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这荷花盛放的季节,2024年6月29日,我们文峰路小学数学团队一行9人齐聚许昌实验小学,参加由市教研员张红娜老师带领的许昌教育名家吴正宪工作室举办的“走进新课标 践行新理念”专题研修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同课异构——评课互动——专家讲座”三个环节展开,研修活动主题明确,内容丰富,既有课堂教学实践的课例研究,又有针对新课标内容的解读,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首先由许昌实验小学的郭晓丽老师讲授的研讨课《用方向和位置确定位置》。郭老师通过创设海上救援的情景,借助两个大问题“船在救援队的什么位置”“船在抢险队的什么位置”一步一步带动学生的思维提升。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本质是两线相交确定位置,在探究过程中郭老师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从“面”到“线”再到“点”,找准新旧知识的生长点,逐步掌握精确确定位置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
接着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正高级教师、全国著名模范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带来的示范课。
环节一:复习旧知
如果在一直线上画一个小圆点,怎样描述它的位置?标出刻度就知道它的位置。如果小圆点游离出来(在直线上方)又怎样刻画这个小圆点的位置呢? 同学上台完善,用数对刻画,先列后行。
环节二:创设情景,学生汇报解决问题
怎样向指挥部报告遇险队员的位置?小组交流,用语言报告确切的位置。巡视过程,教师提醒孩子有没什么问题?你们有什么办法找到其的位置?
有意挑选的4份作品,代表4类同学,有针对性展开教学活动。在学生的汇报过程中,不断产生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能力提升的过程,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需求。借助学生的想象,培养他们的空间意识和几何直观。
环节三:确定方法,总结提升
学生主动探寻到确定位置的方法,只有方向和角度只能确定一条射线,只有距离将是一个圆的范围,方向、角度、距离相结合确定位置的唯一性。指挥部没有了,遇险队员没有了,羊群的故事.....生活中很多这样的故事。如果故事没有啦,只剩下平面内的两个点(抽象成相对性),随着观测点的变化,又该如何描述点的具体位置呢?在一个空间中,如何确定点的位置?
课后,吴老师针对本节课进行了简单的评课,又在此课的基础上针对新课标在“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新变化为我们做了解读。吴老师通过瓜和藤的巧妙比喻,让我们理解什么是大概念、大观念,理解单元整体教学,备课时要从一个课时走向一个单元,清楚每个知识点都是哪条“藤”下的“瓜”,清楚每个主题所涉及的核心要素,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核心素养。
下午,我们共同聆听了吴正宪老师关于《“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建议》的主题讲座。吴老师分析了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领域的两个新变化。“综合与实践”领域主要内容的变化包括:(1)学科内部:纳入部分新知识学习;(2)学科外部:增加跨学科学习内容。“综合与实践”主要学习方式包括: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吴老师通过列举“欢乐购物节(认识人民币)”、朱国荣老师的课例《度量衡的产生和统一》和“制定跳绳标准(百分数)”三个具体的案例,对如何开展“主题式学习”与“项目式学习”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给出了有针对性、便于操作的教学建议,并提出要从问题引入学习,要有代入感,把学生代入到学习中。
吴老师对“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提出了几点建议:目标设计要注重发展核心素养;主题设计要立足学科,关注跨学科,体现真实性与开放性;任务设计要围绕核心任务展开,并规划学习任务序列;过程设计要发挥学生主体性,助力多种学习方式实践;评价设计要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注重引导和激励。
针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新变化,吴老师对老师们表达了殷切希望,希望老师们主动扩容自身知识储备,提高跨学科的意识与利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多学科教师之间的协作,从“单兵作战”走向“团队作战”;主题活动设计要为学生预留创造、生成的空间,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正确把握和调整教师角色,发挥“带动思考交流、指点策略方法,引导反思评价”的作用。
张红娜老师对活动进行总结。吴正宪老师曾说过:在育人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激发学习兴趣、保护好奇心更重要;在交往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尊重个性、真诚交流更重要;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养成良好的习惯更重要。张老师结合今天的活动,感慨万千:在综合与实践的教学中,没有什么比教师具有渊博的学识和跨学科融合的能力更重要;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没有什么比跟着吴老师学做人、做教师、做学问更幸福;在教师的教育职业生涯中,没有什么比沐浴爱、享受爱、传播爱更有价值。张老师用一句歌词“心会跟爱一起走,永远不回头”表达了老师们的心意,要坚定地跟着吴老师走,永远不回头。
风起青萍之末,路成跬步之间,此次研讨活动,对我校数学团队是一种激励。我们将继续紧抓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遵循教育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在常态课教学上,课课下功夫,堂堂出精彩。为孩子们创造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