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养是发自内心的,与学历无关,更与权贵、金钱无关。
无论你读过多少书,家庭背景如何显赫,官位有多高,还是你拥有多少资产,都不代表你有教养,顶多是教养背后的基础。
无论你看起来的是多么的文质彬彬,言谈举止优雅得体,通晓礼节规范,都不能说明你有教养,顶多是教养表面的气泡。
教养最难的不是善待他人,而是善待亲近的人。
二
吴术对身边的每一个人,同事、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都热心热肠。朋友请他送刚考上大学的侄子去火车站,他直接把人送到学校,说是好事做到底。可是萌萌让他帮忙到楼下提点土种菜,他就是不干,说楼太高了,要做你做。萌萌只好自己上上下下十多趟,从一楼把土提到顶楼。那天晚上,萌萌拍着自己又酸又胀的腿,摸着手上的好几个水泡,躲在被窝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亲戚请吴术给小孩在学校给分个好班,他帮了忙,自己还花了上千请人吃饭,还不肯收下饭钱;吴术瞒着萌萌贷款五万借给朋友。结果,还款期到了,朋友却跑了,被银行上诉到法院;萌萌只好从娘家把准备建房的钱借了给他去还,本息和上诉费一共六万。因为吴术对朋友的大方慷慨,萌萌一直省吃俭用,穿衣打扮比同事差好几个档次。
网上有很多类似的故事,讲的是有钱借给朋友,没钱给孩子交学费的人,吴术跟他们相比,有过之而不及。由于他的热心热肠,他在外面名声极好,没有人知道,他在外面和在家里是截然不同的。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养从善待亲近的人开始。为了男人所谓的名声和面子,让亲近的人流汗甚至流泪,这根本就叫毫无教养。
三
周国平说:“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挑剔是种教养。”
做到不挑剔还不够,不挑剔、并且欣赏亲近的人,才是好的教养。
四
我有个老师,身高1.70,面貌清秀,大学教授,现在已经是学校唯一的女副校长。她爱人只是个普通工人,相貌一般,高中毕业。他欣赏她知书达理、举止优雅,愿意为她承包所有的脏活累活;她欣赏他能吃苦有爱心,愿意为他学做饭、从头到脚打扮他。
表面上两个人看起来很不搭。外貌、地位、文化,差异都特别的明显。但是两人一起散步的样子,两人一起做家务的时候,满满地透着幸福。这就是因为他们做到了发自内心的互相欣赏。
互相欣赏,乐意付出,即使门不当户不对又有什么关系?教养才是婚姻最坚实的基石。
五
只有挑剔、没有欣赏,再好的婚姻也不会长久。
他们都是知识分子,都在事业单位,看起来郎才女貌,生活幸福。
可是他对她,从来只有挑剔,没有欣赏。
她在单位获奖了,他撇撇嘴说,这有什么啊?
她搞砸了事情,他像捡了钱似的开心:看你,真笨!
还有,菜没炒好,衣服没放对地方,说话语气不对等等:他挑剔她成了习惯。
时间久了,这种挑剔由小变大,女人做的一切都被否定。
她累了。他说,人家也是一个人带孩子,还能天天去打麻将,怎么就听到你叫累?
她不打牌、很少逛街。他说,你这人不会玩、不会穿,一点情趣都没有。
她出去进修。他说,学了有什么用啊?不如早点回家做饭带孩子。
……
没有欣赏,只有挑剔,这样的婚姻最终没有走到头。
如果他有一点教养,就会换一个眼光看她:
她工作那么出色,还一个人把孩子带得那么好;她不会玩,不爱打扮,那是她勤俭节约,一心为家庭付出;她上进好学,那是给孩子做出好榜样——她满是优点,男人本应肯定她,爱惜她;那么,即使生活再苦,女人也会甘之如饴,俩人也能幸福到老。
欣赏你身边的人,不挑剔,不指责,就是教养。这种教养,保证婚姻的幸福,成就美好的人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追求的教养。
六
项小米在《英雄无语》这本小说里写,“爷爷”是一个对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英雄,但是他对自己的两个女人和几个孩子却是令人不能原谅的冷漠和自私,“奶奶”给他生养了一对儿女,他却从来不把她当人看;在和“二奶奶”同居并生了儿子后,转头又抛弃他们,对他们不管不问,心安理得娶了“三奶奶”:以至于一家人都把“爷爷”当做“魔鬼”。
“爷爷”是那个年代产生的英雄,他心里装着万千劳苦大众,就是没有自己的女人和孩子,算不上一个有教养的人。有教养的人,是不会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也不稍微伸出手救亲人于水火之中,有教养的人,首先做到的是善待自己亲近的人。
七
马未都先生说,亲人要生,生人要熟,熟人要亲。请你像善待他人一样善待自己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