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安全,假期无忧——寿张镇小学北门校区致家长的一封信

张庆乐
创建于2024-07-04
阅读 43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放假时间:

7月6日-9月1日

返校时间:

9月2日(星期一)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祖国的未来,保护好自己孩子的安全是您的义务,更是您的责任。暑假已经来临,希望广大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特别要加强暑期学生游泳安全和出行安全的管理,教育孩子认真学习并牢记“知危险、会避险”安全知识,增强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孩子的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防溺水安全

1.加强对孩子的防溺水宣传,教育孩子做到“六不准”:

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盲目擅自下水施救。

2.不私自到江河、湖泊、水库、堰塘、水井边玩耍,碰到险情应立即就近向成年人呼救。

3.严禁孩子私自外出,有事外出必须经家长或监护人的同意。雷雨天时尽量少在户外活动,不上山采摘野菜、野果等,预防虫蛇、山体滑坡等,以确保安全。

4.发现伙伴去水面玩耍,要及时提醒和劝阻,劝阻无效时,要立刻告诉老师或家人。

5.不在没有大人陪同或是没有佩戴救生设备的情况下玩水上项目。  

6.孩子到游泳馆要有家长陪同。游泳前和游泳过程中,根据专业指导做好各种安全防范措施,孩子始终保持在家长视线范围内。 

交通安全

 教育孩子文明出行,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1.不乘坐无牌无证车辆;孩子不满12周岁不得骑自行车上路,不满16周岁不得骑电动车上路,不满18周岁不得驾驶机动车。

 2.不要搭乘非法营运车辆,要搭乘正规出租车,最好乘坐公共交通。特别是没有家人陪伴时更要提高警惕。

 3.骑车或步行要靠右侧通行,不在公路上追逐打闹和玩耍,不得两个或两个以上同学并排骑车、勾肩搭背或赛车。

 4.横穿马路和遇路口要特别注意过往车辆,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 

5.有斑马线的一定要走斑马线,没斑马线的也要确定没有违反交通规则,更要注意观察周边,确认通行安全。 

6.不要曲折“S”行车,因为容易撞到其他车辆和行人。 

7.不要争道抢行,包括不要在红绿灯转换时抢行。

 8.提高警惕,防范冰雪天气路滑导致交通事故。

 9.符合规定的驾乘人员,要按照规定戴头盔。

消防安全

1.在家中安全用电,不超负荷用电。 一些用电设备在使用时,人不能离开。 例如,热水壶放在底座上烧水,开水后自动断电。用水后,不要再放在底座上,防止热水壶没水而启动通电烧水。还要注意安全使用电熨斗,电饭锅等。 

2.使用燃气时不要离开,例如,沸水冒出浇灭火焰,风吹灭火焰,火灭后燃气继续冒出。 不得覆盖、遮挡燃气灶管道及设备,这样有问题能及时发现,也不要在燃气管道上悬挂物品。 燃气灶周边不放可燃物,例如,纸张、木材、塑料类易燃制品。 

3.孩子不玩打火机、火柴,更不能野外点火。 

4.家中可准备灭火器、灭火毯、燃气报警器、逃生绳等消防用品。 

5.自家车辆不占用消防通道。 

6.外出到商场、酒店先熟悉应急出口和疏散通道。 

7.习俗中的用火行为一定小心谨慎,谨防引发火灾。

8. 禁止烟花爆竹,防止炸伤、烧伤和火灾。

食品安全

1.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2.购买有包装的食品时,要看清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三无”食品、过期食品一定不要购买食用。

3.生吃瓜果要注意洗干净后才可食用,不吃腐烂、变质的瓜果。

4.不暴饮暴食,做好个人卫生及居家卫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传染病的侵袭。

5、孩子们要少吃不吃油炸、高盐等所谓小吃,很多小吃好吃但不卫生,危害健康。 

网络安全

1.家长以身作则,不得沉溺网络。 

2.多陪孩子到户外活动,参加体育等项目,以淡化网络的吸引。 

3.教育孩子从网络中获取健康有益的信息,不打或少打游戏。 

4.网上处处有陷阱,防止网络诈骗和性骚扰,避免与网友见面。 

5.孩子不要随意在网上充值、打赏,正常需要的充值服务项目,请家长帮助核对和确认。 

6.正确看待网络的作用,辨别不良信息,拒绝有害低俗信息的诱惑,学会控制欲望,学会自律。 

7.不在日常也不在网上与别人争吵,谩骂。

8、不进网吧、酒吧、游戏厅、录像厅、歌舞厅等场所,不看黄赌毒、邪教等书籍和视频。

总之,孩子要做到健康上网、绿色上网、文明上网、限时上网,不得沉溺网络。

预防传染病

假期人员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增多,请家长与孩子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

1.  家长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餐前便后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

2.  注意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要时戴好口罩。

3.  多喝白开水,拒绝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拒绝“三无食品”;要注意均衡饮食,摄入适量的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增强身体免疫能力。

4.  家长应监督孩子合理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注意保暖。

5.  传染病高发期,请家长及时带孩子接种疫苗,建立防疫屏障。

日常出行安全

1.取消不必要的外出和旅行,若外出,请注意:

2.不在马路或其他危险区域打闹、打球、玩轮滑和滑板等,例如,不在轨道处、高架下、建筑工地、电力设施处玩耍。

3.不与同伴做危险的游戏,不玩不携带刀具、火机等危险品。  

4.防止旅游过程中的陷阱和诈骗。 

5.防止在景区、商场等人员密集的地方遭遇拥挤踩踏。 

6.不要轻易“探险”走入荒僻区域或其他景区禁入的区域。 

7.不要攀爬树木、电力设施及其他禁止攀爬的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

8.谨遵各处的安全提示警示。 

居家安全

1.排查家中和周边安全隐患,防止孩子楼房坠落。做好安全用电、用气,家长不要让孩子拿到火柴或打火机。

 2.不要用食品标识的器具装其他物品,防止孩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食。

 3.防止孩子拿到其他危险物品,例如,杀虫喷雾剂(农村中的农药)等有毒有害物品。用电转换器放在隐蔽的地方,防止孩子错当了玩具。

4.孩子不挑逗猫狗等动物。

5.注意充电器、充电宝、暖手宝等小电器的质量问题。

6.防骗、防拐:孩子警惕陌生人的搭讪,在家不给陌生人开门。 不相信陌生人以查看燃气、水(电)表、父母同事等说辞,大人不在时,拒绝陌生人进入家门。

防范欺凌和暴力

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不单是在校内或放学后发生的,通过案例来看,有的发生在假期。 

1.假期期间,孩子不得邀约与同学或社会人员集中在一块打架或实施欺凌。 

2.他人约见自己要实施欺凌和暴力的,拒绝前去,并向大人报告。 

3.预见可能遭受欺凌和暴力时,不跟随他人到隐蔽场所去。 

4.自己或同学遭受欺凌和暴力时,设法报警。 

心理安全

1、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努力营造一个关爱孩子、邻里和睦、家庭温馨的环境以利于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2、若发现学生有心理、行为异常要及时介入,正确应对,防止意外发生。

家长落实监督责任


家长多一分监护,孩子就少一分风险。家长要对孩子进行经常的安全教育,适时对孩子安全提示,教会孩子判断和防范风险。 家长一定尽可能地陪伴孩子。 对低龄儿童要全程看护,保持孩子在自己视线内,有时发生磕碰、坠落的时间很短。 安全问题要教育到位。孩子外出要知道:去哪里,干什么,怎么去,和谁去,何时回。 学业、人际关系都会造成孩子心理负担!切记不要总是对孩子指责,谩骂,训斥和絮叨,切忌简单粗暴的说教。 家长要把孩子作为一个平等对象进行沟通,这不仅事关亲子关系,还事关孩子安全,因为有的孩子在家长训斥指责后出现安全事故。 家长言行影响着孩子的处事方式,要为孩子创造健康、和善、积极的原生家庭环境氛围。

       暑假是一个劳逸结合的调整时期,家长要在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假期作业的同时,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保持规律的作息,上网及使用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等电子产品要有节制,健康上网、文明上网,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提高孩子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希望我们家校共同努力引导孩子做到:安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时刻紧绷安全之弦,时时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人人讲安全,确保大家能度过一个文明、健康、平安且有意义的假期!

阅读 43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