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悠悠故乡情
(又名:那魂牵梦绕的故乡)
【纪实性小说】
杨华森
作者简介:杨华森,男,1962年8月出生,湖南岳阳人。笔名路徽情、路情、木易、老杨。当过老师、记者、编辑。参加工作就职于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株洲车辆段。现退休。
(接“三”)
(写作过程中,得到童庆平、王豫宾、冯志生、袁孟平、李红军、刘惠莲、王金香、孔祥玲、高巧平、武仁秋、于天真、于金恒、付国盛、舒定红、周小平、蒋德强等人的大力帮助,并授权使用提供的资料及图片,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四
我的家乡坐落在湖南省临湘县(1992年9月撤县设市,现为县级市)境内的五尖山和荆竹山两山脚下之间的夹峙之地。
家乡地处偏僻,除去两端通铁路、公路的方向,前后都是群山,层峦叠嶂,连绵起伏。
家乡宁静、清幽,风景迷人。在这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不但碧绿葱茏,风光旖旎,而且,乡风淳朴、民风淳正,有如东晋大文学家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世外桃源。
《家乡远眺》 摄影 杨华森
《乡韵》 摄影 杨华森
家乡不像铁路上的机、车、工、电、辆,是铁路主体单位,而是属于铁路附属单位。由于不是铁路主体单位,是铁路附属单位,因此,几十年来山场人要到岳阳铁路医院(现为“岳阳爱康医院”)去看医生,想到岳阳城里去看看逛逛,甚至子弟到岳阳铁路中学(时简称“铁中”,现为“岳阳市第十四中学”)读书(高中部,住校,跑读),都得走五里地到路口铺火车站去搭火车到岳阳火车站,下车后再走到“铁中”,到宿舍住下,第二天上课。从岳阳看病回家,或逢周末子弟从“铁中”回家,一样都得在岳阳火车站坐火车到路口铺火车站,下车后走五里地回采石场,交通甚是不便。儿时的我一直幻想着、企盼着能有那么的一天,希望铁路运行图的图定客车,有一趟慢车能够在采石场有一分钟的停点,方便山场人坐车,从此,不让山场的人们出行那么困难。然而,只至采石场搬迁到湘乡,我的企盼,应该也是山场整整两代人的企盼一直没能够实现,现在就更不可能实现了。
火车如此,汽车也一样,经过采石场的公共汽车一天恐怕没有两趟。我印象中记得小时候根本没有在路口铺镇或临湘县坐过公共汽车到采石场的。坐火车到了路口铺火车站(镇)或临湘火车站(县),脑海里从没有过要坐公共汽车到采石场的意识,历来就是走五里地或走十五里地走回采石场。但即使是交通不便,物质匮乏的年代,山场人仍无怨无悔,乐于奉献。
家乡时刻都充满着希望,充满了活力。
在家乡这片土地上,几十年来,孩子们读书、唱歌,健康成长;父辈们在这里尽职尽责,辛勤工作,为铁路运输事业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甚至生命。正是因为有像父辈们一样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的无私奉献,我们的祖国才繁荣昌盛,铁路运输事业才发展迅速——他们不愧是值得赞颂的一颗颗平凡的铺路石。
我为我的父辈们骄傲和光荣。
工作和生活在这儿的人们,无论大人小孩,无论男男女女,乐观,开朗,淳朴,善良,友爱,互助,热情,好客,充满了人情的味氛,他们,就是山场人,他们,就是家乡人。
山场人民风淳朴、憨厚,邻里和睦,关系融洽,乐于助人。
无论用淳朴、质朴、敦厚、忠厚、厚道、善良、热情好客、直率大方、情感真挚、乡邻和睦、勤俭持家......当中的那一个词语去形容山场人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山场人邻里之间相借东西,打个招呼就成。
记得那个年月在辣椒成熟的季节,家乡人都喜欢把红辣椒干捣碎成粉,腌霉豆腐、炒菜用。干辣椒碎成粉很麻烦,用剪刀去剪不但辣手,而且不能达到成粉的状态。那个年代,有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制作一个“捣干辣椒器”。制作一个“捣干辣椒器”,有条件的人家可以照这样去制作一个,没有条件的人家是不可能这样去做一个的。因为制作一个这样的“捣干辣椒器”,不但需要一般人难以弄得到的原材料,而且,即使弄到了材料,还得费很多的功夫,要“求人”帮忙才能制作完成。因此,一般人想都不会去想的。
制作“捣干辣椒器”的材料是:一节铁筒(不能奢侈地想用不锈钢材),筒长约30公分,筒壁厚约1公分,太薄不行,筒径约15公分;一块和铁筒外径一样尺寸的一块铁板,约2公分厚,一块比铁筒略大的一块铁板,约1公分厚(做活动盖板用),一根长约45公分,直径约3公分的铁管(或铁棍),一块铁饼,饼径约8公分,厚约4公分。
那个年代,能弄到这样材料的,一般是在后勤部门工作的人,或者,有熟人在长岭炼油厂或2348厂,在这些地方才能弄齐材料,材料凑齐后,还得找人帮忙去制作成品。
制作方法是,将和铁筒外径一样尺寸的那块铁板用电焊焊接到铁筒的一面,要沿铁筒作圆圈焊接,做底面,不得有没焊接到的空焊点,否则,锤辣椒时候,辣椒粉会从空焊点的空隙扑出。铁板和铁筒焊接好后,要将铁管(或铁棍)焊接到铁饼的中央,这是用来捣干辣椒用的捣子。这两样焊接好后,另一块铁板中央部分要上车床车出(或用电焊烧掉一块)一个比铁管(或铁棍)略大的眼。这些工序完成后,打磨抛光后就能拿来捣干红辣椒了。
捣干辣椒的时候,把一部分干红辣椒放满铁筒的1/3,将捣子放入铁筒,将铁盖板套入,左手按住铁盖板,右手握捣子上下捣动,直至把干辣椒捣成粉状。
经过这么复杂工序制作出来的捣干红辣椒粉的器用,整个山场当时是不多的。但是,在捣干红辣椒粉的季节,往往是有捣干红辣椒粉器用的家庭捣完后,对前来借用的邻居从来都不会拒绝的,且一户捣完另一户又接着拿到家去捣用,而主家是从没有不高兴的。
从这一件事情就足以说明山场人的淳朴,大方。
那个年代的山场人不像现今的都市人,心眼那么复杂。现在都市很多住在同一栋楼一个单元对门的两户人家,住了几十年都不知道对方姓甚名谁。
我1983年到外地参加工作离开家乡后,接触的大部都是“城里人”。和家乡人的淳朴厚道相比,“城里人”人情世故复杂,明争暗斗,用尽心机,使我感慨颇深,令我深感不适。
我曾赋诗一首以表伤感之慨。
滴血的心 流泪的我
杨华森
心与心
隔离得实在太远 太远
猜疑 妒忌 中伤
充塞着人们的心间
和过去的人类世界相比
我们的今天是那么复杂
你与我
我与他
心灵的大门闭得是那样的紧啊
心在滴血哟 眼角挂着泪花
想起了雷锋雨夜送大嫂
不是亲人的竟比亲人亲
儿时的你我哟
谁没被照顾过在隔壁大妈家
你家的鸡蛋下在我家的鸡栏
我煮点好吃的让你也尝尝鲜
浓浓的情啊
温暖着大家伙
那样的日子
真叫人如此怀恋她
世界在飞速发展
人类在不断进步
人们从低级动物走到今天
心胸哟
理应比天空宽
眼角啊
更要比海洋广
让世界都充满着爱呀
那该有多美好
然而
面对面的住户
不相识的竟还很多
此情此景啊
我是那般的痛心 苦闷
我愿用我血肉的身躯
化做连接心的彩桥
让大家踩着我
瘦弱的脊背
踏着我
看得见肋骨的胸腔
走向爱的领域啊
去领略情的风光
人情世故的复杂,很容易让人想到历史上被奸人所害的于谦;遭秦桧“莫须有”诬陷的岳飞;被仇人门客暗算中箭身亡的孙策;遭小人离间,最终落得五马分尸的可悲下场的李存孝;遭诽谤凌迟处死的袁崇焕;受奸人挑拨,被皇上驱逐流放到江南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弃官归隐的五柳诗人等等,不胜枚举。
唐朝诗人杜牧的赋体散文《阿房宫赋》,其中“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原来是描述皇宫的雄伟壮丽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人用“钩心斗角”,也作“勾心斗角”比喻人与人之间相互用尽心机,互相排挤,明争暗斗。
受人情世故的复杂所害,屈原可以说是一个代表。
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听到故国灭亡的消息,选择以身殉国。后人为纪念他,把他投汨罗江的这一天定为端午节。屈原,就是不适应宫廷生活,失去楚王信任,被流放到江南,最后只能沉江而去。
《楚辞》中屈原所作的词赋《渔父》,令人沉思。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还有宁愿彭泽县令不做而选择隐归田园的隐逸诗人五柳先生,不也是看透和厌恶了官场生活?从他的《饮酒·其五》诗中可以感受到陶县令对官场的明争暗斗、人情世故的复杂的厌倦,向往着无争无斗的田园生活。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母亲从小常教导我们“忠孝持家久,文章继世长。”;“他敬你一寸,你敬他一尺;他敬你一尺,你敬他一丈;他敬你一丈,你捧他到头上。”;“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忠孝持家久,文章继世长”,意思是说,拥有忠实厚道的品德,家族(人)才能经久不衰,认真读书,学习文化,家族(人)才能够在世间流传长久。
母亲的家教我是不敢或忘的。不管世道变得怎样的人心叵测,我始终坚持母亲的教诲,坚守着自己的初心。
在那个年月,山场的人家白天出门劳作,夏天晚上睡觉都是可以不关门的,几十年来未曾听说过有人家丢失过什么东西。真的是“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到今天我仍然记得小时候的两件事。从我描述的这两件看来是微不足道的的小事,可以看出山场人的淳朴善良绝不是空穴来风。
小时候,山场由于机构不大,岳阳铁路医院配属到山场的医疗机构只是保健站级别。保健站仅能处理一般的头疼脑热、简单的肌肉注射、磕磕碰碰所破皮肉出血的简单包扎,稍微大一点的毛病就得上岳阳铁路医院去看医生了。因此,不管是职工家属,还是子弟,那个年代到岳阳铁路医院去看医生是常态。
有一次,母亲到岳阳铁路医院去看病,一起去的还有姬妈妈,她是我山场同学爱花的母亲。
母亲她们看完病,从岳阳火车站坐当时站站停的慢车382次回家。我人小坐在面朝列车前进方向的靠车窗的凳子,头略伸出车窗看车窗外的景象。车开出岳阳站不久,坐在我们前面不知哪个位置的旅客将水杯里的水往车窗外泼出。泼出的水在列车前进的速度的作用下,往往容易泼到坐在后面的车窗打开的旅客的身上、脸上。当时,我正兴高采烈地观看车窗外的景色,不提防被水泼了一脸(好在是凉水)。姬妈妈和我是坐在同一条凳子,看到我被水泼了一脸,姬妈妈立即从衣兜里掏出手帕,把泼到我脸上的水擦干净。姬妈妈是那么的自然,真的让我感受到仿若是自己的母亲在为我擦脸。那一刻,真的让我有感受到浓浓的母爱的感觉,也使我一辈子都深刻在心。姬妈妈现在年岁已高,姬妈妈您还记得您和小黑皮擦脸的事吗?小黑皮在这里祝您老人家健康长寿。
另一件事也是我年过花甲之年也都难以忘怀的。
我出生于六十年代。小时候,由于物质匮乏,生活条件差,山场基本上家家都会腌一些坛子菜。和母亲住在同一排房子的邻居何妈妈,她是低我一届的何元丰的母亲。我记得小时候她很会腌坛子菜,特别是和着新鲜的红辣椒腌在一块的刀芭豆坛子菜,现在想起来仍然使我垂涎欲滴。
何妈妈腌刀芭豆坛子菜的时候,我常常在边上看,那剁碎的红红的辣椒是那么的喜庆诱人。和着晒劳的刀芭豆拌在一块,简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是舌尖上的美味佳肴。何妈妈把剁碎的红红的辣椒和刀芭豆拌在一块拌匀,再放入坛子中腌制。待得一定时日辣椒和刀芭豆腌制好了,何妈妈往往会夹一碗送到我家,我是欢喜得不得了。盛一碗白米饭,米饭上夹上一块粘有剁红辣椒的刀芭豆,有红有绿有白,煞是好看,让人禁不住垂涎欲滴,饭都得多吃两碗。何妈妈现在年岁已高,何妈妈您还记得您给我刀芭豆吃的事吗?我在这里祝您老人家健康长寿。
《家乡》 摄影 杨华森
在山场,在那个年代,谁家子弟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父母还没下班,子女放学回家,没地方去,特别在下雨的时候,常常是会被有人在家的左邻右舍接到家中。衣服湿了,邻居妈妈会帮你脱下湿了的衣服用火去烤干,将自己家孩子的干衣裳与你换上。如果你受寒打了个喷嚏,邻居妈妈会马上去熬一碗姜汤要你喝下。你的爸爸妈妈没回来前,你是可以在左邻右舍的邻居家中和邻居家的孩子一同做作业,一同玩耍的。甚至在邻居家吃饭的时间到了,邻居家吃饭的时候,邻居妈妈还会让你和自个家的孩子坐一起一同吃完饭再回家。
这样的事情,邻居妈妈做得是那么的自然,没有丝毫的勉强,做作。
这样的事情,山场孩子感觉是那么的该当,没有丝毫的扭捏,害羞。
邻居妈妈虽然不是自己的亲妈,但让孩子们感觉如同自己的亲娘一般。
像这样的事情,在家乡数不胜数。
相类似的事情,在家乡道不尽道。
山场父辈为人谦逊,淳朴,热情,好客。
山场子弟为人质朴、善良、仗义、坚韧。
呵,是这样的乡亲啊,这样的邻里;
呵,是这样的姊妹啊,这样的弟兄。
家乡的大哥哥们啊,我多想拥拥你们的身;
家乡的大姐姐们啊,我多想亲亲你们的脸。
......
《家乡》 摄影 杨华森
这就是我的家乡,一个心地善良,民风淳朴的地方......
(2022.11.1—2022.1.6于深夜)
五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