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玲,1991年中师毕业,从事小学语文和班主任、学校教科研管理等工作达15年之久,在《小学语文教师》《中国教师报》《小学青年教师》《师道》等数十家教育媒体杂志上发表教学随笔百余篇,在儿童阅读、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6年7月加入新教育实验,主持“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梯阅读项目的研究工作,关于儿童低段读写绘的研究成果、晨诵和整本书共读课程的大量案例,为众多“毛虫”所认可并共享。
四大亮点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孩子3岁以前、3岁、4-5岁、5-6岁、一年级、二年级各阶段的"读写绘"的具体内容,属教育部的重点课题。我认为这本书有以下四个亮点:
1.书中详细解读儿童“读写绘”。本书根据儿童生命发展要素表,选取适合孩子的绘本、经典民间童话故事和儿歌童谣等“读写绘”文本,并解析如何理解和评价儿童写绘作品。
2.“读写绘”过程详细步骤及实用建议。根据儿童成长阶段,提供进阶式“读写绘”课程,文本选取、文本解读、写绘过程步骤明晰,并为家长提供儿童写绘及语言指导建议。
3.列举多篇儿童“读写绘”教学实例及儿童成长实例,见证进步。选取代表性儿童“读写绘”课程和儿童“读写绘”作品进行分析,共享儿童成长过程。
4.名家儿童成长阶段理论,深入理解儿童思想,读懂孩子。介绍了世界著名儿童专家的观点,有很高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
读书感悟
(一)童谣,点亮孩子朗读的心灯。
“读写绘”的核心都是“读”,那么给孩子们读什么呢?是不是什么书都读呢?当然不是。要有选择地读,分阶段地读。新教育认为:绘本、故事、儿歌童谣是儿童在这个特定阶段的最佳营养。书中提到:儿歌童谣是一年级儿童主要诵读的内容,这点我非常赞同。童谣一般都比较短小,语句多重复,低龄孩子最容易掌握的文学样式。对于那些认字不多,阅读有困难的低年级孩子而言,通过诵读童谣,既可以得到快乐,又可以学到一些知识,这非常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比如幼儿园童年的声音专门根据孩子的念年龄而创作的,它的内容贴近孩子们的现实生活,语言适合儿童朗诵,琅琅上口,富有童趣,很容易理解,孩子们一读就喜欢上了童谣。简单的文字,通俗的语言,孩子们理解起来没有压力,所以,一到晨诵的时候,孩子们的声音都格外响亮整齐。同时为了能让孩子们坚持下去,我们会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一学期下来,孩子们通过晨诵课的诵读,熟记了很多的童谣,不但愉悦了情感,发展了语言,而且达到了大量识字的目的,为阅读也奠基了良好的习惯。
(二)绘本,点亮孩子阅读的心灯。
《孩子的早期阅读》这本书集中介绍了绘本阅读。绘本图文并茂,受到孩子们和家长的喜爱,它对于儿童语言的发展、思维的训练、情感的丰富、想像力的培养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让孩子从此爱上阅读,帮助孩子打开阅读的大门,给人生增添了无数的可能。那如何进行读写绘呢?《孩子的早期阅读课》告诉我们,读写绘项目是这样进行的:老师和孩子一起共“读”绘本、故事、儿歌童谣,晨诵内容让孩子为这首儿歌配画。而听到的故事,他则要回去复述或者再续编故事给爸爸妈妈听,然后在读绘形式画下来,家长帮他把讲述的故事记录在旁边,写绘本上呈现的就是孩子的写绘作品。所以,写绘作品是一个整合了图画,语言,文字的特殊作品,严格来说它不是一幅画,而是一个故事——模仿的故事,原创故事或者是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本书中提到的理解儿童画,是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因为我们很多老师,包括我自己,在写绘的过程中,就只会盯着画,对一些画得不那么好的作品,往往弃之不顾。这严重打击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本书提到的方法,则让我有了方向。书中认为:画就是孩子。我们要通过写绘作品来窥视儿童的心理、情感、道德、身体的问题。不要强调技法,切忌临摹。临摹会扼杀孩子的创造能力。在评价写绘作品时,不能以画得像或者画得好为评价标准,还要注意孩子的年龄特点,注意个体差异,要多个维度表扬优秀作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