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包含的不仅仅只有图画,其中还有深厚的内涵,读懂绘本,有助于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父母的导读会直接影响孩子的阅读视角,而要读好绘本,在家庭中父母的指导少不了,依据绘本整体性的本质特性,通过各种形式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以此来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在阅读的基础上,家长需要在生活中给孩子创造好的环境,锻炼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学期绘本活动
本学期开展了四个主题活动,根据每月主题内容,家长们帮孩子准备了与主题相关的绘本,方便每天进行借阅。
读书不在多,而在于精。精,不仅是指书是精品,更需要精读。在幼儿准备的绘本中,我们精选了《我妈妈》、《我爸爸》、《好饿的小蛇》、《蚂蚁和西瓜》四本绘本开展了多种教学活动。
一、《我妈妈》
故事简介:这个绘本描述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它以有趣的内容、生动的画面、简单淳朴的语言、极尽夸张的超现实主义手法和精心设计的排比句式,用孩子的口吻和眼光描绘了一位既可爱又温柔完美的妈妈形象,陈述了母亲的日常辛劳 ,描述了孩子对母亲的热爱和崇拜,知道妈妈是那么的万能﹑亲切而伟大,让孩子在熟悉中亲近,学会关心自己的妈妈和身边的人,体会到妈妈的爱,增进亲子关系,为有这样的妈妈而感到自豪,会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1.初读绘本
幼儿通过观察图片理解画面内容,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讲述对画面的理解以及妈妈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知道妈妈每天很辛苦,表达对妈妈的爱。
2.介绍我的妈妈
幼儿结合绘本内容,介绍自己的妈妈和每天会做的事情。
3. 体验孕妈妈
我们在这一生里面住过最贵的房子就是“妈妈的肚子”,为了让幼儿体验妈妈怀孕时的辛苦和不易,我们开展了本次活动。
在活动开始前,首先让孩子们观察了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变化和妈妈身体发生的变化,知道妈妈怀着小宝宝在生活中做一些小事也会有点吃力,比如:穿鞋子就很难弯腰穿好,洗碗的时候也怕肚子顶到洗碗池……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好好保护肚子里面的宝宝。
活动中幼儿们虽然身上怀着“小宝宝”在行动上不方便,但他们都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自己的宝贝,从中也体会到做妈妈的不易。
4.我为妈妈做件事
为了表达对妈妈浓浓的爱意,幼儿亲身参与、亲手制作、亲自劳动,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给妈妈送上自己的祝福!😘😘
二、《我爸爸》
故事简介:这本书以一个小孩的视角,用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方式,描绘了一个在孩子眼中无所不能、无比伟大的父亲形象。故事主题围绕着父爱的温暖、力量以及孩子对父亲的崇拜和爱。书中的“我爸爸”被赋予了超乎常人的特质,比如能跳过月亮、赛跑赢过风……这些夸张的描述实际上是对父亲在孩子心中高大形象的艺术化表达,绘本中通过重复和排比句式增强节奏感和韵律感,非常适合儿童阅读。
1.初读绘本
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爸爸真的很棒,鼓励幼儿尝试用“像……一样”的句式大胆夸夸自己的爸爸,领会故事中蕴含的寓意和哲理,学会表达对爸爸的爱。
2.介绍我的爸爸
幼儿对妈妈的情感和依恋远超过对爸爸的情感,其实,父亲也有其温柔的一面,父亲也有着与子女嬉戏的渴望。通过引导尽可能让幼儿体会情感,让孩子知道爸爸工作的辛苦,自己也应该关心爸爸,并能用相应的语言表达出来。
3.给爸爸的奖杯🏆
幼儿动手制作了独一无二的奖杯🏆送给自己的爸爸,祝他们父亲节快乐!
三、《好饿的小蛇》
故事简介:绘本讲的是一条好饿的小蛇吃东西的简单故事,画面富有童趣,很适合孩子认知食物、颜色、数学及语言启蒙。简单重复的句子,朗朗上口,稍大一些的孩子还能自己用简短的语句来编故事。故事中引用了许多拟声词,生动形象,低幼的孩子非常喜欢,也使得故事生动饱满。风趣幽默的画风,让孩子捧腹大笑,结局也让人意想不到。蛇是没有咀嚼功能的,让孩子在体验故事乐趣同时,学习到了蛇的吞咽方式。
1.初读绘本
杜卓洋妈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猜测和想象,会说短句“啊呜--咕嘟,啊--真好吃”,认知颜色、形状,再进行食物与吃进肚子里的形状配对。
2.影子游戏
杜卓洋妈妈准备了影子游戏,在游戏中幼儿不仅可以回顾绘本内容,还能根据小蛇肚子的形状进行食物的匹配和重组。
3.音乐活动
在活动中,幼儿学习了不同的节奏形式,可以跟着节奏将绘本内容表演出来。
4.水果拼盘
幼儿在绘本中认识了不同水果的外形特征,利用周末时间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了各种造型的水果拼盘。
四、《蚂蚁和西瓜》
故事简介:讲述了一群小蚂蚁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发现了一块美味的大西瓜。由于西瓜体积庞大,远超蚂蚁们的身形,起初它们尝试单独或者少数几只蚂蚁去搬运西瓜,却发现根本无法撼动。经过一番努力和思考后,蚂蚁们决定集合整个族群的力量共同搬运西瓜。它们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分成小组拉拽、挖掘西瓜肉分批运输等,最终成功将西瓜带回蚁穴享用。而且,这群聪明的小蚂蚁还巧妙地利用吃完后的西瓜皮制作成了一个“水上乐园”,展现了它们极富创意的废物利用方式。
1.初读绘本
故事生动有趣,富有想象力,能够激发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和探索欲望。通过描绘蚂蚁们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集思广益的精神,传达了团结协作的价值观,故事中的问题解决策略和创新思维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启发意义,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2.拼贴画
幼儿用拼贴画的形式拼出西瓜的外形,再根据自己的想法画出蚂蚁搬运西瓜和吃西瓜的动作。
3.游戏:蚂蚁运西瓜
在游戏中,幼儿学会运用多种方式来运送西瓜,同时也体验到了同伴合作的乐趣。
为什么要亲子阅读
1.亲子阅读的实质
亲子绘本阅读的实质是通过亲子共同阅读来激发幼儿对绘本及其内容的兴趣。
使幼儿主动亲近绘本、主动阅读,获得积极的阅读体验和经验,而不是为了识字而阅读,更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让幼儿爱上阅读是养成阅读习惯的第一步。
2.促进幼儿言语的发展
- 激发幼儿的语言的探索兴趣
- 强化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 培养幼儿的情感能力
- 提升幼儿的语言运用水平
怎样做好亲子阅读
1.约定固定的阅读时间
约定相对固定的时段,如睡前、散步后,让幼儿逐渐养成按时、按计划阅读的习惯等。
约定每次的阅读时长,学龄前的幼儿以20分钟以内的“短阅读”为主,时间不可过长,以避免视觉疲劳,损伤视力,家长可每日晚餐后抽20分钟陪伴幼儿至少阅读一本书。
2.幼儿需要良好的阅读环境
🏠阅读场所
家长应和幼儿共同选购绘本书籍,一起在光线适宜、人员流动相对较少的位置打造温馨的 “小书窝”。
💌阅读分享
摆放适合幼儿使用的桌椅、小沙发、取放方便的图书架等,让优美、舒适的阅读环境吸引幼儿,让阅读充满吸引力和愉悦感。
🌱阅读材料
除了专门的阅读区,家长还应在家中触手可及的地方都摆上适量的书籍,让幼儿随处可见书、随手可拿书、随时可读书,让阅读成为习惯,并在阅读中获得良好的体验。
3.进行积极正面的评价
来自家长的鼓励能够极大地调动幼儿的阅读积极性,家长应拓展多维的评价内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用积极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肯定和鼓动幼儿的阅读行为;引导幼儿进行故事表演或绘画表征,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对绘本内容、知识经验进行巩固和迁移,从社会、情感、认知、运动以及幼儿个体性等多领域的发展角度进行评价。
4.可以边读边做的事情
- 讨论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 寻找原因
- 猜测后面会发生的事情
- 做动作
- 体会人物心情
- 提问题
5.引导孩子复读
图画书可以读几遍;
一本书可以读多次;
家长读过后让孩子自己看。
6.用心陪伴与等待
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不可能一蹴而就,好的阅读习惯也非一朝一夕养成的。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与恒心,全身心投入,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与幼儿多沟通、多引导,建立合理期望,耐心等待幼儿的成长。
亲子阅读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阅读只为识字
亲子阅读并不是识字教育。孩子阅读是通过色彩、图像、成人的语言来理解,识字是在阅读中自然而然的事,并不能当做孩子阅读的最终目的。有些家长认为“让孩子多识字,可以为上小学做准备”,当家长追求的过多,很容易失去孩子的阅读快乐和阅读兴趣。
误区二:不停向孩子发问
在阅读中,不少家长会对孩子看过的绘本不停地追问。一些问题可以帮助孩子理解,但是如果不掌握提问的技巧,只是单纯来检验孩子的阅读成果,最后只会适得其反。合理利用提问与孩子交流,但不宜过难,问题数量也不宜过多,千万不要让孩子觉得回答问题是一种负担。
误区三:读的越多越好
儿童阅读,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许多优秀绘本不经过反复阅读,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都无法真正领会其中的精髓。很多隐藏在图画里的细节需要多次翻阅才能认识到,抓住细节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读懂绘本。
误区四:亲子阅读是妈妈的事
很多人都认为,陪孩子阅读是妈妈和孩子的事。根据相关调查,六成多家庭主要是由妈妈陪着孩子们阅读,由爸爸主导亲子阅读的家庭不到一成。其实,爸爸的朗读更有理性并充满力量,与妈妈温和的阅读方式形成互补,爸爸的参与,会给孩子带来新鲜感。亲子阅读是爸爸们参与育儿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更有利于培养亲子关系。
误区五:有声读物完全代替亲子阅读
一些家长认为自己普通话不标准或是觉得没有时间给孩子读故事,就用有声读物来代替自己给孩子读书。有声读物确实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但是不能完全代替自己和孩子互动,也不能分享阅读中的情感。亲子阅读中,父母的参与和陪伴是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
误区六:过于强调孩子的自主阅读
亲子阅读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孩子们总有一天会进入到自主阅读中去,但从亲子阅读到自主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要给孩子一段缓冲时间。
阅读里藏着过去的故事和明天的秘密。让我们用心、用情、用时间陪伴引导,让幼儿爱上阅读、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长大后成为一个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阅读者。没有不爱读书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的大人。行动,就一定会有变化!让我们和孩子一起读好书,享受亲子阅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