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蚕宝宝”

Fairy
创建于06-28
阅读 31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课程缘起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李节,对孩子们来说,也是观察生命、欣赏生命的大好时机。有一天,孩子们在绘本故事中了解到蚕宝宝,内心对蚕宝宝十分好奇。天天追着问老师蚕宝宝是怎么长大的,长大会变成什么。于是,我们决定在班级里的自然角饲养一群可爱的“蚕宝宝”。小朋友们一起来观察蚕宝宝的生长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朋友们对蚕宝宝有着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探索、去求知、去实践。基于幼儿好奇心重,喜欢求知和探索的特征,我们的“你好,蚕宝宝”之旅马上开始啦!

蚕宝宝大讨论

要开始养蚕了,孩子们热情高涨。

为了进步了解孩子们的已有经验,我们和孩子一起讨论关于蚕都知道些什么呢?

渊渊:蚕宝宝长得像毛毛虫一样,不会咬人。

心心:蚕宝宝喜欢吃桑叶。

希希:蚕宝宝不能喷花露水,不然它会死。

养蚕计划

第二天,康康就神秘带来了一个盒子,小朋友打开一看,哇!是蚕宝宝。自此,我们的养蚕计划正式开始。

教师思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在孩子们对蚕宝宝产生了初步的探究兴趣时,我们及时捕捉兴趣点,鼓励他们用调查表征的方式来进行记录,尝试自主探究。

接下来我们将不断地沿着幼儿的兴趣点,抓住并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充分利用实际生活中的机会,引导幼儿讨论、探究、操作、实践,帮助幼儿不断积累养蚕经验,体验养蚕活动的快乐与不易。

孩子们兴趣高涨,每日的区域时间都会在科研区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每日给蚕宝宝换上新鲜的桑叶。

蚕宝宝一天天长大,如何更直观的知道它的长度变化呢?孩子们进行商量讨论,想出可以测量一下蚕宝宝。有了测量小妙招,这不,第二次测量开始啦。将蚕宝宝放在纸上,有的小组用画笔将蚕宝宝的长度画在纸上,用心仪的工具测量;用的用上了材料测量;有的用尺子测量绳子的长度。测量后孩子们将自己的测量结果跟小伙伴一起分享。

通过这次测量活动,孩子们知道了测量长度的方法,也通过多次实验与交流知道了如何给在乱动的蚕宝宝测量身长的好方法。

孩子们在照顾蚕宝宝时发现蚕宝宝有14条腿,还有的小朋友发现蚕宝宝的身上两边有16个点,一边有8个点,身体有11节。

养蚕探秘记

蚕的身体由许多部分组成,分别是:头部、胸部、腹部、气孔、胸足、腹足、尾足等,看似白白胖胖的身体里,原来有这么多的构造。

表征记录

每日的观察,孩子们都会记录下来。

教师思考

《指南》中指出: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是创根问底。在这段时间的饲养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后,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们对于自己疑惑的地方会主动进行讨论,并在没有讨论结果后,主动寻求老师帮助,最终得到结果,我们希望孩子们在观察照顾中能知道蚕宝宝成长的整个过程。同时也能通过这段时间对蚕的照顾变得更加有责任感,学会善待小动物。在养育蚕宝宝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带给孩子真实的生命教育。

这天,伊伊发现:蚕宝宝怎么一直昂着头,一动不动还变黄了。

到了下午,小朋友们惊奇发现蚕宝宝开始吐死啦!

蚕宝宝吐丝结茧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于是孩子们找来了鸡蛋拖给蚕宝宝制作结茧的小房子。

我们一起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蚕宝宝在结茧后的一周半左右会破茧而出。于是,孩子们将蚕宝宝轻轻地放在安静的盒子里方便观察,不去打扰它们。

“当蚕蛾飞出蚕茧时,我们用热水倒入锅中,然后将蚕茧放进热水里用搅拌,最后,我们发现蚕茧在水中慢慢变软、散开,蚕丝是一缕一缕的,不久就成了一根,蚕丝好细呀!”

绕呀绕,绕呀绕

好白,好软呀

再加些漂亮的装饰。

漂亮的蚕丝扇就完成啦。

心心:这个蚕丝扇好漂亮,和我们的国风学士服很配,可以用来当拍毕业照的道具。

我们用心在照顾,

它们用生命在生长,

有期待、有收获。

生命虽短暂,

恰巧陪伴在我们的毕业季,

吐丝作茧、绕丝成扇,

国风美感的毕业照,

透着温情的浪漫。

—记大3班一个多月以来的养蚕经历

阅读 31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