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一本好书,聆听一段故事,分享一种情怀,在字里行间的温度中,在书香的芬芳中,遇见更好的自己。读一本好书,能带领我们了解古今中外的奇谈趣事,也能遨游瑰丽多姿的知识海洋,领略高尚灵魂的思想与品格。读一本好书,能帮助我们陶冶情操、塑造精神。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童年》。
内容简介
《童年》讲述的是孤独孩童“我”(阿廖沙)的成长故事。小说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我”寄居的外祖父家是一个充满仇恨,笼罩着浓厚小市民习气的家庭,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 此外,小说也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败、没落而趋向灭亡的过程。小说通过“我”幼年时代痛苦生活的叙述,实际反映了作家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展现了19世纪末俄国的广阔社会画卷。
《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作者介绍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苏联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出生于伏尔加河畔的一个木匠家中,幼年父母双亡,寄居在开小染坊的外祖父家里。后来外祖父破产,十岁的阿列克谢就在社会上流浪,当过各种杂工。虽然他只上过两年小学,却一直坚持勤奋自学,读了许多书。加上他本人曾广泛地接触过社会生活,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终于使他成为世界知名的大作家。
创作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的俄国政治极端腐败,下层人民生活困苦,整个社会正在酝酿大的变革。
1905年第一次革命失败后,高尔基也和许多人一样,开始冷静思考许多问题:革命失败的原因;俄国社会和俄国革命的性质;俄国革命与俄国民族文化心态的关系;未来革命的历史命运等。在思考、总结革命失败的经验和教训时,高尔基把目光再次投向了俄罗斯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心理特点,对其进行了深入地挖掘,他以一种沉重的心情反思并剖析了俄罗斯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积淀:愚昧落后、自私野蛮、目光短浅、因循守旧、人性泯灭等,这是根深蒂固的小市民习气,是俄国人民和俄国革命的大敌。
高尔基深刻认识到,必须把唤醒人民看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义务和权利。这就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的直接原因,同时革命导师列宁也鼓励高尔基将自己的童年生活和少年生活都写出来,《童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推荐理由
《童年》向我们展示了19世纪末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苦难。而我们故事中的主人公阿廖沙在童年时期就经历了生活的艰辛,但他依然坚强地活了下去,最终成长为一个有力量的人。通过阿廖沙的生活环境我们感受到,现在我们所拥有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我们要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美好。他的经历也鼓励着我们要有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童年》好段分享
撷一缕书香,染一程芳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同学们,趁着暑假时光阅读吧!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悦读"成为一种态度;让"越读"成为一种坚持。让我们一起在书语声声中,“悦”享一夏!
图文:梁小娜
一审:韦启先
二审:梁海峰
终审:何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