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无痕”的,
它源于生活,渗透生活;
教育是“有痕”的,
它记载着孩子的足迹与成长。
让我们一起走进
独属于他们的故事。
为了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与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文件精神和指导理念,扎实推进幼儿园课程建设,遵循教师站在“儿童在心 课程随行”的视角,助力教师树立课程意识,进一步提升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班本课程。为展现班本课程的成果以及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伊川县县直第三幼儿园于学期结束时开展了本学期班本课程汇报暨期末工作总结活动。
各班教师以课程主题来源、生成课程的理念为切入点,利用PPT、思维导图、视频、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班级开展班本课程以来开展的活动、遇到的问题以及与孩子一起解决问题的方法。
大一班:《邂逅黄瓜》
在开展班本种植课程“邂逅黄瓜”的过程中,老师们和幼儿在动手中学习,在观察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幼儿对于未知的世界进行不断探究,验证,获得新的知识,并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种植实践融入幼儿园的班本种植课程中,让幼儿有更多的观察和实践的机会,让幼儿主动去探索自然,发现自然,生活即教育,种植即课程。
大二班:《蚕宝宝》
养蚕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活动。许多人小时候都曾参与过养蚕的过程,它不仅能让我们学到知识,还能让我们在实践中学会珍惜生命、尊重自然。让孩子们养蚕,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生态系统,还能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大三班:《“枇”里“杷”啦的故事》
春去夏至,黄澄澄的枇杷悄悄挂满了枝头,犹如一盏盏金灿灿的小灯笼,在微风中晃动,在阳光下喧闹,好像在等待着一群可爱的人儿……教育要回归到自然,让儿童到大自然中去体验和学习,与周围的环境产生互动。于是老师与枇杷的故事就此拉开了序幕。
大四班:《花草落纸间》
大四班的《花草落纸间》班本课程,深度融合了科学探索与艺术创作。从揭秘古代智慧《造纸术》到《各种各样的纸》的趣味探索,孩子们不仅对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产生了浓厚兴趣,更在亲手实践中,面对挑战,勇于尝试,锻炼了坚韧不拔的抗压能力。这一过程,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自然与科学的无限好奇,还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每一次尝试都成为成长的宝贵财富。
大五班:《枇杷熟了》
从三月到六月,从春分至芒种,从偶遇到品尝,从期盼到期待,我们走进了枇杷的世界 ,见证了一个个可爱的“绿豆豆”慢慢成熟,变成一盏盏金灿灿的“小灯笼”的过程。今天,我们许下心愿,期待来年幼儿园,能够有更加壮观的“枇”里“杷”啦的画面。
大六班:《“钱”思妙想》
班本课程《“钱”思妙想》的开展,让小朋友们对钱币有了一定的认识,在看看画画的同时感受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增强了小朋友们的民族自豪感。活动中孩子们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了钱的外形特征,从中也发现了原来不同面额的钱币有着不同的图案。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中观察各种各样的人民币,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也在钱币换算中,初步学习10以内的加减。通过辩论赛懂得了勤俭节约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让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品格。
大七班:《土豆奇遇记》
一个不经意的问题,一场激烈的讨论,彰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好奇。孩子们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一次实验,一次实践,这个夏天,和“土豆”的记忆将长留心中。
中一班:《蚕宝宝》
养蚕缫丝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老师们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带孩子们养育蚕宝宝,孩子们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中,感受到生命的变化与美好,产生对生命的爱护与敬畏的情感。
中二班《我与小树》
孩子们在冬天领养了一棵树,回到班里立即召开一个民主投票决议姓名大会,投票决定这个小树的名字叫蛋仔,大家一起动手做了树牌,亲手挂在树上,会定期给它浇水、施肥去看望它,小朋友们也把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记录在了班级环创墙上。
中三班:《石榴树》
大自然给予我们宽阔的空间,赋予我们取之不尽的源泉。在幼儿园里一棵与众不同的树成为孩子们探究的对象。植物生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发现到石榴树长出果实,孩子们围绕着石榴树展开不同的话题,他们从中收获经验,收获快乐,并深深地喜欢上这个“小伙伴”。
中四班:《扇子》
炎热的夏天逐步向我们走来了,孩子们对夏天的一切活动开始感兴趣,甚至感到很新奇。说起夏天的物品,最常见的就属扇子了,幼儿在了解扇子、制作扇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感受到了扇文化的魅力,并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情趣。
中五班:《向“筷”乐出发》
在这一次的向“筷”乐出发中,孩子们对中国的筷子文化有了更深地了解,小小的筷子竞然蕴含着深刻的涵义,大家不禁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感到骄傲。
“筷”乐旅程仍在延续。熏陶用筷文明礼仪,了解筷子发展文化,探索筷子的奥秘。我们将与孩子一起继续向“筷”乐出发。
中六班:《枇杷》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金灿灿的枇杷在风中摇曳,飘来阵阵果香,吸引着每一个孩子的目光伴随着课程的展开。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激发了幼儿对大自然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为幼儿大班枇杷课程的开展奠定基础,使幼儿产生强烈的的求知欲。
中七班:《竹子》
中七班《竹子课程》强调内容从兴趣出发,内容从经验而来,课程的主导者是幼儿,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站在儿童的视角,结合幼儿兴趣开展活动,重视课程成果,发挥作品价值。
小一班:《生菜成长记》
种植生菜的乐趣不只是收获到美味的食物,更多的是劳作的快乐。种子种下地,就播种了希望;小苗出来了,得到的是快乐;观察它的成长,得到的是欣喜;等到收获时,得到的是一种成就。生活即教育,我们的小菜园里蕴含着无限的教育契机,通过让孩子们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用淳朴的童真去谱写生菜的成长篇章!
小二班:《“幼”见桂花》
《指南》指出“成人要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于是我们让孩子们出去寻找,在校园里发现了桂花树—“月月”
小三班:《黄瓜“架”到》
幼儿园的小菜园有着深厚的教育价值。怎样的种植活动能符合幼儿的真正兴趣,能维持他们持续的探索与热爱、能保持幼儿的责任感与爱护之心。学期初,我们以问题为导向,与幼儿共同讨论菜地里种植黄瓜,我们开展“黄瓜架到”班本课程活动,通过此活动培养幼儿好劳动、亲自然、乐探究。
小四班:《桂花树》
孩子们通过各种感官,感受春天的气息与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他们在探寻春天的过程中发现了小草发芽了,桂花树的叶子变绿了,为了满足孩子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于是开启了一场与桂花树相约的探秘之旅!
小五班:《萝卜》
萝卜菜肴是小朋友们餐桌上的常客,可是每次吃萝卜的时候,孩子们总是把萝卜挑出来放进垃圾桶里,课程源于生活,基于孩子不爱吃萝卜的现象,我们班级开启了一系列探索萝卜的班本课程。通过开展课程活动,可以让幼儿多方面了解萝卜种类、生长过程以及各种吃法,从而喜欢萝卜养成不挑食,爱吃蔬菜的好习惯。
小六班:《小小竹林,大大世界》
一片嫩绿的竹林播撒的是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我们成人要让幼儿融入其中,亲身去探索去感知和发现其中的奥秘。
小七班:《嗨,油菜花》
小朋友们跟随着老师的脚步,听一听、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一头钻进大自然里,让孩子们调动所有感官去探寻季节之美,了解油菜花的奥秘,并通过用水粉点画的形式来创作出他们眼中所见到的油菜花。
在未来,相信他们还会不断发现更多关于大自然的秘密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前行,继续探索吧!
小八班:《遇见油菜花》
油菜花课程精彩来袭!孩子们走进油菜花田,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通过观察油菜花的形态、颜色,了解其生长过程。还会进行油菜花主题的绘画、手工创作,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在欢乐中探索自然的奥秘。
托一班:《“竹”够精彩》
大自然赋予了孩子们无穷的探究欲望和学习机会,开发挖掘身边的竹资源,将竹文化带到孩子身边,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在实践中探寻竹子的生长秘密。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竹已经成为承载人类文明内涵的美好载体。而幼儿是人类文化文明传承的接班人,承载着未来的希望。
托二班:《“竹”够精彩》
在这美好的时节里,托二班孩子们在认竹、赏竹、画竹的旅行中留下了一串串美好的足迹。小小的竹子,有着神奇的力量,孩子们在探索和参与中,发现它的奥妙、体验它的乐趣。
托三班:《蚕宝宝》
“从卵到蚕,从蚕到蛹”,蚕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它们为人类做出了贡献。蚕丝制品高贵优雅,历史悠久,是古人御寒、遮风、展示身份的奢侈品。同时,蚕业也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民带来丰厚的收益。
希望通过这个小小的班本课程,宝贝们能够更加了解蚕宝宝的神奇之处,也更加珍惜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资源。
托四班:《“竹”够精彩》
一个绘本的偶遇,竹子便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孩子们对竹子和竹笋的生长变化、种类、用处等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在活动中观察、发现、思考、想象、创造,在亲身体验、实际探究中对“竹和笋”有了深入的感知。
精彩的课程故事分享结束后,董园长、吴园长分别进行了点评发言。对老师们的工作亮点提出了表扬,在肯定了大家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思路和方法的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大家将班本课程做得更加扎实、有效。
本次课程叙事活动,既为老师们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也提升了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对课程开展、推进、反思、总结的能力。相信我园老师能够在课程构建的道路上走出自己的精彩,期待下一次更美的展示与相遇!
监制:董香玲
审核:吴建侠
编辑:樊梦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