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武平下坝“6.16”洪灾成因分析

对焦留个影
创建于06-28
阅读 24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场史无前例的持续强降水,引发洪水泛滥,多地山体滑坡,街道被淹,房屋倒塌,场面悲惨,令人触目惊心。我们不禁要问,受灾如此严重,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2024年6月16日,这真是福建省武平县下坝乡的“黑色星期天”!时隔41年,下坝“6.16”洪灾卷土重来,悲惨一幕惊世骇俗:目及之处,洪水肆虐,道路塌方,山体滑坡,停水停电,网络中断……下坝多地顷刻成为孤岛,满目疮痍,令人悲痛。

灾情过后,我们需客观分析本次致灾成因,目的是借此抛砖引玉,总结出更多更好的防洪抗灾经验教训。

纵观整个上半年,雨水实在频繁,晴天难得几天,如果你想晒晒床被,那得盼太阳、抓间隙,大家对持续的雨天习以为常,因此未能引起重视,可见多数村民防灾意识淡薄,总体疏于防范,致灾前撤退转移不及时,导致灾情扩大。而这种持续的雨水、突发强降水、防范不到位以及人为开发等因素叠加影响,诱发了这场刻骨铭心的滑坡和洪水灾害。

先来分析下坝发生“6.16”洪灾有哪些自然原因。

1、流域分布状况。下坝境内溪流密布,水系发达,水量充沛,有中山河、民主河穿乡而过,并紧邻广东河,河岸线总长达28公里。今年上半年雨水天气多,且6月中旬突发多轮强降水,境内河流及溪水在短时间内水量急剧增加,水位上升很快。

2、地形地貌特征。全乡山地多,峰峦叠嶂,地形崎岖,地表起伏坡面大,并且沟谷纵横。土壤为沙质酸性红壤,土层质地粘重,通透性差,垂直下渗弱,长时间降水导致土壤蓄水多,并达到过饱和,而山脚切面处土层长时间受洪水浸泡,产生松软变形,引发局部崩塌,导致山体上部土层支撑力减弱,在重力作用下极易形成山体滑坡。低洼处河床泥沙淤积严重,排水变得迟缓不畅,山洪来临时,低处受洪水顶托倒灌影响,使内水无法排除。以上结论,在灾后龙岩市消防救援部门的航拍图上可得到充分印证。

3、气候因素。下坝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夏季降水量大,受副热带高压和西南季风共同影响,今年上半年雨水天气偏多,汛期历时长,降水强度大。其中,6月16日,下坝降水量高达148毫米(气象部门发布数据),为当日全县极值,14时34分县防汛部门发出了暴雨红色预警信号。这波突破历史极值的短历时高强度的特大暴雨,造成下坝短时间内洪水水量剧增,水位迅速蹿高,为严重致灾提供了先决条件。

其次,尽管现代人类已拥有大规模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洪灾损失仍然有增无减。事实上,近年来,下坝洪涝灾害不断加重的趋势,与人类自身的活动密切相关。

一是毁林开荒。在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由于种种原因,下坝先后经历了几波砍伐森林的高峰。据测算,10万亩自然林涵蓄的水量相当于一座库容为200万立方米的水库,原有自然林面积锐减后,虽后有补植人工林,但其根系浅,树种单一,涵养水源和调节地表径流的功能大大减弱,使暴雨后不能更好地蓄水于山,导致洪峰来势凶猛、峰高流急,直接增大了洪灾频率。此外,毁林开荒又加重了水土流失,使河床水库泥沙淤积,抬高河床,降低了调洪防洪能力。

二是城镇化的影响。集镇建设逐步扩容,一些原本是荒坡菜地和林地,如今开发为集镇居民的居住用地或商业用地。人们在这里逢山挖坡,遇水搭桥,沿路大肆新建房屋。这样一来,一方面人为破坏了原山体的稳定性,加剧了山体断截面的坡度,为雨季滑坡埋下了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居民在房前屋后无序开发建设,或砌墙围堵,或浇筑河上通道,不仅影响汛期河道正常行洪排洪,还额外给河床加盖,增加了不透水地面,致使暴雨后地表汇流速度加快,洪峰流量成倍增长,不断向道路和两岸房屋漫溢,并长时间遭受洪水侵入和浸泡,加重了灾区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

三是河床缩小。河床对削减洪峰起着重要作用。近几十年来由于乡民大量新建房屋,加剧河道占用度,甚至有人在河溪红线内临时搭建,加之泥沙淤积,清淤未跟进,造成河床不断缩小,降低了河床的调洪能力。

四是疏于管理和盲目发展。这次“6·16”洪灾,下坝集市房屋的洪水位已达到惊人的三层楼高度,而隔壁广东省差干镇湍溪村国道周边房屋则水漫二楼。本轮洪灾,对于闽粤这两地来说,真可谓史无前例,十分惨烈。“6.16”特大洪水的发生,与差干镇竹岭水电站水闸破裂泄洪也紧密相关。下坝集镇河溪最终在全县海拔最低处河子口汇入广东河。河子口上游建有竹岭水电站和湍溪水电站,下游则有老虎增水电站(据说前几年大坝增高了3米多)。这段长度不足百里的广东河,前后竟密集建成了三座水电站,不但未起到防洪作用,反而上游电站泄洪增洪、中段电站大坝拦洪,下游电站直接提高了库区水位,三项因素叠加,最终引发洪水位达到历史极值,触发洪水倒灌至下坝集市的惨烈场景。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洪水威胁区内人口与财产密度必然不断增加,只有努力减少人类自身行为的盲目性,同时要加强灾害预警和避险意识宣传培训,学习应用各项防灾减灾措施,落实各项防灾减灾措施,不断提升自救互救能力,才有可能遏制洪灾不断加重的趋势。

阅读 24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