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特别喜欢看书,但阅读理解题还是做得一塌糊涂!”
“我家孩子可以安静看书一整天,可考试时作文还是不会写!”
爱看书的孩子比比皆是,但看出名堂来的不多,看出效果来的更少!原因是什么?阅读方法不对,做不到深度阅读。
机关小学505班的孩子们,年500-800万字的阅读量是怎么办到的?其实,它离不开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引导,离不开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离不开学校“xiǎng 读”活动的大力推广。
举个例子,五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以“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为主题,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这是走进中国古典名著单元的拓展与延伸,能使学生更全面深刻地了解、感受古典名著,也能潜移默化让他们慢慢挖掘出家长期待的“宝藏”,怎么做到的?
《西游记》《呼兰河传》《俗世奇人》
想读
2022年寒假开始,同学们人手一本《西游记》原著,但是第一次接触白话文让大家产生了为难情绪,看不懂的地方太多了!怎么办?放轻松,我们从四年级开始,教材就已经在逐步解决“看不懂”“整不明白”的问题,还记得方法吗?集中注意力、不回读、连词成句地读、带着问题读、暂时忽略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结合后文整合等,再带着老师的任务,不进入状态怎么可能?来看看同学们边读边制作的“妖精名片”“群聊记录”“朋友圈”吧!
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名片”
怪犼、红孩儿、六耳猕猴、熊羆的“名片”
金角大王、银角大王、虎力大仙、黄风精、白骨精的“名片”
鼍龙怪、蝎子精、白鹿精、大鹏的“名片”
伶俐虫、蜘蛛精、有来有去、牛魔王的“名片”
每张小小的“妖精名片”背后是学生反复阅读、有目的阅读、带着任务阅读的足迹,通过这样的阅读,他们感知人物特点的能力慢慢加强。
牛魔王圈里原来也晒过“喜得贵子”呀!
老孙真是重情重义,圈里的故事你知道吗?
师傅又双叒叕被抓走了,嘤嘤嘤,先发个圈吧!
“朋友圈”让孩子们兴奋得睡不着觉,急于创作出自己脑海中的经典画面。这一条条的“朋友圈”是孩子们对古典书籍内容和现代人生活习惯的整合,他们说:“吴承恩老爷爷,让我们穿越时空来玩耍吧!”这样的阅读多好玩!
微信群聊功能穿越时空来到师徒中间,小袁童鞋脑洞大开!
这群聊让人瑟瑟发抖!
“妖精名片”“朋友圈”“微信群聊”看似古灵精怪的同学们在耍宝,其实都是深入阅读的外在表现形式,它考察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细致观察、归拢资料、联系生活等最接地气、最务实的能力。有了这些能力,考试中阅读理解不失分、作文的语言组织能力强、脑海中左右逢源的素材等等都是深入阅读带来的额外奖励!有了这些能力,初中的史地政学起来也会轻松不止一点点呢,这算是意外惊喜吗?
响读
“响读”是什么?不能单纯理解为“声音响亮地读”,文学作品往往不需要声嘶力竭大声读或者齐读,因为每个人对文字都有独特的理解,你怎么理解就怎么读!可以缓缓地读、极速地读,还能开心地读、悲伤地读,可以轻轻地读、咬牙切齿地读,还能一句一顿地读、含糊不清地读……所以“响读”应该是“响应内心”地读。请看内心丰盈的505班宝贝儿们👇🏻
日常“响读”pk赛
这位同学对文字的理解太到位啦!
讨论后迸发的火花都能燎原啊!
享读
“整本书阅读”是怎么“享”读的?这个“享”既有享受,更有分享和共享!
写“读后感”就是“享受”阅读的一种方式。把你在阅读中找到的线索串起来,把你的笔记连起来,把你的记录整合出来。用钢笔、用水彩笔、用毛笔,和同伴“共享”学习成果,十八班武艺晒出来!
你知道“九九八十一难”吗?
各种“佛”都是头一次听说,cool!
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路线,你是未来的设计师吧?
“读后感”还是是一种情感“分享”。把你在阅读过程中常常冒出来的感想——对人物深刻的印象、被内容所触动的情绪、从道理或事件中获得的启发,一股脑写出来,真是畅快!请看👇🏻
《呼兰河传》读后感
读《老人与海》有感
《西游记》读后感
看了同学们的阅读成果,你羡慕了吗?其实,他们的优秀与平常的阅读习惯分不开。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些读书小达人一身的本事可不是一天两天练就的,不是一个“读书月”速成的。持之以恒地给文本做笔记、做批注是他们通往幸福学习的路径!
四年级时老师就教了我们8种批注方式
思考让思路清晰,讨论让心情兴奋,“批注”根本停不下来
定量阅读才能让大脑有时间联系自身问题
孩子深度阅读的密码,没有那么神秘。信任教材,跟随老师,运用科学的方法定量阅读,在这期间,思考、批注、交流、笔记都不能少,主动“响读”,愿意“享读”,最后自然就“想读”。相信孩子在阅读上的付出终将会有大收获,孩子的深入阅读终将换来人生宝贵的财富!
以上所有内容均来自机关小学505班学生作品
冯端端创作于“世界读书日”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