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一期

和光同尘读书苑
创建于07-03
阅读 84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读书心得分享

六玄

第二十一章,感悟


先秦,精气说,向外是对万物本源的探索,客观朴素,向内是对身心修炼的引申,逻辑相通,这是物质和精神的首次接轨,老子如此描述道: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西汉,天人感应。


东汉,谶讳盛行。


这给客观运行的天道,赋以人类的主观情感,这并非思辨上的进步,而是政权稳固的需要,从天地不仁到天有好恶,给自然人性加上道德枷锁,直到王充的出现,才扭转了这种趋势,他喜欢看书,却没钱买书,靠着过目不忘的聪慧,白嫖长安城各大书店,不光博览群书,还提出不守章句的读书法则。


元气说,是他对先秦精气说的改进,万物不同并不玄妙,而是元气的薄厚比例不同,王充的烛火论戳破谶讳吉凶,却留下漏洞被后来传入的佛教借用,元气不灭是吧,蜡烛可以燃尽,烛火可以过继到油灯,柴火,由此而产生灵魂不灭论,创造出三世因果笼络大批信徒。


南北朝,佛教盛行,南朝四百八十寺,这是政教合一的首次试探,北朝佛窟千千万,这是短命帝王的灵魂寄托,直到范缜的出现,这个穷小子极其聪慧,导师门下皆是高干子弟,绫罗绸缎,香车宝马,他粗衣步行而面无羞色,将王充的烛火论改进成刀锋论,一人单挑六十四位王公贵族,一笔破解七十五篇神不灭论,物质和精神犹如刀身和刀锋,两者一存俱存,一亡俱亡,哪有如此恐吓别人,麻醉自己的?对手辩论不过而改为招安,范缜这个硬骨头毫不妥协。


唐宋元明清,天理和人欲不断交锋,空谈和实干相互抨击,就算屁股决定脑袋,道理终究是越辨越明,直到清朝发明金瓶挚签,跟活佛转世也谈起了规则,这让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愈加清晰,他们想让别人信,自己却并不见得信。


现代科学,说能量,频率,振动,人们能看到的物质,是频率较低的能量,人们看不到的意识,是频率较高的能量,所以,不要无视能看得见的,也不能忽视看不见的,每个人都囿于自己,但还得去探索平衡,物质和精神意识的平衡,是现实和理想的平衡,是人生福祸的平衡…,而这正是应了老子说的:鱼不可脱于渊。


嗯,其中有物,其中有精。

胡小进

《道德经》第21章 用人的第六感去感知 道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本章涵义:具有大德的人,他们都会矢志不渝地遵从于“道”。“道”这个东西实在是太模糊,恍惚飘渺到令人难以捉摸。它没有实物的形态,但在惚恍飘渺之中却又真实存在。它没有具体的形象,但在恍惚飘渺之中却有迹象可寻。


在那深不可测的暗昧不明之中,却活动着最细微的灵妙精气。这种精气非常纯真,而且这份纯真是真实可信的。从古到今,“道”的大名永远不会消亡,依靠它才能认识到万物的本源。如何知道万物本源之情形的呢?有大德之人无所不容,能受垢浊,处谦卑也。大德之人不随世俗所行,独从于道也。道之于万物,独恍忽往来于其无所定也。道唯忽恍无形之中,独为万物法象。


分享感悟1:以德立身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德”的内容是由“道”决定的,“道”的属性表现为“德”。在道与德的关系方面,“道”是无形的,它必须作用于物,透过物的媒介,而显现其功能。老子把“道”显现于物的功能称为“德”,“道”产生了万事万物,并在万事万物中表现它的属性,也就是展现出它的“德”,德的首要之点,在于服从大道的指引,以大道为依据去观察万物的本源。 “宽仁”是中华民族“大德”。为人处世,做事不要太绝,而要与人为善。因此,走不过去的地方不妨退一步,让对方先过;宽阔的道路,给别人三分便利又何妨。


分享感悟2: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应该努力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更精确地预测事物发展的长远方向,按规律办事,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鼠目寸光难成大事,高瞻远瞩可成大器。一个组织的成长需要规划,一个人的成长需要设计。有生涯设计的人,未必成功;可没有生涯设计的人,定难成功。过一天算一天,只看见鼻尖下边一小块地方的人,只顾眼前利益难以成事。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未雨绸缪,不要老看眼前的事物,而忘却了人之所以积极奋斗的远景期待。因果循环,今日因成他日果,今天不为明天打算,到了明天必然有许多忧虑,事物发展的规律如此,不容我们不努力。


今天的一切不顺利、不如意,都是我们昨日的疏忽造成的。但是未来永远把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所以每个人都需要向前看,越过眼前的波折,紧盯自己对未来的长远规划;确立自己的终极目标,说话、做事都奔着这个目标而去,如此一来,心灵自然宁静了,意志自然坚定了,应该怎么行动,也自然了然于胸了。


感悟分享3:“第六感”感知道之所在。我们普通人感觉事物只能用“五感”去感觉,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所谓“第六感”,它的标准名称是“超感官知觉”,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积累所得到的推断无关。

    

老子洞察世界真相的方法,他使用的方法中的第一步就是:致力使心境达到空明澄净的无欲无求之状态,然后坚守内心的这份宁静(原文:致虚极,守静笃)。


本章节老子讲述了他是如何通过冥想获得第六感,从而发现了“道”,“道”这种无形之物的东西确实真实地存在着,它位于一片虚无的世界之中,它在老子的脑海里缓慢地浮现出模糊的模样,在那深不可测的暗昧不明之中,却活动着最细微的的灵妙精气,如此纯粹和真切,这便是不可“道”的“道”,而通过体验“道”这一过程就可以得到真知,这种真知便是“德”。

李欢

第 21 章的感悟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中,老子对“道”的描述充满了神秘与深邃。“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老子告诉我们,大德的表现完全依从于道,而道这个东西,是恍惚不明的。


这种恍惚并非是虚无,而是超越了我们平常感官所能清晰认知的存在。“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在这看似混沌的状态中,却蕴含着形象和物质。这让我想到,生活中许多重要的真理和本质,往往不是一眼就能看清,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领悟。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的深远和幽冥之中,有着精髓,这种精髓是极其真实且可信的。这提醒着我们,在面对复杂的世界和人生时,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要努力去探寻那隐藏在深处的真实和可信之物。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道的名字从古至今从未消失,凭借着它可以观察万物的初始。这让我深刻体会到,道是永恒不变的规律,它贯穿了人类历史的始终,指引着我们去理解万物的起源和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急于追求眼前的利益和表象的美好,却忽略了背后的道。当我们遭遇挫折和困难时,若能静下心来,思考其中所蕴含的道,或许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走出困境。


读罢此章,我更加明白,要以敬畏之心去探索道的奥秘,遵循道的指引,不被世俗的浮华所蒙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清明,方能找到人生的真谛。

张亚安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感悟


这一章让我更加认识到“道”的微妙玄通,深不可测。我们生活在道中,向外看,我们在实物、实事中看到“道”一部分表象的存在,向内观,我们感受到“道”无处不在又似有似无,“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道”象一只无形的大手指引着世间万事万物的运行。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文化血脉的继承和发扬都是在“道”中运行,万物从一开始就是大道的产物。这里我用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为例,谈一点我对生活中“道”的观点,李白是寻欢做乐的形象,李白告诉我们生命的本质就是寻欢做乐,杜甫告诉我们生命的本质是含辛如苦,李白进长安怎么进去的?他进长安前隐居在终南山中,然后放出风声说,“我们隐居了,我们一帮人在这隐居了”造出声势,唐玄宗听说后,问身边的人这帮人在干什么?人说他们在隐居,唐玄宗遥望终南山,李白在云霞之中好似神仙一般逍遥,认为这几个人肯定有本事,于是招来殿前听用,李白一看皇帝上当了,42岁时等到了皇帝招他入京的诏书,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进入长安后,任翰林供奉,就有了高力士脱靴、研磨,唐玄宗御手调羹,杨贵妃歌舞,过起了神仙般的生活。但翰林供奉不过是一个闲职,李白不甘心,皇帝赐金放还后,成了永王李麟的幕僚,卷入永王之乱,流放夜郎,辗转到达当涂县令李阳冰家,62岁去世。杜甫34岁到长安,想通过科举考试博得功名,但奸相李林甫当道,科举落第,他在长安待了十年,因父亲去世,家境随之变得窘困,他的日子也一天天落魄,“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令他倍感屈辱。43岁时经人推荐杜甫让他做河西尉,他不愿意,后来又给他换了一个右卫率胄曹参军,安史之乱长安失守后,他逃出长安。李白、杜甫是前后到的长安,李白所结交的是达官贵人,杜甫无缘结交,穷和孤独几乎压的他喘不过气来,他渴望成功,渴望荣誉、渴望富贵,但他得到的只是失败、屈辱和贫穷。我们在生活中,都在寻求李白式的生活,但多数人都过的如杜甫般含辛如苦,我这里想说的是:无论我们在生活中是“李白或是杜甫”,我们都是要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如余华小说《活着》中的一句话:“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存在,一种体验,一种过程,它不依赖于外在条件或他人的评价,而是基于个体自身的感受和体验。允执厥中,遵循大道,莫强求,正确对待生活,在浮沉中正确定位人生,莫贪大、贪多,从小处入手,从细处做起,用自己现有的水平和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断提高,不断革新,不断超越自我,从而在短暂的人生中默默耕耘,在享受人生的过程中,收获自己人生的精彩和阳光。这也许就是我这等俗人生活中的“精”“信”“德”吧!


允执厥中虚其心,莫贪妄念善言行,

大道至简托凡尘,惟道是从守其根。

逍遥子

道德经第21章  惟道是从


本章主要告诉了我们道与德的关系以及道的显现究竟是什么样子?


第一句“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是讲大德的包容性和承载力是依止于道的。道和德可以说是一显一隐,道是德的一种隐性规则和助推力,德是道的表象和外化。通过现象看本质,德的本质就是道。一个人的行为如果顺应道法,那他就是有德者。不管在什么样的时空,提高德能都是为人最最重要的使命和任务。看似渡的是时光,修的却是个人的品性,要驯化每一个人各自的性情。其实我们经历的所有人、事、物,可以说都是一种助缘,是一种陪练,是过程,不是目的,所以不能停留。它能帮助你了解自己,审判自己,最重要的是完善自己。


接下来一句为“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是说道不可说,不可名状或许道的显像是有“象”有“物”的,但惟恍惟惚,又说出了它似真似假,非实非虚。就好像佛家说的非空非有,即空即有。道德经第十章提到了玄德,玄德就是以空为德,不去彰显默默的去承载。那我们究竟去哪找道呢?真正的道在于信念上的体悟,但往往可以传授,但是不一定都能领受,是要用心去接应的。我们听了很多的道理,可是真正能够摄入身心,落地于实处,运用到我们生活的有多少,实修实证需要引导,要过程也需要经历。人生的本质是说白了就是活着?怎么活?修心修行不能剥离生活,而是要更好的生活,更快乐更健康的去生活。如果没有,就要检视自己你学了什么,最重要的是你做到了什么?学习老子并不是因为他有多大的成就,而是我们希望从他的人生态度里去照见一个什么样的自己,真正支撑自己的是我们活生生的生活方式,学以致用,一切都回归到生活里才有意义。不要只是照本宣科,解经说理。我们听的再多,说的再好,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一个人是否有智慧最可靠的标志,就是看他是不是无条件的快乐,拥有一份优雅的,积极的,充满乐趣的生活。

马志峰

体会:人必须在做事中悟道


日常生活中,人太浮躁,每天都被各种事情和念头困扰,得不到真正的清静,自己也害怕孤独,非得扎堆热闹的地方……所以,大多数人迷失了自己本性,无法悟道,从而障碍了自己的光明大道。


下面我谈谈对本章中:“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的理解。


看不见的世界不是静止的,而是一直在有规律的变化,一直在酝酿宇宙力量。


道是怎么衍化万物的?老子用了四个字来描述“惟恍惟惚”。


“恍”是心中有光,心光焕发,恍然大悟之意——属于“有”,是观照的、明的东西。


“惚”表示没有念头,偏于“无”。


“恍惚”就是在有中观察无,在无中发现有,有无合二为一就是有无相生的中道。但发现而不执着,这就是光明的秘密妙用。


道生万物,看似无序实则有序,这个变化规律的关键点是“象、物、精、信”四个字:


“象”是显现性存在,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象,大至山河大地,小到昆虫蚂蚁,都是道的存在。


“物”是宇宙中各种客观法则,是本体性的存在。道就是这种法则表现的必然存在。

“精”表示情感、精神、意识,如果没有情感和精神的成分,道对人类是没有用的。


“信”具有严谨性、规律性、程序性、有序性,全息性等特点。宇宙是一个信息场——无数信息作用于无数人类,每个人都承载着整个宇宙的信息,天人合一就是这个意思。


比如手机像道的“物”;手机的各种品牌、样式、功能像道的“象”;手机里的各种程序像道的“精”;手机里的信息像道的“信”。


宇宙是一个整体信息场,道展示着这个信息场的全息。故道的“四象”具有五个特性:客观性、存在性、表现性、精神性和全息性。


得道者与凡人的差别,中间就隔着一个自我。有自我,就没法洞悉道的真相;一旦舍去自我,人就能与道合二为一。得道之后,他就是和光同尘的人,就能像一滴水进入大海那样,进入道所在的任何世界。

李翔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学习体会


我们学习道德经已经是第二十一章节,回顾学习过的每个章节,看似表述各不同,从全书总体看,环环相扣,是密不可分的。《道德经》是一本修行的经典,能不能快速契入,全看你自己心里能否拿起、学放下(德与道)。放下五十。得到五十,放下一百,得到一百,放下万分得万分,全在你自己,你不愿意放下,那一分利益也得不到,自己慢慢想,慢慢去悟,慢慢放低姿态,水低方为王,上善若水,厚德方载物。一切都要从生活实践中一点点去检验,假的行不通。


道在我们生活中如何体现实用价值,当你抑郁时,当你不开心时,当你走投无路,给你指明方向,他是一盏明灯,划破黑暗中的迷茫与无助,指引着你走向光明,从此生活因你而精彩起来!


《道德经》学的好不好,不看财富地位有多高,你的看他的慈善搞得如何,捐的次数多不多,有没有爱心和慈悲心,看他能利益帮助多少人,是否爱护动物,甚至对待蚂蚁的态度如何。道以德的形式表现,以水的品德展示,我们要一步步向上提升自己的人生维度,以实际行动来实证道德经的奥秘,不要进了宝山空手而归……

永灵

道德经  第二十一章  心得体会


本章,我觉得想表达体现的是道与德之关系,亦是道在具体化中的形态。


道。无形无实,无状无相,恍恍惚惚又真实存在。世间万物,皆为道所孕育而生。


德,我感觉是道之显化,又是一个道之对立面。如阴如阳。相对而立,又相互依偎。道其德之本,德为道之形。


道,老子曰:不可名状。但未谓之,后人如何学习?如何认为?姑且强名曰:道。强述其形。以便后人了解学习。但究其根本。你从前人描述的,领悟的道终究是局限的。学习前人基础,立足根本,跳出束缚,方能看到领悟真正的大道。


德为道之形,修道如何,体现如何。有道无德,道门真魔,有德无道,道门真贤。道从不妄语,你修行如何,从你德行之上会自然显现,修行不到,德行不到。


人生根本,品德为上,道德为尊。以宏愿立心,以善因修身,以无为立果。


满是人间惊鸿宴,求真问仙要自知。

崔勇

德的形成,是由道所决定的。道是万物之根本,是宇宙始源它无形无象,缥缈虚无,但又无处不在。所以我个人认为德是道集中体现的一种重要方式。道的属性表现在德,而德的内容是从道中产生的。道和世事万物具有统一性,也有唯一性,世人只要坚持德行就必将感悟大道的踪影。


(略)


孔子说人要一日三省吾身,1,为人谋而不忠乎,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3,传不习乎。


而这三省主要说的也无非是诚信而矣。我浅薄的认为如果常人连最基本的诚信都做不到,就更不要谈爱国,护国的大道了!所以我认为诚实守信是大道之基是做人的根本!


人不怕犯错误,犯了错误能带着教育和反思爬起来错误就成了课堂。犯错,失误是生命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略)。所以过而改之善莫大焉。只要我们能在犯错前,提高警惕,增强自我完善,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意识,就必将能少走弯路,少出错误。以至于达到不出错误。所以我认为纠错,创新是大道对人的考验。


大道三千,殊途同归!道无常形,道法自然,(略),诚信是道,纠错是道。


创新是道,帝王有帝道,凡人有凡道,道在人心,道在我心!道于万物,万物皆可成道。

杜建刚

二十一章开头这八个字,“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我们要认真的品味,孔就是大,现在也用这个词,如高僧大德,那么什么样的人具有大德的形象?就是一个人坚定的,坚持的按道去做事。就是在生活中、工作中我们要用道心去指引,我们读《史记》、《春秋》、《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这些书,我们现代的很多年轻人觉得这些故事老气横秋、密布蛛网的和当下的生活是没有关联的。


但是我们反过来想,难道创造这些历史的古人,他们不曾经是年轻人吗?他们面对的困难,难道不正与现代人的困难有巨大的相同之处吗?


我小时候就被重耳的故事感动过,重耳作为一个落魄的晋国公子,一开始就被赋予了一个任务,杀回晋国去,夺下国君的位子,然后把政治秩序和生产文明重新带给晋国的百姓。晋国的百姓还等着他回去,因为他是正统的君主。但是在国外颠沛流离的日子里,晋文公的意志一次一次的被磨灭,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不是一个追求至高权利的人,不是一个追求名利的权利狂。他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他只是想做一个有钱人,娶一个贤惠漂亮的妻子,每天喝喝小酒,听听流行音乐,然后坦然过好这一生。他的一生中,好几次都流露出这样一个倾向,但是社会要让他扮演的角色非常不同,一次一次强迫他,改变了他原来的人生轨道,重新进入了那个恢复晋国大业的历史轨道之中。


从某种意义上说,难道晋文公的故事就只是他的故事吗?我们每个人也面临着这样的一种巨大的张力。我们自己要过的日子和别人强迫我们过的日子之间,有一种不可调和的斗争。


如果我们能够从这些枯橾的历史记录文字中找到与现代生活的联系,我们就可以找到这些记录中真正的回春的力量,看到这种历史的黑暗档案之中的光明烛火,照亮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一路向前行。


这样用这种道心去阅读历史文字,也许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才能收获很大。


一句话,我们要拥有宽广的道心,我们要有一种爱世界之爱的能力。通过这种能力,我们能够看到古人的故事和我们的故事之间的一个真正的连接点,通过和传统的亲蜜接触,让古人的智慧血液在你的声上流淌,让真正的智慧文化化入我们的内心,化入我们的血液,这样就可以让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思想上的精神巨人,提高我们每个人的人文素养。


传统学习对于精神创造的意义是巨大的,下面举个例子,苏格拉底临死之前做的最后一次教学活动。当行刑官已经开始准备毒药时,苏格拉底还在几个最忠诚弟子的围绕下,学习用笛子吹奏一首新曲子。别人问他:“你都要死了,学会吹这支小曲何用?”这真是一个错无可错的问题,因为苏格拉底的最后姿态意在告诉弟子,他们老师主要是个学习者,而学习本身就是目的,而学习是无止境的,因为要成为一个完美的人意味着不停间歇地学习,至死方休。


这让我深思一个问题,我们怎么样能够通过人类历史文化的视野,来更好地反思自己的青春呢?


这个问题一个很好的答案就是:我们要爱人类的文化,要爱人类的历史,要去爱那些你见过的和没有见过的人。通过兼爱这样一个管道,从历史和传统当中获得智慧的力量,然后让这些智慧的力量来滋养你,使得你的文化年龄能够得到增长,最后能够变成某种意义上的动能,使得你的青春之角,可以冲撞你人生道路上的那些障碍,由此为你开拓出新的人生道路。


总而言之,我们要通过对历史文化的阅读,来增加自己的阅历,增加自己的智慧。


同时我们又要通过对于世界的爱,真实地感受到我们和外部的世界是连为一体的,通过这两方面的努力,我们就会有更大的信心,来面对我们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各样的障碍。当你始终能够有这样强大的信心,来面对这些艰难险阻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认为你是一个永远保持青春状态的人。


道虽然看不见,听不见,摸不着,但他是一种玄之又玄的,可以给我们带来一种神秘的力量。如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顺其天命,改其后运。道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人有了这种精神世界,才能有良好的生存状态。如果我们离开道,我们也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胡宝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读完此篇,想到的是做自己。


文中所述,仿佛是父母在深情的教导着子女健康成长,又好像一位老者在谆谆教诲着年轻人注意避坑,防范于未然,又好像是在说,生活就是一场游戏,各种道具皆在手中,如何演绎人生,皆由你做主。


个人在世间行走,走哪都有自己的足迹,怎么做自己,才更适合自己,似乎又是没有答案的,不论在哪,我已是我,我就是我。


人与人之间的感同身受,并不是主观意义上的想一想,很多人和事,非切身体会,是很难真正入心的,有句话说的是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非切身体会,又如何知其感受呢?


智齿的上火很多人有过经历,没有经历过的人,可能很难体会到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的体会,也许曾经的自己,会觉得不就是智齿嘛,现在得我已经学会了保持沉静,不轻易的去说话,以及变达自己的感受,更多的是静静的聆听,尊重规律,尊重各自经历。


未来可期,当下的转变也终会在未来寻到痕迹,愿我们大家都能在古人智慧的总结上,活的更加的美好,更像自己。

北方有秦人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感悟


本章提出来了德,道是高维的,德是基础的,无德之人何以悟道!孔子言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看起来有些矛盾!既然从心所欲,还要不打破为人处世之规律!实则是修道之人必先修德,厚德方能载物!厚德之人,必先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志代表欲望,要淡化,削弱它,放下执着,心放空,使无知无欲,六根清净,以空为德,方能德道,无惧生灭!


自然万物,死亡是必然,而生是偶然!盗取天地阴阳之气得以生长!人盗取万物赐予的一切,生长,而后死亡。人生于自然死于自然!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人生老病死只是天地间过客!所以一切循环往复必然就不生不灭,我们眼睛看到的,内心感受到的,无论得失输赢成败,都不过是一段时间的现象而已。对于生命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不必太计较,你能够达到这一层境界,心境自然就开阔了。开了,阔了,空了!与自然万物契和了,自然而然就德道了! 


不逾矩,与其说是规律,不如说是原则!简单来说就像小朋友知道的“红灯停,绿灯行”!是法规就容易被破坏,是原则就必须遵守!大人的灵活,容易犯错引发事故,导致车辆出轨,不循道而行,生命提前离场,可悲可叹,成功了快十几秒,失败了快一辈子,令人懊悔难救!虽然从宇宙的纬度,只是瞬间的差异,但留给个体的是永久的伤痛!!!


有为法,世间法后面是看不到的心法!朴实纯真,一尘不染!守虚才能有冲的可能!抱一守中是心法的核心,期待第二十二章!

枕上诗书闲

第二十一章感悟


道依德显,德载道性,德是道显现出来的”形“,是道的外在显现,德如果合于道、那么就是大德了吧。


道说不清道不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自然万物恍恍惚惚的各种表象中、运行中,都有道的样子,道隐含的内在的力量虽然不可见,但却是真实存在的,不断地产生它的作用。这种似有似无的深远暗味之中藏着世间物质的精华,这种精华中包含着自然万物规律的信息。正是通过这种信息,我们才能认识到“道”,从而了解万事万物的本源。


从古至今,道从来没有离开谁,他和万事万物融为一体,万物的点滴变化全在道体之中。


从历史看今天,从别人看自己,从外在看内丰,每个人外在的言行举止都是内在思维的浮现。发生问题时,首先到内在世界找到根本,想改变结果有所不同,首先改变我们的内因。


静心观察这世间万事万物的现象,结合古人总结的经验、规律,应用于我们当代的生活中,更好地生活过日子,尽我们最大的能力,好好修行我们各自的道,培植我们的福德,让自己也合于道。

小鱼鱼

创业者的“道”行与“德”境


在《道德经》第二十一章的深邃哲理中,我仿佛找到了一把钥匙,它不仅解锁了我对创业之路的新理解,也引领我深入探索作为创业者应有的“道”行与“德”境。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这句话对于创业者而言,是灵魂深处的呼唤。在创业的征途中,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商业上的成功,更是个人品德与企业道德的双重提升。这里的“孔德”,不仅是高超的技能和卓越的智慧,更是对“道”的深刻理解和践行。创业者需时刻铭记,企业的每一步发展都应顺应自然法则,遵循市场规律,这便是“道”的体现。


“惚恍中有象,恍惚中有物”。它告诉我,在创业的混沌与不确定性中,隐藏着无限的机遇与可能。创业之路,往往布满荆棘与未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面临着无数的选择与挑战。创业者需要保持一颗敏感而开放的心,去感知那些微妙的变化,去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机会。这种能力,正是对“道”的深刻领悟和灵活运用的结果。


然而,创业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在追求商业成功的同时,我们更应注重个人品德的修养和企业道德的建设。正如老子所言,“道”是包容一切、滋养万物的。作为创业者,我们应该以身作则,用高尚的品德和道德标准来引领企业前行。这不仅是对社会的负责,更是对企业长远发展的保障。


在创业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道”与“德”的相互依存关系。没有“道”的指引,我们容易迷失方向,陷入短视和功利的泥潭;而没有“德”的支撑,我们则难以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所谓“欲戴其冠,必承其重”,更是为我们敲响了“德”的警钟,更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因此,创业者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将“道”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自己和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此外,《道德经》第二十一章还启示我,创业者应具备一种超脱的心态。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判断力,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同时,我们还要有勇气面对失败和挫折,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不断修正自己的方向。这种超脱的心态,正是对“道”的深刻领悟和运用的结果。


在创业的征途中,我们要始终遵循“道”的指引,注重个人品德和企业道德的建设;同时,我们还要保持超脱的心态和敏锐的洞察力,不断捕捉机遇、应对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这是《道德经》二十一章给我的最深刻的启示。

          和光同尘读书苑

使命:弘扬国学,修身正己

愿景:持续传递阅读价值,让世界充满爱与力量

2024.06.30

新农望烟酒茶店

阅读 84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