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焦教材
《岩石、沙和黏土》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岩石与土壤》单元的第五课,是本单元的过渡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前面四课学生展开了对岩石和矿物的学习,在充分观察了解岩石、矿物的特征后,从本课开始对岩石、沙和土壤的各方面特征进行观察研究,为后续研究土壤的主要成分和观察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的特点等内容做好知识铺垫。本课安排了以下教学活动:
1.观察岩石、沙和黏土的特征
2.比较沙和黏土的黏性
二、教学反思
聚焦:水滴石穿
我利用学生熟悉的水滴石穿动画故事让学生们回顾了岩石能在水的作用下碎裂形成洞,引出孩子们不常思考的另一个问题:碎裂的岩石可能变成了什么?学生们积极猜测,答案不一:可能变成了更小的石块,可能变成了沙……我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提炼出回答频率最高的三个关键词:岩石、沙、黏土,询问学生这三者可能有什么联系,并设置“寻找证据”这个任务将整堂课的活动串联起来,让孩子们扮演“小侦探”的角色,对岩石、沙和黏土进行探索,找出三者之间有联系的证据,形成岩石能碎裂成沙,沙进一步碎裂变成黏土的科学观念。
活动一:观察岩石、沙和黏土的特征
在观察活动中,学生根据以往所学,能很容易想到用眼睛看、鼻子闻、手摸的方法对岩石、沙和黏土进行观察,还知道借助科学工具放大镜,但是可能会忽视“对比”这种科学方法。我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正确应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岩石、沙和黏土,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补充,让孩子们掌握对比的方法。观察过程中不仅要记录岩石、沙和黏土的特征,还要将能作为“证据”的特征勾画出来,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观察。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认真观察,细致对比,成功找出了大小、颗粒组成、粗糙程度等证据证明岩石、沙和黏土的联系。
本节课活动和记录较多,为了让学生将观察结果在有限的时间内记录下来,我将活动记录表进行了修改:最开始,每一个观察特征:颜色、大小、颗粒组成、气味、粗糙程度让学生们自己描述记录,很多小组都没办法完成。经过改进,我将通过观察能直接得出的结论的实验,改成选择,加上证据这一项方便勾选,使实验记录能高效完成,同时“较大、中等、较小”等描述更能体现出岩石、沙和黏土三者的对比结果。
活动二:比较沙和黏土的黏性
在活动一中,学生能轻易想到我们可以从颜色、大小、组成、气味、粗糙程度等特征来观察岩石、沙和黏土,但是很难说出黏性这个重要特征。我通过“陶艺”这个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引入,提出“为什么制作陶艺用的是黏土而不是沙”这个问题,通过孩子们的回答不难发现,他们知道黏土比沙更容易“黏”在一起,但是不清楚其中原理。为了让学生主动思考,我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比较沙和黏土的黏性,并进一步强调“对比”在实验中的应用。实验设计后,利用微课进行实验指导,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学生会更严谨地操作和记录。小组同学分享实验结果时,孩子们能通过“黏土比沙更容易团成小球,黏土在纸上的划痕比沙更深”这样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黏土的黏性比沙强。但是,对于“黏性和土壤/沙的什么特征有关?”这个问题的认识比较模糊,我引导学生用手捻一捻潮湿的沙,观察留在手指的是颗粒比较大的沙还是颗粒比较小的沙,学生会发现颗粒较大的沙和岩石相似,无黏性,颗粒较小的沙和黏土相似,有黏性。以此得出“黏性和颗粒大小与颗粒间隙密切相关”这个科学概念。并且,孩子们还能发现“黏性”能作为岩石、沙和黏土有联系的另一个证据。最后汇总证据归纳总结,得出岩石碎裂形成沙、沙进一步碎裂形成泥土的结论,建立自然界的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观点。
研讨和拓展:
最后,通过研讨和拓展环节,我引导学生们思考:黏土是否能变成沙,进而变成岩石?加深大自然在不断变化这一现象的理解。在岩石、沙和黏土三者之间的变化中,将“黏土变成沙”和“土壤沙漠化”这一自然现象联系起来,让孩子们深刻理解自然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学生们的环保意识。
在整堂课中,观察岩石沙和黏土的特征、比较沙和黏土的黏性、深刻理解岩石破碎形成沙和黏土,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若没有很好的串联,极易使活动一、活动二割裂开来,无法形成一个整体。通过“找证据”这个方法,能有效抓住学生注意力,我们的所有观察和实验都需要从中得到有效证据,最终得到结论。这些实践活动能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爱牛教材
本节课爱牛教材有:岩石、沙、黏土、放大镜、滴管、勺子、搅拌棒、透明杯,勺子+搅拌棒组合能取一平勺沙和黏土进行定量,能满足学生基本实验要求。
需改进的地方:黏土结块较大,与岩石、沙进行大小、粗糙程度等方面的对比时易误导学生,每次上课前都需筛出细小的黏土才能使用,建议放一些更细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