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下落之谜(二)

狮山
创建于06-25
阅读 21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二、出亡说。

  靖难之役二百多年后,由张廷玉主编的清修《明史》中載:

  “乙丑,燕兵犯金门,左都督徐增寿谋内应,伏诛。谷王穗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

  “或云:由地道出亡。正统五年,有僧从云南到广西,诡称建文帝,恩恩知府岑瑛闻于朝。按问,乃钧州人杨行祥,年已九十余,下獄,阅四月死。”

  前一段是“焚死说”,后一段是“出亡说”。关于焚死、出亡两说,正史《明太宗实录》认定“焚死说”,清修《明史》则莫凌两可,未作定论。但建文帝在城破前就已出逃,从明代起就在民间流传,并被一些朝野人士釆辑入集,广为传播。万历年间《致身录》、《从亡随笔》两书闻世。《致身录》作者史仲彬,从洪武末自已进翰林院写起,至洪熙元年赴云南見到建文帝为止。《从亡随笔》作者、翰林院编修程济,则从南京城破写起,直到建文帝被迁入大内供养为止,记录朱允炆到过何地、做过何事等,都是第一手资料,给人以很强的真实感。

  当时各地记录建文帝出亡一事的民间资料众多,大都认为建文帝並未自焚,而是在大臣的保护下由密道逃出南京。综合这些史料叙述如下:

  建文四年六月,建文帝得知南京金川门失守,长吁短叹,想自杀以谢国人,翰林院编修程济说,不如出走逃亡,少监王钺跪在地上提醒皇上。高皇帝升天之前,留下一个宝匣,并且交代说,如有大难,可以打开。众人一起赶到奉先殿左侧,打开这个红色宝匣,但见里面有度牒三张,分別写着“应文”“应能”“应贤”,还有袈裟、僧帽、僧鞋、剃刀,以及银元宝十锭。第一张“应文”度牒写着:“应文从鬼门出,其余人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时分在神乐观的西房会合。”建文帝看后叹息一声:“莫非皇祖早知今日,又或者运数使然,尚复何言?”程济立即为皇上剃去头髪,換上袈裟、僧帽、僧鞋。吴王教授杨应能表示願意剃度,随帝流亡;监察御史叶希贤毅然说,臣名贤,无疑就是“应贤”,也願剃度改装随从。当时在殿上的五六十人痛哭流涕,都表示願意随从流亡。建文帝说,这么多人一起行动,势必引起怀疑,确定由九人前往鬼门,朱允炆带着一些人就从鬼门出了宫。什么是鬼门,实际上按现在的故宫来说,就是北门,南门是正门,上朝都走正门,人若死了要从北门抬出去,走鬼门。还有一批人从御沟水关出走。建文帝带了一批人到神乐观,看见一只船在岸边停着,岸边有个神乐观道士叫王升,他一看建文帝来了,说皇帝万岁,我在这等候你了,怎么回事呢?他说我头天做了个梦,太祖托梦让我今天预备好船在这等您。这时候正是傍晚时分,与水关逃出的人就在此会合,从神乐观乘船至太平门。少顷杨应能、叶希贤等十三人赶来,一行二十二人开始流亡生涯。建文帝出宫后初欲往云南避禍,随从的人说:“不如往来名胜之地,东西南北,皆可为家,何必一定去云南?”罢议,为避人耳目,留下七人以师徒相称,保护建文帝。余人隐姓埋名,再订会期,大哭一场,就此分别。建文帝交代,今后互相以师弟称呼,不必拘泥君臣之礼。兵部侍郎廖平建议,随从不必多,更不可多,挑选没有家室之累又有臂力的六人足够,其余遥为应援。当场决定杨应能、叶希贤称为比丘,程济称为道人,这三人左右不离建文帝;其余六人往来道路,运送衣食。第一站到了吴江县的史彬家中。八月十六日,建文帝与两位比丘、一位道人同行,其余人等都星散。十月来到襄阳廖平家。获悉跟踪者也已到此,大家商议后便决定前往云南。程济《从亡随笔》记载,说建文帝出逃跟随的共二十二人,左右不离者三人:吴王教授杨应能、监察御使叶希贤、以及他~翰林院偏修程济。传递情报、负责后勤者六人,化名为马先生、云和尚、云门僧、瓜葛翁、者补锅、东湖樵夫。

  由于长期的野外生活,建文帝身心疲惫,脸色憔悴,面容桂槁。到了夏天,又患上痢疾,害怕被人发现,不敢出山觅食求医,狼狈到了極点。这时史彬等三人赶来,境况顿时改善。几天后,三人离别,抱头痛哭一场。建文交代,今后不必再来,一则道路艰险,二则关津盘查很严。

  永乐十年三四月间,一直随从建文帝的杨应能、叶希贤相继病逝,建文帝收了一名弟子,赐名“应慧。

  永乐十四年六月,建文帝足疾发作,程济进城买药,才得痊愈。这使建文帝感到危机迫近,便口述流亡经过,由程济笔录,当时取名《从亡传》,命程济藏于山岩中。此后几年,建文帝奔走于云南、贵州、四川之间。永乐十八年十月,在程济的陪同下登上峨嵋山,赋诗一首,其中两句为。“登高不待东翘首,但见云从故国飞。”流露了他此时此地思念故国的复杂心情。

  永乐二十二年二月,建文帝东行。十月,在旅店遇到史彬。史彬关切地问起道路起居,建文帝说,近来強饭,精爽倍常。于是随史彬下江南,回到吴江史彬家中,这时史彬的叔祖史弘从嘉兴赶来,在客堂见到老和尚,问史彬:大师从何而来?史彬不答。史弘把史彬拉出说:此建文帝也。史彬绝口否认,史弘说我曾在东宫见过,这是我的救命恩人。史彬只得如实相告。史弘顿首后,哭泣着询问近况。建文帝说:赖各位从亡者给我衣食,得以周旋于险阻之间。二十年来,战战兢兢,今日想来,可以终老了吧!随后在史弘的陪同下,游览天台山,到宁波渡莲花洋。

  匆匆间,成祖死,仁宗接位,不到一年,仁宗死,宣宗接位,十年后英宗接位。皇帝巳经換了好几个,政治环境的变换,是他再现真身的时候了。正统五年(1430),正在广西的建文帝对程济说,我决意东行。

  建文帝有天才,流亡中经常诗兴大发赋诗,最著名的一首就是:

  流落西南四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

  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收。

  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呑声哭未休。

  人们常说,诗言志。从这首诗中,不难体会到一位流亡皇帝的心灵呼声。巧得很,同寓所的一个和尚,窃得建文帝的诗稿,跑到恩恩知州岑瑛那里,大言不惭地说我是建文帝!岑瑛大为惊骇,马上报告藩司。藩司下令把和尚和建文帝一并逮捕,飞章报告朝廷。当朝皇帝下诏,押解回北京。皇帝命御史在宫廷中审讯,那和尚称:年九十余,且死想葬于祖父陵墓旁。御史说:建元君生于洪武十年,现在是正统五年,当六十四岁,何得九十岁?后来查实得知,这和尚叫杨应祥,钧州白沙里人。报告皇帝后,和尚被判处死刑,下锦衣卫监獄关押。建文帝此时把实情告诉了御史,御史祕密上报皇帝,皇帝派曾服侍过建文帝的老太监吴亮探望虚实。建文帝见到吴亮,脱口而出:你难道不是吴亮?吴亮说:不是。建文帝纠正道:我有一天在便殿就歺,吃了鵝,一片肉掉在地上,你手里拿着壺,趴在地上把它吃掉了。还说不是你!吴亮伏地大哭。他知道建文帝左脚趾有黑痣,查看后果然,想不到几十年后能够见面,痛哭流涕,不敢仰视。于是皇帝下令把建文帝迎入宫中西内养老,宫中人叫他“老佛”。寿终正寝后,葬于西山,不封不树。因为很难给他一个名分,所以成为一座无名墓。

  以上所述建文帝出亡史事,好像有点像神话小说,不少人对某些情节提出质疑,故史事没有为所有人完全信服。但最早肯定“从亡说”是明代嘉靖年间郑晓的《今言》,此书记述:“正统元年(1436)初,建文帝出滇南至广西,一日乎寺僧,谓曰`我建文帝也'。寺僧大惧,白官府,迎至藩堂,南面趺足坐地,自称朱允炆。众闻之悚然,闻于朝,乘传之京师,有司皆以王礼见。比至,入居大内,以寿终,葬西山,不封不树。”

  明代官修的《明实录.神宗实录》载有万历二年(1574)十月,明神宗朱翊钧与大学士张居正的一段对话云:“上御文华殿讲读,从容与辅臣语及建文帝事,因问曰:`闻建文尝逃逸,果否?'张居正对曰:国史不載此事,但先朝古老相传,建文帝靖难师入城,即削发披缁,从间道走出,后云游四方,人无知者。正统间至云南,曾于壁上题一诗,有`流落江湖四十秋'之句,有一御史见诗起疑,召而问之,老僧坐地不跽,曰:`我欲归故国',方验之其为建文也。御史以闻,遂驿召来京,入宫验之,良是,时年已七、八十,后不知所终。上因命居正诵其诗全章,慨然兴叹,继命写诗进览。寻且下诏复建文年号。

  以上两则史料充分证实,在明代中后期,不论私人著作还是官方记載,虽然叙述不尽相同,但都肯定建文帝“出亡”一说。

三、出亡穹窿山新说。

  

阅读 21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