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志教融合”项目专家组赴邹城市实地调研指导

李腾
创建于07-05
阅读 235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4年7月3日,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志教融合”志愿服务教师数字化胜任力提升项目专家组陈凯泉、吕建富、朱翔、李想一行赴济宁邹城市开展项目实地调研指导。山东省电化教育馆干部朱绚梅子,济宁市教育局副局长张伟,济宁市电教馆馆长李存军、副馆长孔德法,邹城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田慎建及相关负责同志一同参与了调研。

      此次实地指导主要采取现场调研、专题汇报和座谈交流的方式,全面客观地了解“志教融合”项目邹城试点区域方案落实情况,调研数字化环境的应用效果,发现培育优秀志愿育人案例。交流座谈会上,专家组一行听取了邹城市“志教融合”项目实施情况和邹城市凫山小学等五所学校典型案例的汇报。

      专家组随后到邹城市凫山小学调研了中医药种植、葫芦烙画、物联网社团等活动开展情况。

      专家组到邹城市北城教育园区科创教育实践基地现场观摩了师生科创项目“研发——体验——提升——实践(应用)”一体化志愿服务活动。

      专家组对邹城市在项目实施的顶层设计、组织保障、数字化应用以及成果成效等方面给予高度评价,并就项目后续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志教融合”项目实施以来,邹城市教体局高度重视,成立了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项目专班,遴选组建专家指导团队,严格按照项目有关工作要求,采取试点先行、辐射带动全市的方式,安排9所学校先行实施,成立“志教融合”协同发展共同体,带动区域整体推进。通过深入推进数字化环境建设,创建邹城市中小学科创教育实践基地,加强教师数字素养培训和应用指导,建立完善的项目评估与监管机制,开展劳动实践特色活动和志愿服务数字化创新实践。

      打造了一批特色案例,如:邹城一中的“保护水资源,关爱孟子湖”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孟子小学定期组织红领巾小导游到“两孟”景点进行志愿服务;接驾山小学与社区联动开展志愿服务;看庄中学立足农村实际,开展土豆种植及深加工实践研究,为周边百姓提供技术支持服务;第二实验小学组织小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啄木鸟”寻找身边错别字和不当广告用语活动,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线上教学生包水饺、做家务,线下回家实践,家长协助做好指导评价等,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和项目组织管理、活动指导的数字化胜任力提升。

      市教体局还积极拓展社会资源,与高校、社区、企业合作,共同开展数字化支撑下的志愿服务和劳动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逐步探索了“1233”中小学志愿服务数字化和劳动教育新样态,即:构建一体化志愿服务体系,线上线下“双线”融合,市、校、志愿者团队三级联动,“内中外”三环互动的“志教融合”育人新模式,形成了数字化加持下家校社协同的全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专家的实地指导,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的工作方向,为高效完成“志教融合”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邹城市将认真落实专家组指导意见和项目方案要求,不断总结经验,以数字化赋能、志愿服务为媒、劳动实践为基,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教师数字化胜任力,积极探索数字化环境下志愿服务和劳动实践融合发展新模式,努力实现“志教融合”育人新突破。

阅读 235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