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您好!伴随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2024年春季学期学习时间已经结束,孩子们已开启期盼已久的暑假生活。这学期中,我们一起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衷心感谢您对我校各项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2024年的暑假已经开启了,家长们请您接好暑假监管孩子的接力棒,认真做好孩子暑假里的看管工作,预祝您和孩子有一个愉快、文明、安全的暑期生活。
放假时间
2024年7月7日——2024年8月31日
开学时间:2024年9月1日
温馨提示:
下学期注册时间:
8月31日 8:30—11:30
暑假安全小贴士
夏季天气炎热,溺水事故多发。由于孩子防范意识较弱,可能会有部分孩子在坑塘、沟渠周边玩耍、戏水,在这里提醒各位家长,务必监督管理好自家孩子,切莫存在侥幸心理,防止溺水事件发生。
防溺水安全
牢记防溺水措施”六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防性侵害
当遇到性侵害时,
第一,学会“说不、会跑、会骗、会记”
第二,“会跑”,在公共场所时跑向人多的地方,向周围的人求助或及时拨打110报警求助。
第三,“会骗”,可以编理由骗侵害者,想办法逃跑。
第四,“会记”,记住侵害者的体貌特征。如不幸遭遇性侵害,请记住,你没有错,罪恶的是侵害你的人,一定要向你信任的成年人求助,及时告知家长和警察,保护自己不再受到更多的伤害。
防网络诈骗
【预防方法】
1.不接陌生人电话。
2.不点陌生链接,不扫陌生二维码,不下载陌生软件。
3.上网时不透露自己和家庭的相关信息
4.不向陌生人透露账号密码、短信。
5.警惕慎用公共免费网络。
6.有疑问打110,或找家人和老师帮忙。
交通安全
1.行走安全:穿越马路须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行走;注意来往车辆,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准爬越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不准到铁路上或者铁路边玩耍,更加不能向过往的火车抛石头等东西。
2.骑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安全:未满12周岁不能骑自行车上路,不满16周岁不能在道路上骑电动车、摩托车;不打伞骑车;不脱手骑车;不与机动车抢道;不在恶劣天气骑车。
3.乘车安全:乘公共汽车要停稳后上下车,在车上要抓好扶手,头、手等身体部位不能伸出窗外,管好身边物品,防止扒窃;乘高速汽车要系安全带;不乘超载车。
防汛安全
1.关注天气预报和汛情预警信息要经常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了解天气情况。
2.注意雨天出行安全。
3.不到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危险区域或危房里活动停留。
4.不到溪、河、池塘、水库等水域戏水、游玩。
5.途中遇险时,不必惊慌失措,应迅速进行避险自救或寻找求助求救的办法,不能冒险行事。
防暑安全
夏季炎热,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预防中暑。
1.定时饮水。建议多和白开水、淡盐水和茶水,口渴时不宜狂饮、同时用少喝饮料。
2.不要剧烈运动。夏季运动锻炼注意时长和运动量。
3.生活起居要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扇下。
4.出门要备好防晒工具。夏天最好不要在烈日下行走,可以在晚上阴凉时外出散散步。如果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
饮食安全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2.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不吃霉变的粮食,不买“三无”食品、过期食品。
3.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
4.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
5.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
6.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最好是喝白开水。
7.提倡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的侵袭。
居家安全
1.预防高空坠伤。不要在窗台或者阳台附近摆放床、矮柜、椅凳、玩具或其他容易吸引儿童注意之类的物件。
2.预防烧烫伤。打火机、火柴、热水壶、高压锅等放在孩子碰不到的地方。电器插座放置高处或加盖,以免孩子手指碰到发生电烧伤。教育孩子认识烧烫伤物品,如:明火、热水、热汤、热水瓶并远离,牢记火警电话119。
3.预防居家中毒。加强各类药品、药剂妥善保管,统一放在医药箱里,放于儿童不能触及的地方,避免孩子误食。不要用饮料、矿泉水瓶装有毒液体,以防孩子误服。
外出安全
1.教育孩子不让其他人看、触摸、拍摄自己的隐私部位。
2.教育孩子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礼物,不把家庭信息告诉陌生人,被陌生人强迫带走时大声呼救并跑向人群密集处,与家人走散时应留在原地不动或向警察求助。
3.熟知自己的姓名、校名、家庭住址及家长的姓名、电话、单位,遇到意外会求助,会表达清楚。
温馨提醒:
记得和孩子合理安排好假期时间,做好时间安排计划,做到劳逸结合;每天要保持一到两个小时的运动量;多让孩子参加劳动,多开展亲子劳动;每天都要定量完成复习任务;在假期里多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努力帮助孩子培养特长。
END
编辑:政教处
签发:吴东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