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北京市昌平区小学体育工作坊课程培训

珍惜
创建于07-03
阅读 327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4年7月2日,北京市昌平区小学体育工作坊全体教师齐聚线上,共同聆听学习由北京市教育学院韩兵老师讲授的”小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讲座。本次培训主要围绕:三个关键词“兴趣、动机、习惯”展开讲述。会议由北京市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体育教研员班建龙老师主持。

      首先,韩老师讲到了运动参与的重要性。运动参与是所有目标达成的前提条件,运动参与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核心素养之一。它强调学生通过参与不同类型的体育运动和健康活动来形成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树立健康意识,培养积极的体育精神、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接下来,韩老师重点讲解了“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和持续体育锻炼的重要动力,学生只有对体育运动感兴趣,才会主动或积极参与其中。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有趣、乐趣和志趣。这三个阶段反映了兴趣的逐渐深化和持久化过程。有趣阶段: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初步的兴趣,这个阶段是短暂的;乐趣阶段:这个阶段的兴趣更加内在,涉及到个人参与和享受活动本身;志趣阶段:这个阶段意味着学生对体育活动有了更深的情感投入和长期的承诺,这三个阶段之间的关系是递进和相互影响的。

       韩老师在讲到“动机”时,将玩游戏与学习进行了对比讲解。学生之所以喜欢打游戏,就是因为游戏在设置时反馈是及时的、直观的,能够持续的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给人不断带来愉悦感;设定的难度也适中,学生在玩游戏时有成就感,会获得自我肯定。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内容时,要参考游戏设计,反馈要及时,难度要适宜,这样学生才会产生兴趣。

      兴趣可以是动机的一个源泉,而动机又可以帮助形成和维持习惯,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影响并共同作用于个人的行为和学习过程。

      兴趣不仅是个人参与活动的原因,也是推动持续学习、职业发展和生活满意度的关键因素。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孩子创造积极的体育环境和快乐的比赛氛围。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运动中,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阅读 327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