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这件小事—儋州市第四幼儿园小一班版本课程

慧慧
创建于06-28
阅读 29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吃饭这件小事,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是一件难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健康领域中指出:“小班幼儿应在引导下,不偏食、挑食。”小班幼儿珍惜粮食的意识性较差,用餐习惯方面薄弱,对于蔬菜、果瓜的了解不够充分,因此,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本学期我们班开展《吃饭这件小事》的探究性主题。

板块一:好好吃饭

          给幼儿发《食物喜好》亲子调查表回去,让家长陪同幼儿一起完成,帮助幼儿进一步的加深对食物的认识,最后鼓励幼儿积极上来分享自己的调查表。

        思考:我们应该怎样进一步的引导幼儿的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我们投放了与吃饭相关的绘本《爱挑食的小狐狸》、《吃饭不挑食》、《吃饭香香》、《自己吃饭香喷喷》、《肚子里有个火车站》、《可以一直吃零食吗》等绘本,可以让幼儿进一步的了解蔬菜的作用以及知道进餐的礼仪。

 

板块一:说说吃饭

       1.开展《为什么没吃完》的谈话活动,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并引导幼儿了解自己吃饭慢的原因。

       2.开展《肚子里有个火车站》的活动,引导学会健康饮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板块二:食物知多少

      1.开展《有营养的食物》的活动,引导幼儿了解人们需要吃各种食物,才能营养全面,有利健康。

       2.开展《吃饭不挑食》的活动,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努力做到不挑食,不偏食。

       3.开展《我长大了》的活动,引导幼儿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4.开展《大米的由来》的活动,引导幼儿知道粮食来的不容易,懂得珍惜粮食。

        5.开展《便便对我说》的活动,引导幼儿初步了解便便与饮食、身体状况的联系。

        6.开展《爱挑食的小狐狸》的活动,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努力做到不挑食,不偏食。

     家园共育。

寻访与体验

       1.创设寻访环境

       我和孩子一起根据“吃饭这件小事”班本课程的核心目标策划相应的寻访环境,包括展品的摆放、体验活动材料的投放等。

2.分组参访计划

        “吃饭这件小事”主题博物馆在老师、孩子和家长的共同建构中日趋丰富和完善,孩子们都想到不同的博物馆寻访。于是,我们小班组组织了互访与交流活动。教师与孩子共同准备寻访材料、邀请不同班级的小朋友来参访。在集体参访不同的博物馆中,初步了解各个博物馆的环境和特色活动之后,孩子们开始自由的寻访。

       3.自由寻访与体验

      导游们分别介绍环境创设和各个区域操作材料并说明玩法和规则。

        孩子们自由结伴到喜欢的区域学习和探索,促进孩子的主动学习与合作学习,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拓展探究兴趣和知识经验。

      共享互访。分享过程中,针对互访前的讨论进行提问,让孩子把自己所看到的、观察到的情况进行回答。教师再根据孩子的回答进行总结,提升幼儿的生活经验。

         通过本次班本课程,幼儿通过讨论和学习,从而了解自己吃饭慢的原因以及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和食物的由来,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效发展了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基于以上反思,我对《吃饭这件小事》。课程提出以下优化建议:

       课程故事一定要从孩子的视角出发,追随孩子兴趣,捕捉生长点,引发孩子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探索,教师与孩子共成长。只有通过亲身经历,在活动中累积真实的经验,幼儿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保持良好的情绪,发展其动手能力、自理能力和交往能力,在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干,获得自信和愉悦!

 

阅读 29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