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传染病
从你我做起
随着季节的变化和气温的升高,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传染病高发。为了守护孩子的健康,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预防工作是关键。
1.关于手足口病
🌱什么是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广东省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峰季节,9-10月是次高峰季节。
通常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病情较轻,呈自限性,预后良好,仅需对症治疗。
🌱手足口是如何传播的?
传染源: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可通过感染者的粪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
传播途径:①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
②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
③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2.疱疹性咽峡炎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如何传播?
1.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以及疱疹液及被其污染的手、玩具、床上用品等而发生感染。
2.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免疫力低下的成人(如产后妈妈)也可感染。
3.每年4-7月是高发季节。
主要表现
1.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峡部疱疹、咽痛、流涎、因咽痛影响进食。
2.单纯疱疹性咽峡炎在没有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引起的并发症较少,几乎不会出现重症危及生命。
主要病程:
潜伏期(3-5天):可无任何症状,但病毒会在体内大量复制。
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可达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溃疡期(3-4天):低烧或退烧,水疱破溃形成为浅溃疡,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现象。
3.如何预防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
🌱勤洗手
儿童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续至少20秒;洗完手后应使用独立毛巾抹干手。家庭成员在接触宝宝前、更换尿布时、处理粪便后都需要洗手。
🌱勤通风
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勤消毒
餐饮具、奶瓶每次使用前应煮沸 20 分钟或高温消毒;玩具应每周清洗;尿布、毛巾、衣物、被褥等应经常换洗与晾晒。
🌱多观察
早晚探摸儿童额头,如有发热要测体温;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应同时留心观察儿童的口腔、手、足、臀部和膝盖等是否有疱疹或斑丘疹。
🌱疫苗接种
EV-A71型灭活疫苗可用于6月龄~5岁儿童预防EV-A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接种疫苗后仍有可能再次感染EV -A71之外的其他肠道病毒,但发生重症风险降低。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常见疾病,目前尚无疫苗,也没有特效治疗药物。但只要家长及早发现孩子异常表现,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绝大多数可以痊愈。
4.家园合作
1.如在晨午检时发现孩子口腔内有疑似疱疹性咽峡炎起疱等现象的,请家长积极配合老师工作,将幼儿带到医院就诊,如果孩子确诊,请居家隔离治疗,治愈之后方可入园。
2.请家长们做到避免带幼儿去人多的公共场合、保持室内外卫生清洁、对幼儿的用品勤消毒等。
3.请家长对幼儿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
4.若发现有疑似病症应前往医院治疗,请不要坚持入园,避免疾病进一步传染。
5.若确诊为传染病,请第一时间告知班主任老师。同时需在家隔离观察(疱疹性咽峡炎及手足口病痊愈后方可入园),手足口病幼儿、疱疹性咽峡炎的幼儿返园前请联系班主任并告知幼儿恢复情况。
🌱🌱🌱城西育新幼儿园
2024年秋季招生开始啦!
园所地址:西宁市城西区贾小庄24号
帮忙咨询电话:
18209788400.(甘园长)
1389721695(张老师)
15897158249(小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