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远离毒蘑菇——常山县中医医院何家分院预防野生菌中毒知识宣传

何家分院
创建于2024-06-30
阅读 26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春夏季节是野生蘑菇生长格外旺盛的时间段,也是误食野生蘑菇中毒的高发期,需慎防食用野生蘑菇中毒。野生蘑菇不仅在各种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也出现在城市公园、草坪、花丛、路边等人类活动频繁的地方。

为防止误食有毒野生菌和野菜野果引起食物中毒事件,让安全与您同行,常山县中医医院何家分院特提醒大家注意:请远离野生菌野菜野果,做到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

毒蘑菇的危害

  • 毒蘑菇的毒性不容小觑,即使是少量误食也可能对成人造成致命伤害。
  • 某些毒蘑菇的毒素在烹调过程中难以被破坏,如鹅膏毒肽等,对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 毒蘑菇所含毒素较复杂,或因地区、季节、品种和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各异。蘑菇中毒潜伏期为2小时至24小时,有的仅为10分钟左右。误食毒蘑菇、肝损害型中毒最为凶险,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精神症状。目前对有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

中毒事件频发的原因

  • 认识不足,误食野生蘑菇

大家一般认为煮熟、煮透,毒素被破坏了,就可以吃。事实上,可食蘑菇和有毒蘑菇常常在同一时期生长在同一环境中,外形十分相似,极易混淆。毒蘑菇虽小,但能量却很大,一朵毒蘑菇误食足可致成人于死。例如,世界上最毒的毒蘑菇灰花纹鹅膏一个鲜重10克左右的个体,其中的毒素足可导致成人死亡。

  • 鉴别毒蘑菇的挑战

民间有许多区分可食蘑菇和有毒蘑菇的口传或方法,听起来似乎有道理 。

例如,“ 颜色鲜艳的蘑菇有 毒”“不生蛆、不生虫的蘑菇有毒”“会使银器变色的蘑菇有毒”,等等,但实际上对有毒蘑菇的识别并没有用处,有的口传往往只对某种蘑菇适用,但将它当作规律推而广之是十分危险的。“不生蛆、不生虫的蘑菇有毒”,是否是告诉大家,有动物啃食的蘑菇就可以吃?事实上,蜗牛喜欢啃食的鳞柄白鹅膏对人剧毒。

中国的野生食用菌和毒菌共计约1500种,试图用几个简单的方法来鉴别上千种蘑菇,显然行不通。

   我县范围内常见的野生蘑菇

大青褶伞

日本红菇

预防中毒的策略

不随意采摘野生蘑菇,避免误食有毒品种。

不购买来源不明的蘑菇,确保食品安全。

不食用自己无法确定的蘑菇品种,以防中毒风险。

中毒后如何处理

  • 催吐是最常用的自我急救方法,中毒者应立即进行催吐。但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 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千万别拖延。
  • 有人发生中毒后,凡同食用过同样蘑菇者均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
  • 保留剩余蘑菇样本,送有关部门鉴定,这有助于确定毒素的种类及制订合适治疗方案。此外,吃蘑菇的同时最好不要饮酒,因为一旦吃到的是毒蘑菇,酒精会加速毒素的吸收。

吃菌千万朵,安全第一条!

不要采摘野蘑菇!

不要食用野蘑菇!


                             2024年6月30日

                       常山县中医医院何家分院

阅读 26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