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哲学与幼童》有感
分享人:牛海霞
加雷斯·B·马修斯,美国当代哲学家,儿童哲学的开创者及先锋人物,他既通哲学,又懂孩子。他强调儿童有自己的哲学,成人不应把孩子看做“未成年人”,而应平等待之,甚至视之为“成人之父”。这种理念有助于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培养他们的哲学思维,保护孩子的天真和好奇。著有儿童哲学有三部曲,分别是《哲学与幼童》、《童年哲学》和《与儿童对话》。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2a2248b5b13451ab0ebe1ca42e0c5ae.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85f9e88723a4f54be8f4cd5c49bf4d1.png)
分享感悟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8fc7346c31f479d96dd9dad45daeee2.gif)
近期,读了儿童哲学三部曲之一的《哲学与幼童》。这本书收集了3—12岁孩子提出的问题和三十来个有趣的生活故事。孩子对自身有着最为纯粹的好奇心,对自然有着极为敏锐的观察力,所提出的问题几乎是哲学式的:宇宙有边际吗?午餐会长在树上吗?马修斯认为儿童就是天生的哲学家。作者8岁的儿子约翰的提问就很有趣:“爸爸,我有两只眼睛,每只眼睛都能看见你,为什么我没有看见两个你呢?”充满了哲学意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发现儿童经常会有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比如:看到爸爸妈妈的结婚照,会说“我去哪里了,怎么呢会没有我呢?”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3cab2368208a4270851c614d676b58a6.gif)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5284b487a0440a2bcc123603e8cc962.gif)
哲学是独立思考,哲学的方法教会我们如何思考。在孩子们的童言童语中,我们看到了动态的智慧。一天,孩子们在幼儿园草地采摘了蒲公英装进透明小袋子,做成小手工作品。一个小朋友手中的作品被风吹上了天空,另外一名小朋友说:“它被风带到天空探险去了,然后又还给我们了。 ”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cc644f52f5d34613af9041a78d3335b0.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ac00dbf6a90491cbf9251b921c515bb.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238124ce9b84c05a8a1cf64577f53e8.png)
儿童对于世界和万物的困惑是最多的,尤其他们天生率真淳朴,正和哲学朴素的本质相一致,因此儿童提出的问题往往能触及哲学中深奥的议题。坐火车时,会发出疑问:我看到的树为什么在往后倒着走呢?坐车时,看到天空的云彩会说:“云彩在跟着我们走呢。”4岁的小孩在读到一个关于死亡话题的读本时,会问:“什么是死亡?”死亡后会去哪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是否会死亡。得到肯定回答时,会哭泣。然后自己还会问:是不是多多吃饭就不会死了。得到肯定回答后,很满意地笑了。连续几天都和我在探讨这个问题。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b35b34e8c35453bad9c6890c084183c.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f815b5ba44b34ad1926bbcc59e8e6bfe.png)
哲学家周国平说:“这套书是属于孩子的,因为儿童与哲学之间有天然的亲和关系,他们的小脑瓜里充满着天问。这套书也是属于大人的,因为他们理应学习倾听孩子的提问,进行智慧的讨论。”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acde6958e60e4158a6da7987d77c9ae3.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e8690d3655524440adf0ca51545a3978.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9abd4104c3014f24a5ea254c78ed6586.png)
儿童的哲学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8fc7346c31f479d96dd9dad45daeee2.gif)
通常,我们比较倾向于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对儿童的言行加以分析判断。对孩子来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成年人只有提升自我哲学修养,才能了解孩子、引导孩子,成为孩子够格的哲学玩伴,保护孩子的天真与烂漫。儿童的哲学世界与成人的哲学世界相通却又不同,成人应给予足够的关注与推敲,不只是给予所谓的正确答案,更重要的在于引导儿童通过自身的努力发现哲学的秘密。
此外,本书中介绍的经典儿童读物如下:《小熊维尼》、“青蛙和蟾蜍”系列故事、《麋鹿莫里斯》、《森林大熊》、《奥兹玛公主》、《绿野仙踪》、《爱丽丝漫游奇境》、《一只脚是多长》、《森林大熊》、《公主的月亮》、“纳尼亚传奇”系列故事。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2ef5aa739e8e42a0a194667cbe5bbee0.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7a7de21dd383407fba8d138934bd61e3.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a363d44ce3cb45578fb51e52d0a0caf1.png)
想要孩子“话”哲学,儿童图画书是优质的媒介。 比如:《安的种子》这本绘本朗读完毕后仿佛参透了禅机——万物有序,静待花开;《漏》,有趣的中国民间故事兼具东方美学和哲学色彩,故事所蕴含的“做坏事不会有好结果”的简单哲理,也将会在儿童心中生根发芽。
《阿诗有块大花布》——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爷爷一定有办法》——换个角度,看见不同,简单的故事里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当我们学会换个角度看事物,世界也许会全然不同、豁然开朗;《更少得更多》——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巧妙的押韵、风格鲜明的色调对比,将兄弟俩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和内含的人生哲理都跃然纸上——光凭物质并不能换取快乐,心灵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富有。
总之,从哲学的角度对孩子们的言语加以倾听并支持,给我们打开了认识儿童的另一扇窗户,对我们教育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