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起源
这天,小朋友们聚集在生活体验馆,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对美食的热爱和期待。然而,当一盘盘的美食被端上桌时,小朋友们却遭遇了挫折。他们试图模仿大人的手法,却总是无法做出满意的成果。其中一个小朋友看着自己的“杰作”,失望地低下了头。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小朋友们开始动手准备他们的烹饪学校。课程故事就此展开......
烹饪学校之初调查
面对“烹饪学校怎么开?”这一问题,孩子们犯难了,“是啊,学校里都有谁呢?他们都是怎样学习的?”刘任羽说。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每个人都想找到答案,于是他们决定制定一份调查问卷,亲自去探索烹饪学校的奥秘。在周末的时候,家长们带着孩子们参观了厨师烹饪的现场。看着那些熟练的厨师们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小朋友们的眼睛里闪烁着敬佩的光芒。他们认真地观察着每个步骤,不时地发出惊叹声。
这次的实地探访孩子们不仅解开了心中的疑惑,有些幼儿还体验了烹饪的乐趣。
烹饪学校之调查分享
回到幼儿园后,小朋友们兴奋地讨论着自己的见闻。
小朋友们想要邀请爸爸妈妈来当厨师导师,教自己做饭。通过调查分享,幼儿意识到想要开烹饪学校出了厨师导师以外,还需要几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一级厨师长、二级厨师长以及厨师的小组成员,每个角色在烹饪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共同创造美味佳肴。
设计导师招募令
经过大家的一致决定,小朋友们决定招募四位家长作为厨师导师,共同参与烹饪的教学。为此,他们精心设计了一份招募令。离园时,小朋友们兴奋地将制作好的招募令分发给家长,家长们接过招募令,纷纷表示支持孩子的想法,并愿意成为他们烹饪道路上的导师。消息一经传开后,群里的家长们纷纷报名参加,他们的热情如火,为这场家园共育的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美食制作——手工鲜奶馒头
曦曦妈妈担任了第一位导师,她向孩子们展示了制作手工鲜奶馒头的传统工艺,还详细讲解了揉面团、面团发酵、排气以及蒸煮等关键步骤,并亲自示范了每个环节的操作要点。在她的指导下,孩子们逐步掌握了制作馒头的技巧,并成功制作出了奶香四溢的馒头。
第一步:和面
制作馒头第一步就是和面了,面粉和水的比例到底是多少呢?孩子们开始尝试了起来
探索结果:水太多了,面团黏糊糊
探索结果:水太少了,面团特别干
再次尝试:
孩子们很快意识到在湿的面团里加面,而干的面团里加水就能重新尝试水和面的比例。
多次尝试以后,孩子们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比例为3杯面粉和100克水,而一杯面粉的重量为101克,所以是3:1。这样的比例和出的面团粘稠度刚好并且光滑。
解决办法:
在老师的协助下尝试学会记录,将面粉和水的探索比例记录下来。
第二步:加酵母
刘任羽:我认识字,看看背后的说明书就知道加多少酵母了。
张君喆:我也一起看看,我们是300克面粉好像要加2克酵母。
第三步:面团发酵
将调好比例的面团揉至光滑均匀,接下来就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发酵,先用保鲜膜包好面团,然后放在一旁醒发20分钟,时间到了孩子们迫不及待打开,结果面团未发生丝毫变化,最后以失败告终。
寻找原因:
康偲可:陈云曦妈妈教过要40度的温度才能发酵,我们这里开了冷空调怎么可能成功。
欧阳谦:那就把面团放在40度的水里呀!
康偲可:那你又没有温度计,怎么知道多少度?
欧阳谦:我在家里洗澡是38度的水,只要用手摸不觉得烫肯定就是40度了。
再次尝试:
盆里倒入热水
凉水兑水温
隔水放面团
静待20分钟
解决办法:
20分钟后面团变得大了很多,拉开里面也呈现出蜂窝状,孩子们高兴的喊着:“成功了,成功了!”
对比图:
第四步:馒头造型
孩子们将发酵好的面团搓成长条,然后切掉两端,剩余部分切成长方形的馒头。
发现问题与解决:
在制作馒头的过程中团子发现馒头大小不一。于是,她挑选了一个大小适中的面团剂子作为样本,用切面刀按照样本的大小进行切割其他的面团。
教师思考:
孩子们采用了标准化尺寸的参照物进行操作,确保了每个馒头的均一性。这一方法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动手技能,而且培养了她们对烹饪工艺精确性的认识。
第五步:蒸馒头
馒头需要蒸多久才能熟呢?
刘任羽:陈云曦妈妈说过要15分钟,我们可以用手机计时,15分钟到了应该能熟。
就这样他们找到李老师借来了手机,张君喆每隔五分钟打开锅盖观察馒头情况,最后15分钟时馒头熟了。
观察实录:
5分钟时馒头比之前大一点
10分钟时馒头用筷子戳还是有点粘粘的
15分钟时馒头熟了变得软软的
因此,孩子们确定了蒸馒头的时间为15分钟!
知道了蒸馒头的时间后,孩子们将第二笼馒头定时15分钟上锅蒸熟,在等待的过程中,孩子们有的清理桌面、有的扫地,打扫完卫生后,孩子们发现早在五分钟前馒头已经蒸熟了,于是将馒头夹了出来。过了一会儿,孩子们惊讶的发现第一笼馒头变得皱皱巴巴的,而这一笼馒头的表面则很光滑。
张君喆立马想到有可能是因为自己频繁的打开锅盖而导致的。
张君喆:我记得陈云曦妈妈说馒头蒸好不能立马打开,要过五分钟,但是我在蒸第一笼的时候打开过很多次看馒头有没有熟。
为了不浪费发酵失败的面团,孩子们也一同做成馒头上锅蒸熟。
发酵失败的馒头上锅蒸熟后体积没有变化。
发酵成功的馒头蒸熟后明显变大了一倍。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分享自己制作馒头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是如何解决的。
幼儿收获:
通过实践操作,学会如何通过量化手段控制食品制作过程,并使用表格记录,体现了早期教育在生活技能培养方面的实效性。
知道到发酵粉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膨胀,体现了幼儿科学认知方面的初步积累和经验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