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绘教育新蓝图,夯实麻阳育贤垆——麻阳苗族自治县“国培计划”(2024)县级教师培训师研修

F^O^F
创建于2024-07-05
阅读 315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前言

在这阳光明媚的七月,教育的热情如同盛夏的繁花,绚烂绽放。我们满怀期待与憧憬,相聚于此,共同开启一场意义非凡的教师培训师培训之旅。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是智慧与智慧的碰撞,而教师培训师,则是那点亮教育明灯的引路人。在这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时刻,让我们携手共进,以知识为舟,以热情为桨,驶向教育的星辰大海。在这里,每一个理念的交流,每一次思想的交锋,都将成为我们成长的基石,为培育祖国的未来栋梁铸就更加坚实的力量。

2024年6月30日,我们如约来到毛主席的母校—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东方红校区进行为期7天的学习之旅。

本次研修项目的主题是:《基于成果导向的教师培训者教育教学与研训引领力的提升》

开班典礼

2024年7月1日上午8:00,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东方红校区润寰楼南栋103教室,我们50名教师汇聚于此,召开班会。8:30开班典礼正式开始,班主任艾建玲教授主持。

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嘉宾有: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院长胡春光、麻阳苗族自治县教育局师训站站长滕晓林、首席专家曾小玲教授。

典礼上,胡春光院长致欢迎词,并从教师岗位的重要性,从习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家”精神、从速能时代等方面,勉励学员潜心研修,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为强国建设做出贡献。

曾小玲教授为我们详细的解读研修方案,帮助我们清晰的自我定位、明确本次培训目标与任务。

滕晓林站长做总结讲话,他阐明了本次研修的重要意义,他语重心长地表示,这是我县首次教师培训师研修,机会来之不易,全体学员责任在肩,珍而待之,要为麻阳教育添砖添瓦,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自代远学校的莫蓉老师作为学员代表发言。

课前一刻动动动

在每一次课程开启之前,那短暂却充满活力的时光,犹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学习的长卷之上。在这里,有整齐划一的广播体操,有动感十足的健身操,还有充满创意的自编动作。同学们的笑容在汗水的映衬下更加灿烂,仿佛在告诉世界:我们充满能量,无所畏惧!

课前的这些活动,就像是一把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学习的大门,让我们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它们是我们学习生活中最绚烂的色彩,最动听的音符,最珍贵的回忆。

课前活动微分享

在知识的海洋中,每一次的探索都如同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而在我们的培训课堂上,那别开生面的课前微分享,就像是破晓时分的第一缕曙光,为学习之旅注入了无限的活力与期待。

课前微分享,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知识的宝库,让我们在每一次的聆听中,都能收获满满的干货,为即将开始的培训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它让我们相信,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从不孤单,因为有无数的智慧与经验,正陪伴着我们一同前行。

学员主持展英姿

一场精彩的培训之旅,如同璀璨的星辰即将照亮我们求知的道路。每一次成功的培训都离不开一位灵魂人物,他(她)就像那熠熠生辉的北极星,在茫茫的知识海洋中为我们指明前行的方向;又恰似那激昂澎湃的鼓手,用有力的节奏引领我们奋进的步伐;更如那温暖明亮的炉火,用炽热的光芒驱散我们心中的迷茫。这位至关重要的灵魂人物就是我们每次学习活动的主持人们。

专家引领促成长

  专家讲座春风化雨,教育智慧润物无声。讲堂之上,专家谆谆教诲,智慧与情怀同在;会场之中,老师悉心学习,感悟与收获共存。

7月1日上午,汨罗市教师发展中心教师,汨罗市小学英语学科带头人,湖南省首批教师培训师培养对象熊周蓉老师。今天给我们带来主题为:《独思 众行 共创——团队的组建与破冰》

1、独思:通过自我分析规划,明确学习目标;

2、众行:通过小组活动、课程抢答,迅速熟悉团队,了解班级活动安排;

3、共创:聚焦培训主题,小组分工,完成解决问题的行动步骤。

 她的课堂生动有趣、气氛活跃,人人参与,欢声笑语不断,学员们表示收获满满。

7月1日下午,教育部“校长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团队研修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结项评估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专家、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小玲就教师培训者培训与教学成果的凝练发表等方面给学员们带来了一堂生动、宝贵的课堂。

曾小玲教授指出教师要学会凝练教学成果、萃取教学、教研经验,教师要具有“珍珠”到“项链”的哲学思维,教师教学要系列化、序列化,转变思维,工作和教研也要讲究复利,以多个例子指出其对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促进教师培训者和自身教学教研双发展。

7月2日上午,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培训管理科副科长、湖南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湖南省国培专家库专家肖波副科长作了《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师培训方案设计》的讲座。肖副科长从“请客吃饭需要考虑什么问题?”引入培训内容。她从培训方案设计的逻辑、培训方案设计的灵魂、培训方案设计的流程、从效果检查培训目标达成度四个方面进行深度地剖析,让学员更直观理解、掌握教师培训方案设计。

7月2日下午,长沙市芙蓉区实验学校项目办主任,湖南省第二批教师培训师,国培专家库成员,“一师一优课”部级评审专家、湖南省提升工程2.0考核专家、全国“精品微课程”部级评审专家张新蔚老师带来《数字化赋能教师培训诊断》。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教育行业正迎来一场深刻的革新。张新蔚老师的“数字化赋能教师培训诊断”项目,正是这场变革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为老师们呈现了一次知识与技术的融合盛宴。她通过采用尖端的数字工具和技术,深度剖析学情,制定学习方案,搭建起一座丰富多彩的课程库,让每一位培训师都能在智能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个人能力的飞跃与提升。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张新蔚老师在培训过程中推介了一系列旨在减轻教师工作负担的软件工具,这些工具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为教师的日常工作带来了便利。这些举措不仅为教师培训师的专业发展开辟了更为优化的路径,也为广大教师队伍带来了减负增效的新机遇,有力地推动了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7月3日上午,商丘师范学院教授、国培专家王启明教授的《校本研修问题分析与路径优化》讲座从校本研修的内涵与特点、校本研修面临的挑战、校本研修的路径优化等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针对当前校本研修工作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结合精彩的案例分析提出了深入全面需求调研、系统规划设计方案、构建研修活动模型、完善管理评价体系等优化路径,推进校本研修常态化开展、走深走实。

7月4日上午,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副会长,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科学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理事,原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张平柯老师带来《新课标背景下科学实践活动的设计实施与评价》讲座。

在全体学员的热切期待下,张教授犹如智慧之光翩然而至,引领了一场知识与心灵的盛宴,编织了一场关于科学实践活动的华彩篇章。他带来的《新课标背景下科学实践活动的设计实施与评价》专题讲座,详细讲解了研究中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设计与创新的基本原则,部分学生必做探究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创新,以及科学教师如何提升科学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创新能力。

在张教授幽默风趣的引领下,复杂的概念变得生动有趣起来,枯燥的理论也焕发出了迷人的光芒。这无疑是一场饕餮盛宴,大家在期待中沉醉触动,于启迪中丰硕满囊。

7月4日下午,浏阳市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湖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正高级教师—潘文老师带来的《深耕课堂,打造研修“和”文化》讲座,让我仿佛踏上了一场心灵的朝圣之旅,深入探索了其中的奥秘与真谛。

深耕课堂,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精雕细琢,更是对学生心灵的深切关怀。它要求我们以匠人之心,去打磨每一节课,让知识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同时,课堂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舞台,我们通过互动与对话,建立起信任的桥梁,共同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尊重的学习环境。讲座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在教育的田野上找到了更加坚定的方向。

7月4日晚上,天心区语文教研员,中教室主任,正高级教师,湖南省“国培”专家黄宁老师进行了《培训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主题讲座。

黄老师指出:成人课程的理论遵循自我导向、基于经验、需求导向、以问题为中心、学习动机来自内部。问题导向,聚焦真、小、准、快的教学问题。

黄教授聚焦培训选题的真问题,设置小组活动,进行培训选题的小组研讨交流,并深入课堂进行一对一指导。在小组成果展示环节,她肯定了各小组选题的亮点,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方案实施建议。

7月5日上午,殷华,长沙市望城区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望城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室首席名师,长沙市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研究团队专家。

殷教授明媚的笑容温暖人心。她从“提高教师数字素养与教育信息化的认知、基于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校本课程设计、基于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课程评价设计”这三个方面,系统、全面、科学地展开了《基于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得校本课程设计与评价》专题报告的论述。

殷老师指出人工智能时代,要推动数字化教育,努力实现教育的数字化。每位老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字素养,丰富我们的本体知识。但技术的目的在于回归,数字化应与教育教学融合共生、创新发展,促进人的终生成长与个性发展。

7月5日下午,杨栋,湖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湖南省教师培训师。他从《培训管理与主持艺术》主题入手为我们展开讲授。

杨教授学识渊博、妙语连珠,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为切入口与我们共享教育情怀。他独特的语言魅力为我们展示了培训师需具备的关键能力之文采、幽默、勤奋,这些关键能力是对人际交往、沟通的理解和掌握,对于组织和引导培训活动进程具有重要作用。把枯燥的“培训项目的管理与文化建设”讲得诗情画意、有声有色,着实令人受益匪浅……

团队凝聚出力量

共同学习获新知

循着足迹怀伟人

循着习总书记的足迹—缅怀伟人毛泽东。7月3日下午,我们轻步踏入了湖南第一师范的古老校址,这里仿佛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每一块砖石都镌刻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我的心,在这一刻,被深深触动,对那些革命先驱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虽然我们未曾亲身经历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无法切身体会那份沉重与不易,但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有责任也有使命去传承这份精神,用心浇灌每一颗年轻的心灵,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勇于担当,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在此,我愿以我的全部热情和努力,去立德树人,去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这不仅是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更是我们作为教育者的责任和担当。

遇见天使暖人心

课后小结重反思

在培训课结束后的小结时刻,学员们仿佛化身为智慧的使者,纷纷展现出自己在这段充实之旅中的所思所获。他们目光坚定而又充满热情,每一个眼神都透露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成长的执着。

学员成果展风采

7天的学习已经接近尾声,为验证学员们的收获情况,从50位学员中推荐了7位做代表进行成果展示汇报。

学员们从培训方案设计、个人成长案例、片段教学、项目活动案例等选题中选择一个进行了展示汇报。

专家点评引方向

本次汇报展示邀请到了湖南省中小学教师 发展中心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左梦飞同志前来指导,左主任在点评中强调了内容设计的整体协调性、语言的个性化表达、目标的实用性、前瞻性以及与课堂的紧密结合。 他提倡明确的主题和切实可行的目标设定,同时指出个人成长案例中关键点的突破和偶然事件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关注这些可能成为成长契机的瞬间。

曾小玲教授从项目角度对班级成员的学习态度、状态和素养给予了高度评价。她指出,尽管培训已结束,教师到培训者的蜕变才刚刚开始,未来的收获与成长还没有结束。她提醒我们,尽管作业完成度有待提高,但我们可以内化所学知识,并思考如何设计方案和进行改进。她鼓励我们转变思维,从局部思维过渡到系统思维,在培训过后能够明确找到自己的定位。

结业典礼

结业典礼第一项:7日研修历程回顾,一个小视频,记录着我们这7天学习的点点滴滴,再回头看,无不是感慨和感动!

结业典礼第二项:班主任艾建玲教授做感想发言,艾教授满怀感慨,充满不舍。对我们的学习给予高度肯定。她强调结业是新起点,期望大家将所学用于教学,用爱与智慧育人。

结业典礼第三项:学员代表满泓老师做结业发言,她首先对专家培训团队表示感谢。其次回顾了培训中的点滴。最后她承诺会将所学用于教学,不断创新提升,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

结业典礼第四项:首席专家曾小玲教授再次强调了本次培训的目的和重要性,也对我们的表现给予高度的赞扬,最后她对我们提出要求和希望,培训只是开始,回去后的实践才是目的,希望大家都能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结业典礼第五项:滕站长做总结发言,他从学员们培训期间的表现和成长,从本次培训的目的和意义及未来几年的规划的思考方面进行发言。

结业典礼第六项:颁发优秀班干部证书

结业典礼第七项:国王与天使解密

默默奉献促圆满

一次成功的培训,必然离不开培训团队的付出。培训团队是培训的核心力量,他们在培训前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深入研究培训目标和学员的需求,精心策划培训内容和课程安排。

他们时刻关注学员的学习进度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每个学员都能跟上节奏,真正掌握所学内容。

班委在培训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协调和组织角色。培训期间,班委成员根据分工要分别负责维护课堂纪律、关心学员生活状况;及时解决学员在培训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完成学习过程、成果呈现;劳动卫生等。正是有了班委们的默默付出和全力支持,培训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此次培训,是一场意义非凡的知识盛宴。从专业理论到实践案例,从团队协作到个人突破,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设计,成效显著。讲师们如灯塔,以丰富经验和渊博知识引领方向。伙伴们相互陪伴、支持,共同进步。

这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全局视野的拓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它为未来发展筑牢基础,让人信心满怀。

结业的钟声敲响,愿大家带着所学的知识与满满的热情,回到课堂。用爱心去浇灌每一朵花朵,用智慧去启迪每一个灵魂。

让我们携手共进,在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至此,本次培训圆满结束。

    一个人走,不累;但一群人一起走,才更“有味”。最美好的生活方式,莫过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为同一理想而奔跑,回头,有一路的足迹可回忆;低头,有坚定的信念可书写;抬头,有清晰的目标可追寻!何其有幸,这样一群怀揣着教育热情的种子教师们齐聚一堂,相识、相知、相学,分享成果 、交流观点、共生智慧。

责编:黄芳

供图:全体学员

初审:滕晓林 

复审:艾建玲

终审:曾小玲


  

阅读 315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