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学子这样过五一】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革命精神——忻州师院附中初312班偏关学子2021年五一社会实践活动小记

水泽木兰
创建于2021-05-03
阅读 33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走进红色基地,让历史说话,让红色鲜艳。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5月2日上午,我在父母的陪同下参观了家乡的红色爱国主义基地——红门口地下长城。

  长城铜雕作为水泉营红门口文化载体,设浮雕明守关将士、贺龙将军的120师两幅,再展示70年代的文化实物、恢复民兵营并配备枪炮。

  红门口地下长城位于山西省偏关县水泉镇水泉村。水泉村古称水泉营,始建于明朝成化二年(1466),是长城红门口的驻军堡,红门口是长城要塞,水泉营是镇守红门口的游击将军署,号称“三关前哨”,在隆庆四年(1570)“隆庆议和”之前,这里曾上演过一个惨烈的历史大剧。

  1968 年,响应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的号召,水泉堡又成为北京军区“长城沿线战斗村”建设工程之一,拆下明代长城的城砖,修建了地道,地上长城搬到了地下,成为现存全国规模最大的战备地道。

         战备地道分两期挖掘而成,第一期(1968 年—1969 年)是水泉民兵和当地老百姓全民动员挖掘土洞,土洞内成弓型,高1.4 米,宽0.95 米,长度约为4400 米;第二期(1970 年—1981 年)由县武装部指挥,利用原先的部分土洞,完成了后来的砖砌地洞。砖洞采用二四城砖合拢,洞高约1.5 米,宽1 米,长约4500 米。

       当时全县15个公社各派一辆拖拉机轮流拉砖、石和运土,挖洞民工则由水泉公社各村民兵10 人一批一月轮换一次,在洞内用特制的小平车拉土、拉砖,挖掘时间为春夏秋3 个季度,断断续续历时13 年,总长约8900 米。

        水泉战备地道的主体功能是藏运兵员,设有指挥部、供粮处、医疗室、饮水源、瞭望台、会议作战室、伙房、广播站等设施,上下三层,出口众多,四通八达,又因为其主体部分由明长城砖砌成,更增加了历史文化价值,在全国现存战备地道中首屈一指,名副其实。

  驻足长城红门口水泉营历史文化展,我们观看并细细品味一幅幅珍贵的图片和一件件意义非凡的文献实物,无不被革命前辈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依然保持奋斗的初心深深感动。此刻,他们已然化作了历史的记忆萦绕于我们的心,因为革命胜利和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此次参观我感触良多,获益匪浅,在感慨我们的劳动人民以无穷的智慧和毅力建成这座不朽的地下长城之时,对革命先烈舍生忘死、英勇无畏、百折不挠的崇高革命精神和坚定的革命理想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红色精神也有了别样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中国人民是伟大的。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真正让红色革命精神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上,珍惜现在的生活,树立理想信念,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学习知识,成为中华民族未来的栋梁,让红色的江山永不褪色。



                      图文设计:初312班  李梓琦

阅读 33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