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存久远,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得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侯碧云主任就带着我们大家一起了解传统文化,她从传统文化的含义和内容给我们进行了讲解。
吴春华老师给我们讲述桑植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分为十大类,即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我们大家对她讲述的内容也非常的感兴趣,插的实图也让我们认识到了很多没有见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课堂上大家纷纷发言,相互交流,吴老师和侯主任也非常耐心的给我们讲解其中的故事,它的由来,发源地等,我们津津有味,下课后大家也在讨论见过的非遗等内容。
侯主任对桑植名歌艺术特性进行赏析,分析出十个特性:原始粗野性特征、随意的群众自娱性、历史再现性特征、红色革命根据地民歌的纯美性、本土方言音乐化特征、旋律繁复多彩性特征、曲体独特性特征、桑植民歌节奏的律动性和节奏变化的特殊性、音乐独创性特征、桑植民歌演唱时润腔方法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也通过唱桑植民歌给我们分析其中的艺术特性,与我们相互交流,提出不能只说好普通话,也要多说说我们的本土方言,才能唱出我们本地桑植民歌的味儿。
00:45
下午满老师给我们讲述了桑植花灯,介绍了桑植花灯的起源和发展、桑植花灯丰富的种类和表现形式特征。剩下的时间由满老师和李老师传授桑植花灯。
教学结束后我们回到教室进行一天学习反刍。大家学习过后最大的感受是桑植是个好地方,不再是说不出口的桑植,恰恰是我们对桑植的认识不够深刻,通过一天的学习才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离我们很近,是我们值得骄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