提高供电可靠率,逐步实现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

6、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推动能源生产清洁化、消费电气化、配置智慧化。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抓好村庄清洁、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

7、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创建三A级标准示范村1000个。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成改厕16万户。

8、启动“快递进村”三年行动计划。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完善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监管体制,3年内完成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尊重乡村发展规律,坚决避免违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

9、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增强乡村文化吸引力。

长春市政府工作报告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实优先发展方针,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是发展优质特色绿色农业。

1、突出抓好粮食生产,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350万亩以上。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新建高标准农田100万亩,推广保护性耕作1000万亩,新增绿色有机面积75万亩。

2、创建公主岭国家现代种业产业园,建设国家级玉米良种培育研发基地,着力解决种子问题。

3、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新建棚室4000亩,推广稻渔综合种养11万亩,全面恢复生猪生产,启动300万头肉牛养殖工程,提高城市肉蛋菜自给保障能力。

二是推进农业农村重点领域改革。

1、抓好九台国家级宅基地改革试点,创建榆树乡村振兴新动能培育试验区。

2、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落实过渡期“四个不摘”要求,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支持一批出列贫困村,推动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3、积极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组织带动能力和综合效益。

三是稳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1、编制乡村空间布局和村庄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改造农村公路1000公里。

3、植树造林3000公顷。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乡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创建省级美丽乡村20个,完成改厕8万户以上。

4、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普及科学知识,推动形成文明乡风。

阅读 96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