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三大名楼褒贬篇
(2024.4.4---2024.6.11)
中国的名楼很多,排名归属一直有争议,但江南三大名楼早有定论。江南三大名楼的褒贬,我只按观赏顺序点评,不论排名先后。
今年的劳动节、五卅日、儿童节,我来到她们的身边:江西省省会南昌市的滕王阁,湖南省岳阳市的岳阳楼,湖北省省会武汉市的黄鹤楼。
一
既为江南名楼,我以为她们的共性是:
第一,这三座楼均临水而建,分别濒临赣江、洞庭湖和长江之滨。
第二,均为国家5A级景区,地标性建筑,都是登高望远赏景的佳处。
第三,古色古香,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都与诗文有渊源,互相成就更扬名。
达成共识的: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和《滕王阁诗》、岳阳楼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黄鹤楼因崔颢的《黄鹤楼》诗而闻名。当然还有许多诗、词、文、联、画等,先后为其抒情表怀。
二
不同点:
第一,虽为名胜古迹,但最初滕王阁为皇家园林(唐),黄鹤楼与岳阳楼均为军用(三国东吴),初建者分别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孙权和鲁肃。
第二,三座楼都曾多次损毁,多次修复或重建,且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模样。但滕王阁和黄鹤楼均为建国后,上世纪80年代修复,少了些古色古香。
岳阳楼,纯木结构建筑,在清朝光绪六年修复后,虽有损毁,但主体承袭原貌至今,只有她才是真正的古迹。而且登岳阳楼游赏,采取分时段限流制,值得点赞!
第三,黄鹤楼与岳阳楼的周边景观建设不错,以其主体为中心,烘云托月,赏景有序。滕王阁反之。
三
在洞庭湖边,巴陵广场,有一座现代雕塑“后羿射巴蛇”~高16米,净重2000吨,用神话传说诠释了岳阳城市“巴陵”称呼的来源。
雕塑高大,湖面辽阔,君山对望,不远处就是我最欢喜的江南三大名楼之~岳阳楼。
沿着湖边和古城墙走了一段路,路边有不少诗词碑刻,记录着文人墨客对岳阳楼的感怀。而《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未曾登临此楼,只是根据好友滕子京的《洞庭晚秋图》作记,倾吐心中块垒,成就了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成就了岳阳楼为江南三大名楼的美名。
走进景区:
有五朝楼观,以青铜微缩铸造的形式,重现唐、宋、元、明、清等朝代五座风格各异的岳阳楼,在环绕蜿蜒的水中巍立,更有喷泉显其灵动,动静相宜。
有双公祠,是为纪念范仲淹和滕子京两位先贤而建,白墙青瓦,见证他们的清白和功绩。
还有夺目红的新碑廊,岳阳非遗博物馆(岳阳扇、岳阳剪纸、岳阳窑)和一座小乔之墓 等。
这里游人也不算少,但有序分流登楼,使我们得以一睹其风采。
有专业术语点评:岳阳楼坐东朝西,面向洞庭湖,主楼为长方形体,主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顶覆琉璃黄瓦,构型庄重大方。
远观:庄重大方的她,身高在三大名楼中倒数第一。但朴实无华,静默在古城西门城墙之上。
近看:游人也在拍照,但不嘈杂,互相礼让。人、景、情皆美,如此和谐!
走进:楼内外有题字匾额等,观赏性极高。“岳阳楼”实木字匾,悬挂于岳阳楼正、背面的正中位置,是大文豪郭沫若书写;背面北门匾书“朝晖夕阴”,南门匾书“气象万千”。
楼内一楼和二楼,都悬挂着名人书写的《岳阳楼记》雕屏及诗文、对联等;三楼悬有毛泽东手书的杜甫《登岳阳楼》诗词雕屏,它两边的檐柱上有传说中李白书写的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登高:万顷洞庭,“波澜不惊,上下天光”,君山若现;巨轮小舟零星,绿树浓阴点缀;无我无它,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
选取几张照片,供大家欣赏。
岳阳楼主楼之外,还有2个辅亭~三醉亭(北)和仙梅亭(南),与主楼成“品”字型布局。古墙边、主楼下不远处,还有一个怀甫亭(上部为纯木),为纪念诗圣杜甫而建。三个亭子相距不远,形制大小不同,但都是纯木结构,均为碧瓦红柱,檐角高跷,它们在绿树、青草、古墙之间互相辉映,与主楼的金柱黄瓦互相呼应。
走出景区,汴河街漫步,“瞻岳门”回首:“功夫飞饼”两度品尝,美味、美景值得。
坐在回酒店的公交车上,岳阳楼风景区大门正上方的四个大字“巴陵胜状”闪现,书于大门两侧的迎客诗联“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是明代魏允贞《岳阳楼》诗的前两句,精准。
一切看在眼里,印在心中。
四
第二天,向武汉的黄鹤楼出发!
长江之滨黄鹤楼,屹立蛇山之巅,依山傍水,古树环簇。楼上有一楹联“对江楼阁参天立,全楚山河缩地来”,名副其实。
因为远望壮观,近看尚美,登高开怀。
楼上回廊,远眺“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已近古稀之年,依旧坚守岗位,车轮滚滚。
对岸:江水滔滔东流,高楼大厦林立,省会全景一览无余,定位超大城市榜,青春焕发迈上新台阶。
黄鹤楼周边景观,远近高低各不同,错落有致,与主人公并肩齐美。
楼内则无语:
黄鹤楼内部管理较混乱,有些游客懒散躺坐在地上吃东西。使人没有心情、也无法观看人文内景,草草拍几张照而已。
黄鹤楼虽不是真正的古迹,但也应该采取分时段限流制,否则是看楼、看景还是看人头呢?
五
此时回看,滕王阁逊于黄鹤楼。
那是5月1日劳动节,午后1点左右,驾车进入南昌市区。一路看来,也是水泥森林。
吃完下午茶,叫滴滴到了滕王阁。正如司机小伙所言~南昌的路不好又堵;该修的路就不修,不该修的总修。十分钟的路程,硬是走了20多分钟。
心情已欠美丽,下车后更失望:
(希望这不是常态)
一是人来人往,路况较差,警察很多,无为而治,好似人偶。
二是今天线上线下售票已罄,无法登高望远。
三是无票无法登高,那就绕一圈看看吧!结果阁前阁后,人山人海,四向乱挤。
四是滕王阁的正面,四五栋高楼大厦耸峙着,主人公淹没其中,实在是体会不到“滕王高阁临江渚”“上出重霄”“下临无地”的雄丽景象!
五是滕王阁周围其它的景观,距离主体太近,规划布局不合理。
六是为滕王阁忧心,登阁的人同样前心贴后背。我们仿佛听到了主人公的叹息,看到了她的身驱在瑟瑟。
七是阁前的礼仪小姐,热情向游客介绍着晚上的商业演出《寻梦滕王阁》。看演出就能登阁,就能欣赏到赣江两岸的夜景。诱惑很大,商业气息太浓,果断放弃也无悔。
八是滕王阁虽因王勃《滕王阁序》而闻名于世,但由此带来的那种美感消失不见了。
想静静的,在正门和滕王阁合影留念,做不到啊!后来,在正门右侧边找到一个角落,刚要拍照,又被其他人发现,于是乎排起了长队,想多拍几张也做不到了!
不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做了个小调研,多数登楼者是失落摇头状:不登楼失望,登上楼更……
我们没能登阁,即使登临高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致,无论如何也不会再现,想象力再丰富也枯竭了。我们只能望“厦”兴叹,望“阁”兴叹,望“人”兴叹,望着浑浊的赣江水,默默地……
如果就观赏“江南三大名楼”本身而言,登楼不如远观,“距离产生美”在这里同样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