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与实战

陈兵百
创建于07-01
阅读 38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网红太极大师们到处炫耀“隔山打牛”、“闪电五连鞭”的独门绝技,却被上门约架的散打选手揍得鼻青脸肿。公园里慢慢悠悠的太极拳表演,也让人很难与影视上变幻莫测的太极神功联系起来。许多太极拳爱好者在长期的习练中,深切感受到了太极拳颐养性情、强身健体的功效,但心里也时不时泛起疑问:太极拳到底能打吗?

      首先,从物理的角度看。徒手搏击的本质是力的相互作用。力量、速度和着力点决定了攻击的效果。

      太极宗师杨露禅当年曾表演过“雀不飞”的绝技。一只小鸟落在杨露禅的手背上,当小鸟准备飞走的时候,只见翅膀不停扇动,却怎么都无法离开,就像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吸住了一样。原来,小鸟的起飞也是力作用的结果。一个是翅膀扇动空气产生的升力,一个是小鸟双脚下蹬产生的反作用力,两股力的合力作用使小鸟能够轻松地飞向天空。杨露禅的太极功夫已经出神入化,特别擅长听劲。所谓听劲,就是在对手将发未发之时,能够判断其发力的方向和力度。当小鸟每一次用力下蹬,杨露禅通过手背的听劲和化劲,瞬时卸掉小鸟下蹬的力量,使小鸟无法获得向上的反作用力,这种若即若离、似有似无的相互作用,让小鸟无法摆脱对下蹬反作用力的依赖,只见翅膀扑腾,不能顺利升空,看起来就是“雀不飞”的效果。

      力都是成对出现的,有作用力必有相对应的反作用力与其平衡。拳王泰森一击重拳可以达到300公斤左右的力量,那么,其体内骨骼、肌肉等组织必然要承受300公斤的反作用力,才能使泰森的身体保持稳定。太极拳搏击的特点,是通过听劲判断出对方发力的力量和矢量,乃至对方身体发力和反作用力平衡的支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发动攻击,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直拳的发力轨迹是一维的。摆拳和勾拳的弧形轨迹是在各自平面上的二维发力。而太极拳的缠丝劲运行轨迹类似于螺旋结构,是三维立体的发力,更为复杂和富于变化。

      太极拳是所谓的“文拳”,十分讲求策略、智慧和随机应变。在实战当中,如果双方体能相当,太极拳手在近身搏击中会有更大的胜算。反观当下流行的搏击比赛,双方往往都带着硕大厚实的拳击手套,根本无法搭手听劲。偶尔近身接触,也马上被裁判分开,太极拳的核心技法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只有被虐的份,也难怪太极雷雷在比赛之后憋屈得泣不成声。

      其次,从伦理的角度看。太极拳是在长期实战当中逐步演绎进化的。

      中国古代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唐朝李贺有南园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在“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的价值取向中,一批又一批年轻的读书人投笔从戎,奔赴沙场。在冷兵器时代你死我活的战场上,有文化、有智慧的读书人近身缠斗、以命相搏,通过无数次实战中的分析、归纳、总结、提炼,改变了单纯靠力量和速度硬碰硬的技击方式,太极拳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不断进化和成熟,成为中华武术中的最上乘功夫,其核心就是无所不用其极,是为太极,让对手在最短时间丧失攻击能力。因此,最初太极拳没有这么雅致的名称,只有一个最直白的说法------杀人技。

      明末清初,热兵器渐渐进入战场。红衣大炮可以在远距离将敌人轰为粉齑,近身搏击在战斗中的地位显著下降。太极拳开始从战场进入庙堂。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对太极拳的沾衣十八跌、四两拨千斤等技法表现出极大兴趣。太极拳走架子的古朴典雅、中正安舒也深受人们喜爱。王宗岳、陈王廷、杨露禅等太极宗师开始开馆授徒,这一古老的拳法从沙场到高墙,最终进入寻常百姓家,从沙场征战的杀人技,演变成修身健体的太极拳。“太极十年不出门,形意一年打死人”。习练太极拳超过十年以上的爱好者,只要用心体验,还是能够从松沉静笃的一招一式中,隐隐感受到太极拳凶险狠鸷的一面。

      真正的太极拳不适合在八角笼中表演。1953年,香港曾举办了一场太极拳和其它拳种的无差别擂台赛,双方公证并签订了生死状。锣声一响,不到三分钟,场上已是鲜血淋漓,观众纷纷避席,主办方紧急叫停,随后宣布双方不胜不负不和而草草收场。虽然赛事略显尴尬,然而无心插柳柳成荫。正是这场比赛,激发了民众对传统功夫的关注与兴趣。赛后不久,陈文统先生应《新晚报》主编之约,开始以梁羽生笔名写作第一部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在报纸连载,一时人人争看,一报难求,报社赚得盆满钵满,国内外华文报刊也纷纷转载,由此点燃了香港新武侠文学繁荣发展的星星之火。

      传统武林中,有“文以太极安天下,武以八极定乾坤”之说。太极拳乃武中之文,不仅是一种御侮健身的拳法,更是一门修身济世的学问。习练太极拳,要在一招一式、一呼一吸中,用心体验对立统一、阴阳相济、道法自然的太极拳理,做到内外双修,收到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效果。至于太极拳到底能打吗?答案就在每一个太极拳爱好者的心中。

阅读 385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