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蜱虫,大大危害!!

急诊医学科
创建于07-01
阅读 170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小小蜱虫有大危害

               随着天气慢慢变热

       各种虫类也到了出动的季节

        每年4-10月是蜱虫的活跃期



一个小小的虫子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吗?那什么是蜱虫呢?什么是蜱虫病?有什么症状?如何防范被叮咬,叮咬后又如何处理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什么是蜱虫

蜱虫,别名又称壁虱、扁虱、狗豆子、草爬子,是一种寄生性的节肢动物,生活在草丛、灌木丛以及动物体表,虫虽小,危害却很大,它可携带多种病原,常通过叮咬吸血传播多种疾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蜱媒回归热、莱姆病、细菌性疾病),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近年来时有发生,病死率可达10%。

寄生的过程

1.(寻找宿主)

蜱虫通过感知人的体温及二氧化碳及体味来定位宿主,喜欢找人或动物的隐蔽部位,主要是在皮肤较薄、不太容易被骚动的部位。比如:人的颈部、耳后、肚脐、脚趾缝、腿部这些部位对于动物,也主要集中在叮咬耳朵、颈部、四肢的股内侧、尾巴和肛周围这些柔软部位吸血。

2.(附着与吸血)

蜱虫一旦找到宿主后将抓牢后咬破皮肤,将口器插入皮肤,口器上有倒刺也有带麻醉剂的唾液,动物和人就无法感觉到它的存在,接下来就是缓慢的吸血,蜱虫没吸血时是扁形的,吸血后就变得滚圆,吸血后的体积可变大十几倍甚至上百倍,是当之无愧的贪婪吸血者。

3.(传播疾病)

蜱虫叮咬可能导致局部皮肤损害,如红斑、瘀点、结节和溃疡。典型伤口表现为带有红斑的小硬块,并且周围会有红肿。一些人对蜱虫的唾液过敏,可能引发皮肤瘙痒、发疹、呼吸困难和过敏性休克等过敏反应。

蜱虫可以传播多种疾病,包括莱姆病、科罗拉多蜱热、蜱传回归热、蜱媒脑炎、犬黄疸病和新布尼亚病毒等。这些蜱媒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症状各不相同,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心脏、关节和其他器官系统,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什么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蜱虫病。蜱虫叮咬之所以会引起疾病,是因为蜱虫体内携带一种病毒,学名是大别班达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目白蛉纤细病毒科班达病毒属。这个病毒感染人类后可引起发热、浅表淋巴结的肿大压痛、血小板减少、转氨酶及乳酸脱氢酶异常,重症患者可出现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烦躁不安、谵妄,甚至昏迷、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多数患者预后良好。老年、有基础疾病或延迟就医者病情较重,危重者可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蜱虫病有什么典型的临床症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最主要的症状是发热,患者体温多在38℃以上,严重者可达40℃。发热多延续数日,甚至超过10日。同时,大多数患者血小板计数减低,严重时可伴有消化道出血、鼻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等。一般分为4型:轻型、普通型、重型及危重型。

如何防护被蜱虫叮咬

1.户外游玩或劳作时,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尽量穿全套防护服、浅色衣服、长裤、长袖等。

2.不要在草地、树木上晾晒衣物,防止蜱虫附着。

3.回家后检查身体是否有蜱虫附着。重点检查肘窝、腋窝、脖子、耳朵背、腹股沟等虫子容易藏匿的地方,头发里面也要仔细检查,看看有没有突出的小黑点。

4.蜱虫不仅会叮咬人,动物也是它的寄生目标。如果出门带了宠物,回家后也要仔细给洗洗澡做个检查。


被叮咬后如何处理


如果发现自己或者他人被蜱叮咬,一定不要抓捏!!切忌暴力拔除!(蜱虫口器为倒钩状,暴力拔除可能会将口器残留在皮肤内,造成感染)

1.可以先用酒精喷洒/涂抹蜱虫,可以对其进行麻痹,一般会可使其自行退出。

2.使用镊子:可使用一把尖头镊子,尽可能靠近皮肤表面的地方夹住蜱虫的口器(头部),稳定均匀地向上拉,避免扭曲或猛拉,以免将蜱虫的头部留在皮肤内。

3.避免挤压:不要用手挤压蜱虫的腹部,因为这可能导致更多污染物进入皮肤。


4.清洁伤口:移除蜱虫后,用肥皂和水清洗叮咬部位,然后使用酒精、碘酒或其他适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5.处理活蜱虫应把它放在酒精里或将其放入密封的袋子、容器中或用胶带将其紧紧包裹,观察被移除的蜱虫,以确定其种类及口器是否完整。


注意:

若自行拔出有困难、蜱虫口器拔出不完整或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出现发热、皮疹、头痛、肌肉疼痛、关节疼痛、疲劳、食欲差伴恶心和口干等症状,请及时就医!!!



地址:伊川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24小时急救电话:68334120

阅读 170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