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数发展史

卓益书院王野
创建于07-05
阅读 39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亿万年前,居住在洞穴中的原始人开始产生了“数”的意识。

为了维持生活,他们必须每天外出狩猎和采集果实,但有时他们满载而归,有时却一无所获;带回的食物有时富余,有时却不足果腹,于是他们开始能简单地分辨出“多”与“少”。

慢慢地,人类就有了明确的“数”的概念。

例如,部落首领知道自己手下有多少成员。牧羊人在放羊出去时,每出去一只羊就拿来一颗石子,在牧羊归来时,每回来一只羊就拿走一个石子,以此来判断羊的数量。

随着生产生活的需要和发展,计数形式也多种多样,比如石子计数、结绳计数、刻痕计数等,我国古代还一直沿用算筹计数。

有趣的是,不单单我们东方有过结绳,西方也有结绳计数。传说古波斯王有一次打仗,命令手下兵马守一座桥,要守60天。为了让将士们不少守一天也不多守一天,波斯王用一根长长的皮条,把上面系了60个扣。他对守桥的官兵们说:“我走后你们一天解一个扣,什么时候解完了,你们就可以回家了。”

和结绳几乎同时或者稍后的一种记数方法,就是书契了。书契,就是刻、划,在竹、木、龟甲或者骨头、泥版上留下刻痕,留下“记”号。《释名》一书中说:“契,刻也,刻识其数也。”意思是在某种物件上刻划一些符号,以记数。

算筹计数法,遵循十进位制。

算筹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一般长为13~14cm,径粗0.2~0.3cm,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大约二百七十几枚为一束,放在一个布袋里,系在腰部随身携带。用算筹计算的方式称为筹算。

算筹的具体产生历史已经不可考,但最迟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用筹算可以计算加减乘除、平方、开根、简单方程等数学运算。

中国古代十进位制的算筹计数法,在世界数学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造。这种表示数字的方法,无疑走在世界的前列。

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懂得了这样精妙的计算。算筹是珠算发明以前中国独创、并且是最有效的计算工具。中国古代数学的早期发达与持续发展都受惠于算筹。

    我们从牙牙学语时就会数数了,但是你们知道计数的发展史吗?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计数”的世界。

    《说文解字》解释“数”:““计也。从攴(pū),娄声。”“数”的本义是“点数”、“计算”。从“数”的字形演变来看,最早见到的“数”字是籀文

  “数”字为什么写成这样?有人解释说,“数”由“攴”和“娄”组成。娄”的下部是“女”,上部是“双手往纱锭上缠线”之意。两者结合起来表示:织布前女人先把纱锭摞起来分层摆放。“攴”的意思是敲着手指计算数量。“娄”和“攴”组合的意思就是“计数”,也就是“数”的本义。

      而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就有计数的需要,比如实物计数、结绳计数、刻道计数等。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一些地方,部落居民计数时从一只手的小拇指开始数起,数完手指后数胳膊,然后是身体,再到另一条胳膊,最后是另一只手。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落中,至少有900种不同的计数体系。很多部落用手指计数,但是用的并不是“十进制”。有一个部落手指脚趾并用计数,使用“二十进制”。有趣的是各国用手指计数的方式也不同。

中国式手指计数

美国式手指计数

后来人们在使用中发现这样太不方便了,于是发明了一些计数符号,这些计数符号就是最初的“数字”,我国最初使用的是算筹计数法,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同样粗细的小木棍,多用竹子制作,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作的,分为纵式和横式两种排列方式。

  各个国家使用的计数符号不同,交流起来很不方便

基本字符相应的阿拉伯数字表示为

IV         X      L       C        D       M

15       10    50     100   500    1000

大约在3世纪时,印度人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数字,后来这种印度数字传到了阿拉伯,阿拉伯商人又把印度数字带到了欧洲,欧洲人称它们为“阿拉伯数字”。慢慢地,阿拉伯数字成为了一种通用的数字。

有了这些数字以后,咱们的计数变得越来越方便了,无论是多大的数,我们都能够快速准确地读写出来,周末大家还进行了亲子读写游戏,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十个数字

0,1,2,3,4,5,6,7,8,9

阅读 39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