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野柳的感思

李贵海
创建于06-30
阅读 39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小野柳是台湾省台东县的著名风景区,以丰富的海蚀奇岩著称,因胜景媲美台湾北海岩的野柳风景区而称为小野柳。2006年的金秋十月,我在台北参加完世界客属第21届恳亲大会后,沿着台湾东海岸逶迤南下,饱览宝岛风光。

      这是山与海的旅程,一路和风细雨,在山风海涛中来到了小野柳。由停车场通往海边的步道两旁,榕树繁根,环绕着珊瑚礁石,形成形态各异的树抱石奇景。弯弯的步道有石砌,也有木板凌空搭起,通往海边的步道间长满各种繁密的比人还要高得多的海滨植物,走出绸密的植物林,就是宽阔的岩石海岸。天空中飘落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大家只好打雨伞来到海边观景。海边是典型的砂岩地质区,一块块岩石层次井然,呈条块状向大海延伸。海边的岩石奇形怪状,鬼斧神工;有的像巨大的风帆,有的似巨龟爬行,有的状如蜂巢,令人目不暇给。下雨时节,海边的风更大,只见海风推动海水一波波地涌向岸边,海进石没,或海落石出,有的波浪拍打在巨岩上溅起巨大的浪花,发出阵阵令人振憾的声音。走着,看着,雨越下越密,许多人的头发、衣服已经打湿,雨天路滑,只好徐行漫走回到观景亭看景。

      在亭边极目远眺,烟雨迷蒙,周边如笼着一层青纱,海水淡蓝,由近而远,越来越白,越白越迷濛,分不清哪是海,哪是天,海天一色,白茫茫的一片。导游用手指着前方用略带遗憾的口吻说,如果天气晴朗,这里碧水蓝天,视野开阔。可以看见海上往来的船只,以及32公里外的绿岛。我想大陆朋友都听过《绿岛小夜曲》那首歌吧!就是那个绿岛。绿岛隶属台东县,面积约15平方公里,原名鸡心岛,1949年改为绿岛,意取树木繁茂、绿荫蔽日,远望如一颗镶嵌在大海中的绿宝石。由于它孤悬在茫茫的大海中,便于关押犯人,在威权时代是专门关押“政治犯”的岛屿,岛上修建有很大的监狱。在台湾,没有人不知道它,人人都知道那是关押“政治犯”的地方。

       “这绿岛像一只船,在月夜里摇呀摇……”一首旋律非常优美的抒情歌油然从心中升起。这绿岛宁静祥和,有凉爽的微风,还有椰子树的长影,更有月夜下小姑娘和情郎的窃窃私语,这样的仙境,怎不令人陶醉?尽管它沾上了政治的色彩,但小岛在台湾同胞的心目中永远是圣洁的。国民党割据台湾后,为巩固威权统治,在思想、文化等方面对人们进行钳制,凡持不同政见或者言论攻击当局,大都沦为“政治犯”,被关押在海上孤岛,强迫接受思想“改造”。小岛很小,居民也不多。自从国民党当局在岛上设立监狱后,岛上的人数才越来越多。他们对“政治犯”从最初的惊恐到好奇,再到接触,发现犯人关不“坏”,许多人很善良,也很有才。他们天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很有规律,业余时还帮助岛民做事,教岛民识字、画画、唱歌等等,乐天向上。渐渐地岛民的心里防线消除了,岛民与犯人的关系也融洽起来了,有的人与岛上的小姑娘谈起了恋爱,在刑满之后干脆留了下来。就在在这种融洽、祥和、宁静的氛围下,绿岛小夜曲诞生了。歌曲的原创者是谁?至今无人说的清楚,以后经过著名歌星邓丽君甜润的歌喉一唱,很快传遍了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区,原本默默无闻的边陲小岛,也因此扬名海内外。

 国民党的高压统治,被党外人士称为“白色恐怖”,一直被“台独”分子拿来作挑拨族群、骗取选票、去“中国化”的政治工具。其实当年关押在绿岛上的“政治犯”,是个大杂烩的群体,里面各种人都有,有政治人物,有作家、政论家、思想家、艺术家、律师、教师,也有一般人物等,著名作家柏杨曾因思想问题而被当作政治犯关押在岛上,对绿岛因此结下感情,并死后将骨灰洒在环绿岛的海洋上。绿岛的犯人,既有“外省人”,也有“本省人”,只因为持不同政见而被关押,主张“台独”的政治犯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1986年9月,民进党建党时,大多数持不同政见者加入了进去,尽管包含了不少“台独”分子,但当时的民进党仍不能算是“台独党”。只是到1991年“台独”分子取得领导地位后,将“台独”纳入党纲,才沦为“台独党”。“台独”思想有其历史根源,但“台独”思想的泛滥也与国民党对持不同政见者的一味打压政策有关。而“台独”思想的泛滥,使台湾社会、政治环境恶化变质,导致竞争力的快速流失。绿岛成为各种持不同政见思潮的交流基地,而这股思潮又汇成强大的力量,促成国民党威权统治的瓦解。

       天上依然下着雨,我们却到了该跟小野柳说再见的时候了,望着前方烟雨濛濛的海,满脑的思绪剪不断理还乱。绿岛太小,本身无法撼动台湾整体社会的走向,但它却在特定的年代改变了台湾的航向。台湾就像大海中迷失方向的船只,茫然无所归,而民进党当局正陷在“台独”的泥沼中不能自拔。失去方向的台湾正在快速地向下沉沦,而置身台湾蓝绿恶斗之外的绿岛,依然宁静祥和,已经开发成一个著名的景点,吸引无数的旅客上岛观光。

阅读 39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