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课堂反思:二下2-2通过感官来发现

创建于07-01
阅读 35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教材解读

在本课中,学生将有意识地主动利用眼、耳、鼻、舌、皮肤的感觉功能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同时,他们会发现,每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感知的信息和不能够感知的信息,综合使用感觉器官能够帮助他们对周围的事物进行更全面的认识。

教学反思

1. 实验材料的选择

本课中的材料为石头、热水、包子和音响,教师在实际上课时难以备齐和教材材料一样的材料,可以酌情替换。

首先,石头。我尽量找了12个特征类似的石头,但大小形状上还是差异很大,后面想到了四年级《岩石与土壤》单元有很多岩石标本,就使用了其中一种岩石。

其次,包子。使用包子存在几个问题:一是教师难以给每个同学准备包子和一次性手套等卫生工具,材料准备上有难点;二是准备包子往往是早上,到了上课的时候,就冷了,很多学生不愿意吃,况且吃冷的包子也不太健康。基于此,我选择了瓜子,并且提醒学生,吃之前要洗干净手,同时,剥开壳后只吃仁,不要将瓜子壳放进嘴里。教师也可以准备干净的盘子装瓜子。

最后,音响。我直接使用了教室多媒体的音响,拍照放进PPT,学生通过看PPT照片完成实验一“从图片中看到的”。到了实验二“用感官感受到的”,则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播放一段纯音乐。

2. 区分想象和事实

从全班的记录可以看出,“从图片中看到的”这一实验,大部分同学能区分想象和事实,少部分同学无法区分,会填写“好吃”、“香”、“大声”、“有点重”等词语。教师在研讨环节课可重点引导学生讨论哪些是事实、哪些是想象,在研讨中逐步区分想象和事实。

3. 区分感官和感觉

在单元总结的时候,我问学生“我们有哪些感觉器官”,学生往往答“视觉”、“触觉”等,可见学生对于感官和感觉是混淆的,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辨别。“眼、耳、鼻”是学生熟知的感官,而“舌”,学生的认知是“嘴巴”,教师需要加以引导。对于“皮肤”,学生的认知是“手”,要将学生引导到“皮肤”上来。

4. 保护感觉器官

这个环节除了引导孩子加强“保护感官、健康生活”的意识,还可以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例如不歧视嘲笑感官有缺陷的人、主动帮助感官有缺陷的人等等。

器材使用

本课中使用的器材见下图,其中,盲文卡为爱牛器材,能够帮助学生感受盲人如何学习。同时,为了满足上课需要,建议爱牛为本课准备12份特征类似的石头。

阅读 35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