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理论依据
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依托课题《联动共育模式下依托实践活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研究》,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家、校、社联动共育模式下,以项目式实践活动为途径进行研究。旨在培养学生从对自己负责逐步过渡到对国家负责,增进民族自信,促进学生成长。
入项简述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它有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二十多个别称,是我国历史悠久且习俗丰富的传统节日,其起源与屈原紧密相连。广为人知的端午习俗包括:吃粽子、划龙舟、制作并佩戴香囊、悬挂艾草等。其中,做粽子,吃粽子是端午节家喻户晓的习俗之一。
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端午粽》一文选自作家屠再华的童年散文集《嘟嘟糖和小雪灯》。课文第一段介绍了端午节的背景,外婆会提前煮好粽子等待家人团聚;第二段详细描述了粽子的色泽、香气和味道;第三段则重点介绍了粽子丰富的品种;第四段揭示了端午食用粽子的习俗源远流长。
本项目旨在通过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粽子形象;提高学生搜集学习、整理资源的能力,培养劳动习惯,掌握民俗劳动技能;引导学生在过程中学会分享,体验分享带来的愉悦;通过学习、交流端午节习俗,引导学生感受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从语文课堂着手,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体验端午粽的制作过程,深入感受端午节习俗的魅力,并深刻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准性和生动性。项目成果将以学生作品的形式呈现。
项目介绍
(一)项目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内容,了解粽子的形、色、香、味等,激发学生对端午粽的兴趣。
2.仿照课文内容,有条理地介绍其他食物,初步尝试写作练习,掌握长句子的表达。
3.提高学生搜集学习、整理资源的能力,引导学生具有审美能力,培养劳动习惯,掌握民俗技能。
4.感受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
(二)项目问题
核心问题: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
问题链:
(1)粽子的形象是什么样的?
(2)如何介绍传统美食——粽子?
(3)你心中的粽子是什么样的?
(4)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5)如何讲好长句子?
(6)如何有条理地介绍事物?
(7)你能归类积累和运用青青的、又甜又黏等词语吗?
项目活动
活动一:立足课堂,激兴趣
结合部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课文9《端午粽》进行学习。这篇课文选自作家屠再华写的童年散文集《嘟嘟糖和小雪灯》。课文条理清晰,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花样、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由来。从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验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来历,激发学生对端午粽的兴趣。
活动二:丰富积累,促想象
课文中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来形容箬竹叶、糯米、枣,让学生在了解粽子样子、味道的同时积累叠词,感受句子的韵味和节奏。让学生学会使用和积累类似的词语,为今后写作打下基础。
与美术学科相结合,带领学生想象自己心中的粽子是什么样的。通过问答式启发学生运用叠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大胆想象、勇于表现和创造的能力。
活动三:活学活用,我能行
《端午粽》一文中第二自然段尤为值得一读再读,简洁的语言,清晰的条理,为学生练习看图说话提供了良好的沃土。借助课上对课文的分析,学生自主介绍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将叠词运用到自己的练笔之中。
活动四:浓情端午,我传承
端午假期来临之前,和学生一起阅读绘本故事《小粽子 小粽子》,随着甜咸粽子之间的争论,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北方爱吃甜粽子而南方喜欢吃咸粽子?从而了解祖国幅员辽阔,文化多样。激发学生的国家自信和文化自信。更是为假期深入探究端午节的习俗与来历埋下了兴趣的种子。学生利用假期,各尽所能,在家长的支持下尝试动手包粽子、做香包、挂艾草、戴五彩绳……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学生将自己的所学、所知整理呈现为手抄报或思维导图。
多维评价,促成长
活动之初,老师将所布置的任务一一呈现在任务单上,让学生能够明方向,知目标。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挑战,将生评、师评和家长评价融为一体,直观体现。
活动反思
本项目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端午粽》为基础,围绕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开展项目式实践活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合力,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