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铺镇卫生院-“2024年冬病夏治三伏贴”、“冬病夏治加强灸”启动啦!

小刚0108
创建于2024-07-05
阅读 274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北城铺镇卫生院-“冬病夏治三伏贴”、“冬病夏治加强灸”启动啦!

我院中医馆及石关村医疗延伸点在相对固定贴敷方案的同时,对每一位三伏贴贴敷患者进行辨证论治,针对个人具体体质,对现有方案进行有效地修改,使得三伏贴穴位贴敷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疗效作用。

适应症: 

1.肺系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咳嗽; 2.虚寒类:宫寒导致的月经不调、痛 经、盆腔炎;脾胃虚寒导致的慢性胃肠炎、慢 性腹泻、溃疡病;肾阳虚证;

3.疼痛类:风寒湿邪所致的颈肩腰腿痛、肘膝关节炎、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4.儿 童:支气管哮喘、反复感冒、慢性 咳嗽、过敏性鼻炎、慢性腹泻、遗尿;厌食;

5.阳虚、气虚、痰湿体质人群。

适合的典型症状

1.怕 冷(全身或局部)

2.喜 暖

3 .身患疾病遇寒加重

冬病夏治三伏贴经典问题

1.为什么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其说法源于《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理论,从明清时候就已经开始成型,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2.三伏贴为什么能预防治疗很多疾病? 

冬为阴,夏为阳,“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怕冷、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3.三伏贴的机制?

也就是他的传导过程,局部穴位发热,刺激毛孔,让毛孔打开,使药物渗透吸收之后,顺着经络传导,直达病灶。从而起到调节免疫力,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4.三伏贴的禁忌人群?

多数患者经过治疗摆脱了哮喘、支气管炎、关节炎、鼻炎等疾病导致的痛苦。但“三伏贴”也有禁忌人群,如孕妇、两岁以下小儿、糖尿病、皮肤过敏、处于疾病急性发作期等的人群应慎用或禁用。此外,一切属于热性的疾病都不适合用“夏治”的方法。

5.冬病夏治只有贴敷吗?

“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这是古时中医养生的场景,讲的是对于身体虚弱者来说,三伏贴针灸、拔罐能起到与冬天吃补品一样的效果。可见,除了穴位贴敷,冬病夏治还有很多手段。在临床上,冬病夏治的方法以穴位贴敷(即三伏贴)最为普遍,此外还有针刺、艾灸、理疗、按摩、泡洗,以及内服温养阳气的中药和食物等方法。其原理归结起来只有两条:一是针对寒邪,二是针对虚寒体质。




冬病夏治三伏贴适用于哪些疾病?

1.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阻塞性肺气肿、肺间质疾病、肺功能不全、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体虚易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

2.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性关节痛、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颈椎腰椎退行性病变等疾病。

3.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等耳鼻喉科疾病。

小儿也可以用三伏贴吗?

穴位敷贴疗法避免了孩子最害怕的打针吃药,药物经皮肤吸收不经胃肠代谢,副作用相对较小,因此患有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长期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等慢性疾病的孩子很适合使用三伏贴来预防疾病复发或减轻临床症状。   贴敷三伏贴后注意什么?

一些患者贴敷后局部会起小水泡,一般不需处理,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即可,切勿抓破水泡以防感染,必要时到医院就诊。贴敷当天要避免吹空调、风扇,进冷饮;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及海鲜、生冷的食物。此外,穴位贴敷只是一种预防性治疗,只有坚持按疗程治疗,才能有好疗效。



三伏灸是在三伏天做的艾灸。

三伏天进行艾灸活动有很多好处,通常来说,可以去除人体内的湿邪和湿气,既可以消暑又可以祛寒降火。

三伏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间段,同时也是一年中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进行灸法,可以借助阳气将体内的湿寒之气排除体外,从而起到一定祛风散寒、温经通络、强身健体等作用。体现了中医冬病夏治的治病思想,冬病夏治是指针对某些冬季极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在夏季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抗病性工作能力,进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症状减轻或消退,是中医药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和“未病先防”疾病防治观的实际应用

贴敷注意事项:

1.贴敷时如有瘙痒、灼热感等情况可减少贴敷时间。

2.贴敷后如局部发红、出现瘙痒等情况,不可抓挠,以免感染。等数天后局部症状消失再进行下一次敷贴。

3.贴敷后如局部出现大片红斑、大片水疱,为皮肤过敏反应太强,请及时去医院就诊。

4.敷贴时最好穿低领宽松的深色上衣,防止中药药液外渗染衣,贴药后应在凉爽处安静坐立,不宜做剧烈活动,以免出汗过多,药膏脱落。

5.正在发热的患者、孕妇及1岁以下小儿不宜贴敷。


贴敷时间:

第一贴【初伏贴】7月15日-7月24日;第二贴【中伏贴】7月25日-8月5日;

第三贴【闰中伏贴】8月4日-8月13日;第四贴【末伏贴】8月14日-8月23日;

预约、咨询电话

魏大夫:15101795531

焦大夫: 18193215110

李大夫:15336063107

刘大夫:18093215008

李大夫:15213956809

苏大夫:15693249284

贴敷地点:北城铺镇镇卫生院中医馆 

陈大夫:  15025915790

王大夫: 13830208251

高大夫: 18993285956

李大夫:15339329010

贴敷地点:石关村医疗延伸点

阅读 274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