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劳动”课程融合建构实验研究》课题组杨慧老师讲授《三个和尚》实验课纪实

丰丰雪心
创建于07-01
阅读 34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增强音乐欣赏课和劳动课程融合建构,根据《小学“音乐+劳动”课程融合建构实验研究》课题组工作安排,2024年7月1日,杨慧老师在岭头学校二(2)班讲授实验课《三个和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杨慧老师带着孩子做起快乐的韵律游戏 。音乐不仅能感染我们的心情,还能讲故事呢,杨老师启发孩子们从这个音乐片段中判断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人物。

      师生进入音乐厅聆听音乐主题,音乐情绪怎样?通过音乐,你能想象音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吗?师生模唱主题旋律。孩子们用木鱼和小锣为主题音乐伴奏。杨老师指导孩子们认识坠胡和二胡。启发学生结合故事情节,就主题旋律的两种情绪展开联想(勤快与懒惰等)。

      随着音乐发展变化,教师配乐讲《三个和尚》的故事片段。     前奏部分:“从前,在一座高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庙·····”,主题音乐第一次响起:“一个小和尚,背着行李,来到寺庙,看到空无一人的寺庙,他很勤快的开始打扫、清理、收拾、挑起水来,忙完了这一切,他安静地坐在佛像前念经,念着念着,他打起瞌睡来……”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哪个同学能给我们讲讲?”学生七嘴八舌纷纷补充后面的故事。

      聆听“救火”音乐片段,判断哪段音乐更适合讲述以下这个故事情景?

      故事情节:三个和尚谁也不去挑水,忍受着干渴,呆坐在佛堂前。偏偏这时,寺庙里的老鼠打翻了佛堂前的烛台,火苗烧着了纱帘,火势蔓延,寺庙刹那间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三个和尚慌乱地打水救火。

      完整聆听音乐,引导孩子思考:一个和尚挑水喝 ,两个和尚抬水喝 ,三人和尚没水喝, 你说这是为什么?

      一节生动的音乐课《三个和尚》的故事,孩子们理解了故事的寓意。通过本节课,又认识坠胡、二胡两种乐器,听辨其音色特点。

       快乐欣赏课,孩子们感受音乐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又与同学合作,积极参与音乐表现,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策划:王海艳

撰稿:杨慧

摄影:张丽霞

阅读 34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